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防震减灾监测中心

商洛市防震减灾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1 10:23
单位名称 商洛市防震减灾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服务。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建设工程抗震管理。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移动南路城建大厦5楼
法定代表人 程丹颖
开办资金 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69万元 25.91万元
网上名称 商洛市防震减灾监测中心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1.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一是全国地震局长会议和陕西省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后,市领导召开了相关部门2023年防震减灾工作部署大会。要求相关部门精准领会会议精神,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积极贯彻落实防震减灾工作的新举措新理念。强调要不断夯实部门责任,加强部门联动和督导检查,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聚焦工作重点,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指标。2.加强县区防震减灾工作指导和细化考核指标。2023年我局加强对各县区的业务培训和检查指导,根据《陕西省十一市一区2023年防震减灾工作评定指标》内容,我市制定印发了《商洛市2023年度县区防震减灾工作评定指标》,明确县区工作总体思路,围绕目标责任开展工作,在基础工作上抓重点抓成绩,争取特色亮点,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好基础。(二)强化震情跟踪,提升监测预报水平1.认真落实震情跟踪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组织编制了《商洛市2023年度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明确震情跟踪重点,强化工作措施,为全市2023年的震情跟踪和应急响应做好保障。2.震情会商和研判水平逐步提升。积极落实会商制度,不断提高震情会商的质量和效率,做好月视频会商以及2023年度地震会商会。认真组织编写《商洛市2023下半年地震趋势会商报告》、《商洛市2024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报告》,按时参加全省地震会商会15次。在10月份参加了第42届鄂豫陕三省联防会及地震应急演练,编写《鄂豫陕2023年下半年地震趋势研究报告》,报告获得联防会二等奖,交流发言获得大会一等奖。3.加强地震监测台网运维管理,优化提升监测水平。一是依法加强对全市的地震观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保护和检查,确保辖区内监测台站的正常运行;二是和全市各个地震宏微观观测点保持信息畅通,及时了解动态、掌握观测情况,及时解答问题。今年对全市4个地震监测台站及8个地震宏观观测点进行了现场检查指导各2次,并发放宣传资料和相关技术资料,收集观测记录,检查监测环境,进一步确保了观测资料的连续、可靠、准确。三是加强和西安中心台的业务联系,11月邀请西安中心台专家领导,赴丹凤县中学新校址实地勘察,就是否在新校区继续建设地震监测点予以科学分析和现场解答。4.严格落实地震安全保障信息报送。及时收集处理各类观测数据,紧密跟踪分析前兆资料变化。认真履行宏观异常信息上报,全年按时上报省地震局《宏微观异常零报告》12期。密切监视震情信息发布系统信息,做好震情监视跟踪、震情收集、分析、上报工作。分别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等相关部门编送四期《震情通报》,分析我市境内短临地震预报信息。同时全力做好两会、高(中)考、等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和特殊时段地震安全服务保障及地震应急响应工作。5.地震监测预警工作有序开展。我市积极配合省局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的实施,全市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和学校管理人员联系,做好日常运维和故障排查。目前在全市14所学校的28套仪器工作正常。6.“三网一员”管理和培训有效开展。一是对各县区上报三网一员人员进行电话抽查60人,所抽人员均能够回答自己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为开展群防群测、群专结合工作机制打下基础;二是制定《商洛市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工作手册》,规范三网一员的职责要求和管理办法,提升三网人员测报、速报和宣传等防震减灾业务水平,今年组织线上线下培训2次,目前全市三网一员在册人员共计200余人。(三)深化工作职能,提高震害防御能力1.不断加强商洛市地震小区划成果应用。根据业务实际需求,组织编发了《商洛地震小区划宣贯材料》,从法律依据、实施文件、解析区划图和构造图、动峰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确定等方面详细介绍商洛市地震小区划和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应用情况。先后组织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开展商洛市地震小区划专项业务培训4次,通过宣贯培训,为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做好《商洛市地震小区划》成果应用夯实了基础。2.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监管力度。充分利用工程项目建设审批与监管平台,科学优化审批内容。严格按照审批流程、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条文标准,依法开展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理,对地震小区划区域内的建设工程严格按照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全市新建工程防震设防备案率达到100%。3.为我市重大建设项目提供地震相关基础资料。为商洛民用机场选址提供地震断裂带分布情况、绘制断裂带与选址坐标方位图、以及基本抗震设防要求,并提出相关说明和建议。积极为途径我市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陕北-安徽)走径、国家中部航空救援支队选址提供地震台站等相关基础资料,确保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开展。4.积极创建防震减灾科普师范学校。根据省地震局相关文件要求,商洛市住建局联合市教育局、市科协印发了《关于申报商洛市2023年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通知》,在全市范围积极组织示范学校创建申报工作。经市局审核后,8月份省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现场评估检查组现场检查评估验收,我市今年申报的3所学校均被评为陕西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5.认真开展全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检查工作。根据省局相关文件要求,我市成立了检查抽查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度全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抽查检查的通知》,对全市2022年5月以来新建学校、医院和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抽查。重点查看抗震设防要求设计、抗震设防措施等关键要素,及商州区地震小区划范围内建设工程是否执行地震小区划成果等进行专项检查。全市共抽查检查项目95余项,建筑面积72.5万平方米,抽查检查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情况均符合要求。6.积极推进我市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及信息录入工作。全力做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收尾工作,继续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及信息录入工作,按照(设防烈度七度)重新梳理上报清单,确保地震易发区加固项目系统录入,持续推进加固工程顺利实施。(四)丰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手段,提升社会服务水平1.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成绩优异。会同市应急局、市气象局等部门成立检查小组,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检查验收,特别对社区内医院、学校等的抗震设防资料等相关防灾救灾工作开展专项检查。通过创建活动,社区居民防震减灾意识不断增强,逃生避险技能不断提高。2.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内容丰富。围绕“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我局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演练活动。一是制作播放防震减灾宣传短视频。我中心自主策划和制作两分多钟的防震减灾动漫MG宣传片《如何应对地震》,在市县公共区域20多台大显示屏滚动播放,并通过多种渠道立体化广泛宣传。二是部门联动,开展疏散演练。联合市(县)教育局、消防救援大队在市县十余所中小学校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活动,通过市县多种媒介对系列宣传活动进行现场采访和报道。三是突出重点,抓好知识普及。市住建局在5.12宣传周前期,制作了陕西历史地震基本知识、抗震设防与民居安全、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等宣传册页15000份、宣传小手伴、宣传展板等,5月12日上午,市县(区)住建局分别在各辖区街道、小区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短片科普讲解等使广大市民对防震减灾知识有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四是能力提升,市住建局选送职工参赛的《以柔克刚—减隔震技术》获得大赛三等奖。全市住建、应急和科技共参赛8人次,通过参赛,推动了各部门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解方面的人才储备建设。二、取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统筹推进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响应三大工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提升我市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为保护我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增进我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健全机制体制,一些县区的防震减灾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多由兼职和抽调人员负责工作,业务工作推进受限;二是社会配合度不高,一些需要各部门积极配合的工作推进力度不大,重视度还不高;三是监测预报水平有待提升,监测设施陈旧,手段单一,职工业务培训的机会不多,培育人才的机制体制仍需加强。(二)整改措施一是夯实各县区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强防震减灾人员队伍,根据岗位职责定人定岗,确保防震减灾各项业务有专人负责;二是强化与同级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理顺工作关系,畅通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从而为提高地震灾害预防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加强地震监测管理,及时更新维护各项监测配套设施,确保地震观测连续、准确、及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做好短临跟踪和监测预报工作,持续强化震情监视跟踪和分析研判,同时做好监测环境保护及仪器设施的运维管理,抓好宏微观异常核实上报。(二)加强震害防御能力建设。科学规范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线上线下审批,强化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和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抽查检查。加强商洛市地震小区化的宣贯培训,特别是对外省来商的设计单位加强宣贯。(三)强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利用国家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等有利时机,改进宣传模式,丰富宣传手段,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四)加强与省局业务科室、西安中心台站的业务学习。科学合理优化地震监测手段,提升监测水平,拓宽工作思路,提升防震减灾综合业务水平。(五)按照省地震局年度考核指标体系,逐项落实各项指标任务细则。保质保量完成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落实对县区防震减灾工作的指标考核,年终进行县级测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