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汉滨区>
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安康城东新区管理委员会)
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安康城东新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04-18 14:14
单位名称
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安康城东新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制定集中区总体规划和经济建设的重大事项,并按程序组织实施;管理五里工业集中区内有关土地和规划建设事项;集中区招商引资和融资平台建设;入园企业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和协调服务工作;推进城东新区建设及环境保障;承担国有资产和项目建设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
住所
汉滨区南环路46号
法定代表人
李忠安
开办资金
211.0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8.26万元
209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8月按规定申请变更了法定代表人。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强化顶层设计,着力擘画园区“总蓝图”。结合省级经开区创建,及时修编了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通过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的顶层规划设计,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资源向园区集聚、产业向园区集群。2.强化基础配套,着力提升园区“硬支撑”。累计建成道路12条19公里、标准化厂房100万㎡、配套用房6万㎡、公廉租房1200套、职工餐厅4000㎡,企业办公、生产、培训、会务洽谈等服务得到有力保障。3.强化产业集群,着力加持园区“新引擎”。在富硒食品产业方面,以富硒食品一区、二区为载体,新增了民荣生猪屠宰及富硒肉深加工、时代茶叶茶棒茶加工、老孙家坊上坊酸梅汤等项目。在新型材料产业方面,以陕建装配式新型建材产业园为龙头,新增荣鑫达玻璃生产、恒铭天腾砼结构构件制造等项目,同时引进了联富塑胶加工项目投产,弥补了日用生活材料制品缺项。在纺织服装产业方面,以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为承载,着力打造西部最大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基地。目前,纺织城一期C地块已投用,进驻企业15家,D地块6万㎡厂房主体已竣工,A地块7万㎡厂房3月底前可开工。4.强化开放招商,着力壮大园区“朋友圈”。为补齐纺织袜业全产业链条,多次与江苏扬杰科技公司洽谈,引进了安瑞智能织袜机生产项目,弥补了园区织袜企业设备采购和售后服务的短板。安瑞公司入园后,对园区的营商环境高度肯定,企业负责人主动联系上海柏润集团来安投资建设织袜生产加工项目,既壮大了纺织袜业的规模,又填补了我区中高端织袜生产的空白。5.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提升园区“软实力”。围绕职能及重点工作组建专班,实施重点工作攻关“揭榜挂帅”,全程代办土地出让、项目申报等业务,对急难愁盼问题容缺受理。与五里镇、张滩镇及公安部门协同配合,全天候保障外围环境,打响“营商环境最安康”的金字招牌。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实现增速24.3%;承担市区重点项目30个,新增投资过千万元企业16户,完成投资16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8.4万㎡,新增规上企业5户。目前,园区共有企业210户,其中规上企业55户、出口备案企业15户,带动就业2.4万人,跻身全省116个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综合排名第七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受国内国际经济下行和三年疫情叠加影响,一些企业未能迅速适应新形势,积极应对新变化,出现经营困难;二是企业规模较小,全产业链集约化程度还不高,抵御风险能力差,提质增效步伐缓慢;三是要素保障还不够,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基础配套仍需完善,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还没有完全破除;四是干部解放思想、创新意识比较保守,作风能力有待提升。2.改进措施。一是干部针对性一对一帮扶困难企业,协助盘活企业经营;二是开展规上企业培育,激发企业效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激发园区效能创造力,逐步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四是巩固“三亮三评”精神,鼓励干部解放思想,在工作中创新创优,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在持续壮大富硒食品、纺织服装(毛绒文创)、新型材料三大传统主导产业的同时,重点创新培育数字经济、生态医养、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优化现代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产业。2.不断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将传统产业与新型工业一体布局,标准化厂房与智慧厂区、智能车间同步建设,不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3.坚持把产业集群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支撑,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推动、大园区承载”的方针,三大百亿产业不断壮大。实现“引进一个加工企业、带动一个农业产业、富裕一方群众”的目的。4.把招商作为第一要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规模化转移,在开放合作中实现共享共赢。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以商招商”。5.继续修订完善惠企政策,对亩均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按照“贡献多、优惠多”的原则,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可享受“以税抵租”、设备补贴、物流补贴等奖补政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