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未央区> 西安市未央区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西安市未央区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7 17:47
单位名称 西安市未央区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预防保健服务、养老服务。负责辖区门诊、住院等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家庭签约、卫生监督、重大传染病预防、常见传染病防治、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计划生育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养老服务;为医疗技术人才提供相关知识技能培训。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朱宏路东侧青西社区6号楼、7号楼裙楼部分
法定代表人 祝渭静
开办资金 1800.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西安市未央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08.8万元 1953.9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对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办资金、住所进行了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中心在区卫健局的正确带领下,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基本医疗:2023年,中心围绕服务群众这个基本点,不断拓展服务科室和项目,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中医适宜技术、产后康复、儿童保健、胎心监护、产科等新诊疗业务和做好秋冬季呼吸道疾病诊疗,门诊量持续上升。检验科通过与西安市区域检验中心合作,打造了全新的高标准实验室,实现了自主打印和门诊HIS的互通,2023年门诊就诊人数达94756人次,中心药品总品规数309种(基本药物267种,非基本药物42种,4+7药品87种)。基本药物金额占比89.03%,基本药物配备率90.19%,同时及时对因季节变换导致的临床药品不适宜的品种进行调整。(二)医养结合:中心养老服务中心9月底正式开始运营,配备优质的医疗、康复和经验丰富的护理与运营管理团队,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最大程度为老年人提供环境舒适、服务特色,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中心专业的医疗保健团队、中医康复团队、适老化设施、康复娱乐设施,为老年人提供贴心的医疗服务;中心还融合公共卫生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健康讲座等服务。截止2023年底养老区累计收住老人17人。现已成功验收评为省级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三)公共卫生:1.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汉城辖区内服务总人口数为153805人,全年新建档案12920份,累计建档153308份,建档率99.68%。档案使用率为93.75%,档案核查率100%。高血压新建1666人,累计建档7140人,规范化管理人数6490人,规范管理率90.9%,管理控制理想人数6364人,理想控制比例89.13%。糖尿病新建614人,累计建档2747人,规范化管理人数2458人,规范管理率89.81%,管理控制理想人数2341人,理想控制比例85.53%。2023年共上报肿瘤报告54例,登记死亡人数105人。2023年家庭医生常住人口签约103361人,签约率67.20%;重点人群签约27384人,签约率90.11%,履约率100%,实现为患者上门服务,个体化健康咨询,体检及指导用药。全年高血压患者中医指导5957人,糖尿病患者中医指导2246人。2.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季节变化和疾病的流行,全年共制作6期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20种,共计135520份;开展12次宣传活动,咨询受众人数达2400人。开展健康大讲堂14次,讲座受众人数1396人。其中中医讲座4场。在辖区内开展了10场《公民健康66条》挂图巡展及宣讲活动,受益群众共计2000人次。在辖区内随机抽取居民105名,开展公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及行为形成调查,发放问卷105份,收回105份,有效问卷100%。开展针对性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教育指导12个月,受益群众共计1020人。3.疾病控制工作:2023年我中心上报法定传染病1353例,食源性疾病60例,报告率100%,上报及时率100%,全年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全年共流调传染病1082例,处置聚集性疫情发病的学校、托幼机构工作督导71次,结核病人规范管理36人,网报追踪结核病人40人,转诊推介310人;对辖区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进行了2次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艾滋病“一对一”关爱135人;艾滋病快速检测1300人份、高危干预4次;完成了上半年疟疾血检工作任务共计67个血检片。开展疟疾相关宣传2场。发放“四害”宣传资料100余份,防“四害”药品70余份、病媒生物防治手册100余份。4.计划免疫工作:全年共建证1096人(常住511人、流动585人),建卡1200人,建证和建卡率100%;迁入104人,迁出180人。疫苗接种人数54198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25161剂次(其中脊灰补充免疫3735剂次、百白破查漏补种298剂次、初一新生免费腮腺炎633剂次);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42943剂次(其中九价HPV9608剂次);出血热246剂次;重点人群及67-74年出生年龄段人群乙肝疫苗接种305人次;新冠接种1220剂次;所有疫苗接种共计69875剂次。5.妇幼保健工作:2023年全年产妇累计总数1440人,累计活产1453人,产检人数1440人,早孕建册1440人,早孕建册率99.11%,产后访视1417人,产后访视率97.52%,高危孕产妇管理348人,高危产妇管理率100%。全年活产数1453人,新生儿访视1420人,对辖区内的健康问题儿童有专案管理,专案管理57人,母乳喂养情况调查人数1155人,母乳喂养1097人,纯母乳喂养508人,母乳喂养率46.3%。围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5人。全年0-6岁儿童共体检18686人次。7岁以下儿童数12988人,7岁以下健康管理人数12910人,健康管理率99.39%,3岁以下儿童数3687人,系统管理人数3609人,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7.8%。对5142人提供了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了摸腹、捏脊的方法;传授了按揉迎香穴、足三里、四神聪穴等方法。为辖区备孕及早孕妇女免费发放叶酸2361瓶,叶酸发放人数1252人次。为辖区孕产妇及0-36月儿童免费发放母子手册累计共1665本,全年入托体检3465人。对辖区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集中健康体检9301人次。对1392名托幼机构教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发证,做到持“健康合格证”上岗。6.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全年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非法行医、公共场所、学校及幼儿园开展巡查173次,共计巡查单位735家;全年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共计16次,发放各类宣传册1000余份。对辖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基层医疗机构院感管理基本要求解读》、《医疗废物管理》、《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等内容培训共4次。7.老年保健工作:全年共体检10314人,体检率70.41%,完成中医体质辨识10359人次。8.重型精神病人管理:按照病种建立患者登记册,确诊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20人,(在管514人,非再管4,失访2人,死亡47人)。患病报告率3.69‰,规范管理率94.23%,面访率95.57%,体检率82.5%。均按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进行现代化管理,一人一档一卡,确保各项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取得社会效益中心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新增住院和养老功能,设置住院病床30张,养老床位30张。打造西安市第三医院卫星医院(汉城)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与养老完美融合,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真正实现“家门口的医院”“十五分钟医养老圈”。随着西安市第三医院卫星医院(汉城)在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落地运营,西安市第三医院优质医疗服务得到下沉,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优质医疗服务的期盼,不仅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跑断腿提供示范,还将有力带动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在解决老百姓就医问题上办了真正实事、真正好事。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各项工作内容形式还需要继续创新及丰富。二是推动业务发展不够有力,常常存在畏难情绪。三是医心为民的思想树得不够牢固,没有认真征求辖区群众对中心服务需求。(二)改进措施:强化责任感和事业心。不能以工作繁杂沉重为由歇脚、放慢步子,要完全站在群众的角度、体察群众的感受,树牢履职为民的宗旨和情怀。完善激励奖励方式。为有效区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激励鼓励先进,让更多人敢于干事创业。压实工作责任,充分激发部分人的潜能,避免在遇到困难时工作上打折扣,培养职工主动出击、见先进就争的士气和决心。四、下一步思路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厚植为民情怀,不断赋能小区工作站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团队积极与社区小区联系,密切联系各个小区楼栋长,充分发挥各楼栋长职能,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打通为群众服务最后一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67863063961011211B1001有效期限自2019年12月25日至2024年12月24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