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8 16:28
单位名称 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全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的辅助性工作;承担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产业领域专利快速审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承担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利导航、商标品牌的保障性工作;承担省知识产权局交办的其他事务性工作。
住所 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2号旺都D座11层
法定代表人 王娜
开办资金 244.6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3.41万元 293.77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从业人数  5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任务圆满完成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筹建的要求,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按要求圆满完成了能力建设、人员配置、办公场地、信息化建设、制度建设等七个方面建设任务,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验收,正式投入运行。二、专利快速预审正式开展(一)专利预审体系构建、创新主体备案。完成专利预审IPC分类号确定,经国家局核定,保护中心预审范围共涉及130个IPC小类,31个洛迦诺分类号小类。制定《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申请主体备案管理办法》《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快速预审流程处理规范(试行)》《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业务保密操作规范》《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备案代理机构分级评定指标(试行)》等。(二)备案主体宣讲培训。围绕“知识产权助力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举办系列专利快速预审业务专题培训。结合陕西科教大省实际,制定“知识产权进校园”系列宣讲,针对重点院校进行一对一辅导宣讲,培训内容包括专利预审、导航运营、维权保护等内容。(三)预审能力提升。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邀请专家授课,举办“专利预审业务专题培训班”“审查实务与沟通技巧业务培训会”。组织预审员积极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各类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定期举办“IPC分类号交流学习”“预审业务学习交流”,打造“善知青年”学习交流品牌,以“小研究、大讨论、青年讲”的形式推动业务学习交流,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客体”专题交流会,不断提高预审员检索技能、专业技术知识更新能力和法律适用水平。开展保护中心首届检索业务大赛。(四)专利预审案件情况。截止2023年底,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审结专利预审案件591件,其中发明550件、实用新型35件、外观设计专利6件。三、快速维权工作有序推进(一)维权援助工作。处理12315平台知识产权相关案件,并上传国家局维权援助系统。开展电商领域专利侵权判定,出具侵权判定咨询意见书。完成我省首例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调解成功的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案件。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聘为长安法院特约调解组织,4人获聘长安法院特约调解员。接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电话咨询、线下咨询,出具产品侵权咨询意见,其中一份产品侵权判定意见被法院在庭审中予以采纳。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进园区专题讲座。(二)展会维权工作。派驻工作人员进驻第三十届杨凌农高会、第七届丝博会开展展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开展“3·15”期间“提振消费信心共享放心消费”主题宣传活动,编印《专利知识》《商标知识》《海外维权知识》等宣传资料。(三)协同保护机制建设工作。与省市区三级法院建立协同保护机制,挂牌设立“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秦创原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与未央区、长安区人民法院签署《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挂牌设立“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秦创原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组织”。协同省高院、西安知识产权法庭在中心审理庭开展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理4次。联合举办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理活动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座谈会。与西安市检察院签署《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合作协议》。(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获批设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陕西分中心。定期监控我省外向型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诉讼情况。开展保护中心预审领域海外知识产权预警研究,形成《关键技术领域专利预警分析报告》和《关键技术领域知识产权布局方案》。举办陕西省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培训、杨凌示范区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培训。举办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与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实务研讨会,发布《陕西省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维权工作指引》和中亚五国《海外知识产权实务指引》,为陕西省驻英国和驻哈萨克斯坦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授牌。启动陕西省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平台建设,开展中亚五国、东盟十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翻译。开展中亚五国知识产权法律环境研究。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一)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工作。发布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专利导航资讯。组建专利导航专家库。组织专利导航政策和标准解读培训会,培养专利导航专员。完成《专利导航服务工作机制与模式研究》。(二)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工作。TISC运行顺利通过三年评估,再获授牌。开展专利技术价值评估体系研究。为4家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单位开展专利信息培训资源分享发布工作,推送《专利布局实务》新创企业的专利布局、企业的海外专利布局、针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等培训课程及讲义。开展中亚五国法律法规文本翻译,开展专利信息推送。(三)知识产权数据统计工作。编印陕西省《知识产权统计月报》,完成《陕西省2022年(县、市区)知识产权状况统计分析报告》《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专利授权统计报告》《陕西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统计报告》《非公企业创新发展活动统计报告》《陕西高校和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情况统计报告》《陕西近十年全省各地市专利情况统计》等专项统计分析报告。(四)商标品牌保障性工作。举办陕西好商标、驰名商标保护实务论坛活动,邀请陕西好商标企业、驰名商标企业、法律服务机构以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参加,分享了商标侵权认定的标准以及相关抗辩事由、商标维权证据搜集以及如何获得高额赔偿的实务技巧。(五)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制作陕西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和第30届杨凌农高会宣传专栏、编印《陕西知识产权》期刊等。完成中心网站稿件发布、微信公众号信息发布。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及各类培训活动。(六)杨凌农高会工作。完成第三十届杨凌农高会知识产权展区组展工作,以“知识产权促进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为主题,组织来自北京、江苏、山东、宁夏、海南、陕西等共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9个项目参展,线上云展示与线下展示同步进行,参展项目包括农业领域的专利、商标、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多个知识产权种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