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 2024-04-19 09:38
单位名称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等专科学历技术应用人才,促进科技文化发展。主要开展小学教育、英语教育、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体育教育、畜牧兽医、园林等专业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
住所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统一路
法定代表人 杨卫军
开办资金 70285.7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4741.93万元 114360.36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职院.公益 从业人数  8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在铸魂育人中践行教育初心。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3名教师分获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教学“标兵”、教学“能手”称号,6个项目被认定为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获陕西高校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大力推行劳动实践教育,评选工匠标兵、技能标兵40名,72名学生荣获省高校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1名学生荣获国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倾心做好资助育人,全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3100万多元。共青团建设成效突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荣获国家优秀团队1项、省级优秀团队2项。做优校园文化品牌,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100余场次。(二)全力推进双高收官,在项目带动中加强内涵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职教新政,聚力推进“双高”建设收官年。召开学院“双高”推进会、调度会8次。完成年度双高任务370多项,打磨典型案例71个,申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任务11项。制定学院“双高”收官方案,完成3个阶段6大收官任务。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全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68个,联办本科教学点1个。15门课程入选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入选数量全省第一。14部教材入选省级规划教材。成功承办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幼儿教育技能”等赛项5个。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各级代表队全年获A类国赛奖13项、省赛奖110项;B类国赛奖11项,取得优异成绩。(三)坚定实施人才强院,在引育并举中建强师资队伍。坚持“引育留用”并举,打造高层次人才“蓄水池”,全年引培博士6人,评审教授8人、副教授14人;招聘硕士以上教师25人,认定双师型教师85人。教师参加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1名教师获评“省技术能手”,22名教师入选职业教育有关专家库,1名教师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发表文章2篇。师范学院荣获咸阳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严格落实“三项机制”,选拔任用院管副处级干部5人,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评选最美教师18名,优秀教师25名、优秀教育工作者16名、优秀辅导员(班主任)15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成师德师风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师德建设月、教师节座谈会等活动。(四)全员参与招生就业,在多方联动中擦亮咸职品牌。2023年学院计划招生6600名,录取6600名,计划完成率100%。单招考试网申25742人,录取5535人,注册5013人,各项数据稳居全省高职第一方阵,再创历史新高。与7个职教中心联办“五年制”,招收学生320名。大力实施优质就业工程,2023届毕业生7222人,已就业学生6770名,毕业去向落实率93.74%,居全省前列。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拓展单位124家,1990名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96人应征入伍,学院挂牌首批陕西省优质兵员储备基地。深化“双创”教育,学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1项、省赛金奖5项。获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陕西总决赛银奖4项、铜奖2项,学院入选省高校创新创业学院。(五)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在依法治校中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修订学院“一章八制”,出版2022版(第四版)内部控制制度汇编,收集制度288项。深入推进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入选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点高校。扎实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研判,制定学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树立满意后勤理念,学院荣获全国食品安全承诺单位和陕西高校餐饮系统工作先进集体。积极创建绿色学校,学院获评“陕西省节水型高校”。加强开源节流,落实刚性预算,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库,全力保收入、保运转、保双高、保结余。定期研判安全形势、分析安全隐患、开展安全检查,稳妥处置校园安全事件。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日、爱国卫生等活动,覆盖师生12000多人次,全力建设平安校园。(六)稳步改善办学条件,在基本建设中提升基础能力。积极推进二期建设,完成电子信息楼、机电楼、幼儿园配套工程、二期道路等项目。加强实训装备建设,完成“云计算综合运维管理”等4个工匠工坊项目、园林技术实训基地等项目验收。实施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新增资产3370件,其中教学实训设备200余套、办公教学服务设施110余件、学生桌椅7200余套。组织7个二级学院顺利搬迁。拓宽图书资源,采购纸质图书18.2万册,新增电子图书6万册。强化档案管理服务,学院获评陕西高校档案工作“优秀院校A+”等次。加快信息化建设,完成电子信息楼、机电楼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建成多媒体教室179间。完成全院1996台办公及教学电脑正版化授权。学院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和省教育厅智慧校园示范校。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一)多措推动科教融汇,在改革创新中深化教学科研。深入推进“三教”改革,承担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项目,完成5个专业现代学徒制学徒培养工作,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评估。立项省教育厅、省教科院等省级项目、课题12项,结题验收项目、课题22项。扎实推进科研工作,立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8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0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0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7项。2个项目分获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打造技术创新平台,与礼泉县人民政府开展秦创原战略合作,揭牌“示范基地”1个,开展落地式服务18次,培训1000多人次。举办“三项改革”专场路演,发布科技成果16项。纵深推进科教融汇,立项省社科联合作项目12项、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8项,到账经费50万元。签订横向合同11项,合同金额90.52万元。(二)纵深发展多元合作,在服务地方中彰显使命担当。深化“一体两翼五重点”建设改革,学院联合企业申报的5个项目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牵头组建咸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联合体,4个实训基地入选“咸阳市第二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理想汽车、咸阳市中心医院等20多个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开设理想汽车订单班、隆基订单班等。打造服务“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品牌,组团赴坦桑尼亚、乌干达、塞舌尔访问交流,揭牌咸阳职院“中坦秦岭工坊”“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引进外籍教师2名,招收留学生23名,6名学生赴海外留学、就业。做优做特培训品牌,学院获批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省级基地,5门课程获批省职业教育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施培训项目15个14100多人次。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连续3年获批省“双百工程”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存在问题一是学习理念不强,对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研究不够深入,思想不够解放,办学理念不够新;二是治理结构不够健全,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干部执行力不强,治理效能不够高;三是学院长期投入不足,发展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债务压力大;四是学生心理状况复杂,校园安全稳定预防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压用力,等等。整改措施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切实提高育人质量。二要以双高建设为抓手,全力夯实发展基石。三要以优化治理为保障,持续提升治理效能。四要以服务发展为使命,全面助力社会发展。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学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保运行、保收入、保稳定、争双高“三保一争”工作思路,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双高”建设为抓手,以“六大超越工程”为载体,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开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