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塞区> 延安市安塞区林业工作站(延安市安塞区林业产权信息管理服务中心)

延安市安塞区林业工作站(延安市安塞区林业产权信息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6 10:34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林业工作站(延安市安塞区林业产权信息管理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政策宣传、培训、科技推广和服务、飞播造林;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监测预报、农药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驯养繁殖和制品监督管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和检查指导、检验、市场监督管理;森林资源调查、营造林设计和方案编制;集体林确权、评估;林业行政执法。
住所 延安市安塞区一道街前街林业局院
法定代表人 张彦军
开办资金 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安塞区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36万元 119.53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林业工作站(延安市安塞区林业产权信息管理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区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示要求,严格按照区林业局工作安排部署,充分发挥职能,我站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绿色生态建设、保护森林资源、林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等工作,主要开展了业务活动:一、2023年完成的主要业务工作1.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一是对全区24家涉木单位和个人全面督导检查,未发现非法调运松木及其产品的行为;二是加强对全区调运苗木的检疫检验,办理《植物检疫证书》270份,检疫共计605.92万株苗木,以及复检外地调运苗木73批次,复检共计29.47万株苗木,256.11立方米木材及制品,未发现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三是以日常监测与定期普查相结合,依托全区199名村级护林员日常巡查管护,实现全区森林资源监测预警全覆盖;四是在高桥镇南沟村实施鼠兔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基地建设1500亩,使用木质鼢鼠捕捉器、单针箭、三针箭等在规划11个样地33个样方作对比实验,目前项目工作已到中后期阶段。2.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一是不定期深入涉苗涉木企业(个人)督导检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规范苗木生产经营活动;二是摸底调查统计全区林木种苗生产情况,全区现有苗木面积1563.4亩,苗木数量729.19万株(其中:新育苗木面积159亩,新育苗木数量249.2万株);三是全区造林工程项目和绿化项目主要造林绿化树种为油松、侧柏和刺槐,全年出圃苗木94.29万株(其中:油松21.4万株、侧柏24.2万株、刺槐44.5万株)。3.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一是组织全区199名村级护林员对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进行巡查,组织干警、市场监管、交通、农业农村、林业等7部门工作人员检查水产门市、药店、餐饮饭店、快递站点等13家,未发现违法食用野生动物和非法贸易活动;二是开展野生动植物救助保护工作,救助受伤或病危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1只、黑鹳1只,及“三有”保护动物白骨顶鸡1只、丘鹬1只;三是在镰刀湾镇杨石寺村、镰刀湾村和罗居村三个行政村实施湿地保护恢复65.5亩,建造围栏2000米。4.林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一是按照2023年“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计划任务要求,建立示范点4处6000亩(建华镇沐浴村、沿河湾镇刘党村、真武洞街道办杜庄村、高桥镇魏塔村),培养科技能手1名,主要推广鼠兔害综合防治技术;二是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果园林地为果农、林农提供技术服务,及时解决果农、林农果园林地里的“疑难杂症”,为果农、林农增值创收;三是组织技术人员与乡土专家在高桥镇南沟村开展鼠兔害综合防治技术现场会,参与农户50多人次,果农、林农现场咨询果园、林地中鼢鼠防治存在的疑难问题,技术人员与乡土专家现场解答,并实地操作;四是我站组织理论和实地相结合的技术培训,其中动员林业系统技术人员100余人参与本次鼠兔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加大林业技术推广辐射面。5.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一是全区登记在册的古树29株,及1处侧柏古树群,根据现阶段全区古树名木基本情况,分析古树名木养护情况,制定养护措施和复壮措施,保护古树名木常青常绿;二是落实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制度,责任单位(个人)能及时掌握古树的生长情况,加强古树日常管护工作,确保古树正常生长;三是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调查,分级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及时更新档案资料,调整保护措施,对新发现的古树名木健全档案、挂牌保护。6.飞机播种造林工作:一是在畔坡山、高沟口、韭菜沟和王家坬四个飞播区人工补植规划3个作业区、21个作业小班,作业区总面积3926.5亩,补植油松和侧柏各94229株;二是在建华镇韭菜沟播区和王家坬播区各飞机播种造林复播6300亩,韭菜沟破土282亩和王家坬破土369亩;三是组织人员对飞播造林区的成苗成效、出苗情况摸底调查,分析飞播造林区成苗成效、出苗情况,提出问题完善工作措施,提高飞播造林成效。7.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一是成立了由区林业局局长高黎明同志任组长,区林业站、区牧草站,及各国有林场、基层林业站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二是聘请第三方浙江国遥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陕西星辰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家进行调查,在全国林草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采集系统APP平台上,记录调查样线、样地、样方及发现的林草外来入侵物种;三是分4月23日至4月27日和6月19日至6月24日两个阶段调查,记录11种目标物种信息,制作的标本已移交市动管站。8.政策科普宣传工作:一是围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植树节”、“爱鸟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科普日”等特殊节点,以及各镇街的集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二是以公众号、网站等媒体,及悬挂标语、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彩页等多种方式为林农、果农推广政策技术、解决疑难问题。截至目前,共计宣传10次,制作20多条横幅,发放11300余份宣传彩页,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二、取得成效1.经济效益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建设,有效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水平,达到促进森林资源安全,减轻由于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目的。2.生态效益通过对幼林地进行林业鼠(兔)综合防治技术推广示范,提高苗木保存率,促进幼林提前郁闭成林,增强林分防风、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森林资源管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有效提升。3.社会效益鼢鼠和草兔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示范和广泛的技术培训及应用,使项目区群众和相关技术人员技术操作更加熟练,增加林农收入。参与实施和培训的广大农户掌握了科学的综合防控技术就能自主进行鼢鼠和草兔防治,对全区和周边地区鼢鼠和草兔防治起到积极的推广示范作用。三、存在问题1.检疫监管难度大。我区交通道路四通八达,仅高速公路就有8个出入口,再加上国道、省道、乡村公路为异地违规调运林木种苗提供了便利条件,给检疫监管加大难度。2.群众盲目跟风育苗。全区的林木种苗生产全靠市场调节,在服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群众缺乏合理正确的引导,只顾眼前利益,育苗面积和数量急剧增加,很容易造成林木种苗滞销,劳民伤财。3.林木种苗质量层次不齐。许多林木种苗育苗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大田育苗阶段,存在地块分散、管理粗放、成本较高、林木种苗质量差等问题,进入市场竞争力不强。4.林木种苗市场经营不规范。无证生产经营现象、林木种苗出入境不检验检疫现象较为严重,林木种苗质量难以保证,影响价格的不稳定。5.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难。缺乏专业人才、监测设备、交通工具、经费等问题影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无法满足正常的野外巡查、救护、监管等日常工作。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打算1.强化林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普及林业科技知识,扩大先进技术应用覆盖面,全面提升我区先进林业科技的应用。2.加强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严防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确保我区森林资源安全。3.加强执法工作,引导涉苗涉木企业知法和守法,规范苗木市场生产经营秩序。4.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村级护林员巡查和执法人员查处相结合,严防疫源疫病的传播,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5.强化政策法规和科普宣传,拓宽林农、果农的相关知识覆盖面和技能应用能力。6.加强单位职工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行风、政风和发展环境,建设高素质的林业干部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证书有效期延续至:2024年6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