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水产工作站(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渔政监督管理站)

延安市水产工作站(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渔政监督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4-04-17 16:12
单位名称 延安市水产工作站(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渔政监督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水生动植物提供管理和服务。水产品技术引进、推广;渔政监督管理;渔业资源费征收;水生动物、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管理。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北关文化沟
法定代表人 贾延民
开办资金 97.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4万元 11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市农业农村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工作:一、目标责任完成情况(一)业务工作完成情况1.水产品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截止2023年底,全市现有渔业养殖面积达到49350亩,其中池塘面积(包括淤地坝)20115亩、水库养殖面积28185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0020亩、网箱养鱼7.5亩、集装箱养鱼100立方米;鱼种场1个;水产品产量达3514吨,约完成全年任务的104.9%;产值达1368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77.4万元,产量和产值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5.81%和5.21%。顺利完成了年目标任务。2.积极引进新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全市引进鲈鱼、斑点叉尾鮰、南美白对虾等名特优新品种,截止目前,建立3个对虾示范点,投放苗种150万尾,稻田养殖小龙虾2000亩、大闸蟹1000亩;养殖情况良好,新品种的引进,大大丰富了水产品养殖品种,提高了渔业经济效益。3.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情况。按照部省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们于6月6日在延川县清水湾举行了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增殖放流活动,将15万尾黄河鲤鱼鱼种放归自然,还分别在宝塔区、吴起县、宜川县、甘泉县放流了鲢鱼、鳙鱼、草鱼等55万尾。通过放流活动,进一步唤起了全社会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让延安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对践行绿水青山生态发展理念,恢复渔业资源、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4.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今年,我站联合执法支队们对宝塔区、黄陵、宜川、富县、甘泉等相关县(区)的鱼种场、水库、池塘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抽检,运用快速检测试剂和分析仪器定性检测孔雀石绿、氯霉素等禁用渔药。加强对水产养殖户的监督管理,全年共抽检110个批次,完成抽检任务的100%。5.抓项目申报、争取资金扶持,促渔业可持续发展。今年,我们争取到中省财政资金711万元,其中,120万元用于尾水治理项目;200万元用于稻田综合种养项目;30万元用于大水面生态养殖;246万元用于设施渔业发展项目;60万元用用于增殖放流项目;30万元用于新品种引进、市财政资金15万元用于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10万元用于国家级示范园区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投资,拉动地方政府和个人企业投资1200万元,为我保障市渔业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6.开展了“中国渔政亮剑2023”黄河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启动活动。4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延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延安市农业农村局、延川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渔政亮剑2023”黄河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启动活动陕西分会场在延川县清水湾黄河码头举行。我们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严格落实黄河禁渔期制度,让黄河鱼类资源休养生息,共同守护我们的母亲河。7.认真完成了水产种质资源普查活动。设立了普查系统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普查数据系统填报,组织13个县(市、区)水生动植物外来入侵物种普查人员参加线上全省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普查工作安排会和业务推进会。对辖区内的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水田、沟渠等非人工养殖水体进行了踏查,外来入侵水生物普查人员培训率100%。13个县区已完成踏查任务,共设踏查路线80条,设置踏查点143个,暂未发现外来入侵水生生物。8.休闲渔业稳步发展。以休闲渔业为主要经营内容的企业从过去的几家逐渐发展到几十家,功能具有多样化,与旅游业有机融合。这些均为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休闲山庄促使渔业产业不断壮大,渔民以此增收致富。2023年休闲渔业产值达到1800万元。9.加强鱼病测报工作,确保无重大疫病发生。省水产总站在吴起、黄陵县建立两个水产病害测报点,对全市的养鱼水面实行监控,提高他们的防治能力。到目前为止,全市没有发现重大疫病。二、工作亮点、成效(一)开展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品种的引进。我们在黄陵县和富县引进鲈鱼和南美白对虾进行示范推广;在黄陵和吴起县推广斑点叉尾鮰等新品种养殖;在黄龙、黄陵县推广大闸蟹养殖;在吴起周湾推广网箱养殖50箱约7.5亩,推广陆基圆通养殖40个约3亩,新品种的引进与新技术推广,丰富了水产品养殖品种,提高了渔业经济效益。(二)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库坝科学养殖。我市现有可开展大水面生态养殖面积1.5万亩,以南沟门水库、周湾水库、边墙渠水库水域为重点,在全市大中型水库发展大水面生态养殖,逐步形成以滤食性鱼类为主、投饵鱼类为辅的“放牧式”生态渔场,达到水质改良与生态渔业双赢发展的格局。三、存在的问题(一)工作机构不尽完善。2020年5月,市水产工作站整体划转至市农业农村局,同时,黄陵县水产站整体划归至县农业农村局,其余12个县(市、区)仅将水产技术推广的职能和职责划归农业农村部门。目前,大部分县没有专门的水产机构,也未落实专职人员,更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二)技术力量薄弱。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少,并且大多存在技术人员年龄大、知识老化的问题,特别是县级站,对指导水产工作和促进渔业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三)政府投资不足。近年来政府对渔业投资在不断的加大,但是还是微不足道。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工作思路。一是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各县区渔业主管部门、养殖户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渔民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渔民破解难题,争取资金扶持,增加渔民收入。抓住机构改革的机遇,尽快划分渔业工作的职责、职能、机构和人员隶属关系,保持队伍的稳定。二是加快渔业生产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水产养殖技术,立足生态保护和长效发展,树立人水鱼和谐、共生共赢的生态养殖之路。三是继续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从源头上彻底消灭不安全的水产品。四是开展延河鱼类资源的调查,摸清延河鱼类资源现状,为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现有渔业资源打好基础。五是利用现有的稻田,积极开展稻田养殖技术的推广,实现稻鱼共生共养,渔民增收。(二)加大新品种的引进养殖和新技术的推广。随着水产养殖设施的改进和养殖技术的进步,对于水产养殖品种多样化有了迫切的需求,特别是设施渔业的发展,要求养殖更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水产品种,我们引进推广陆基圆筒养殖技术进行示范养殖新品种,组织养殖户多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经济效益。(三)重点任务。一是推广大水面生态养殖新增5000亩;二是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新增2000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