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高新区(商丹园区)分局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高新区(商丹园区)分局

发布时间: 2024-04-11 10:06
单位名称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高新区(商丹园区)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受市自然资源局委托履行高新区(商丹园区)自然资源管理职责。高新区(商丹园区)土地报批、用地统征、土地收储及供应、自然资源执法监察、规划管理。
住所 商洛市商洛高新区静泉社区
法定代表人 冀鹏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万元 5万元
网上名称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高新区(商丹园区)分局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高新分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局党组和高新区党工委的决策部署,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现将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标准地”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印发《高新区探索推进“标准地”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细化措施,扎实推进。二是按照“7+N”标准体系开展区域评估,前置办理审批手续,审批事项限时办结,推进“拿地即开工”。三是研究制定“标准地”投资建设合同,明确亩均投资、纳税等经济指标,提升工业用地亩均效益。今年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2宗,面积40.04亩,“标准地”供地率100%,收缴土地出让金1411.62万元。四是强化与不动产登记机构相衔接,在办理土地移交手续的同时,提前介入做好登记准备,2宗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实现“交地即交证”。(二)“区域地灾评估”全面开展。一是深刻领会省厅、市局关于推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关通知精神,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精密研究落实措施,牢牢掌握主动权。二是分局主要领导将推行地灾评估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紧盯工作推进节奏,适时汇报争取支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管委会因人事变动,分管领导调整的特殊时期,依然保证了工作有序衔接。在市局分管领导、主管科室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2023年9月13日,管委会第18次党工委会审议通过了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商州段)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三是获准后,我们趁热打铁,严格按招投标程序确定编制单位,签订合同即刻开展工作。目前,已圆满完成外业核查任务。此项工作的落实,即为高新区未来发展夯实基础,又填补了商州全域地灾评估空缺部位,有力保障了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厅工作要求。(三)控规修编取得新进展。自《高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启动以来,备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两年来,我们紧盯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去僵盘活”、“腾笼换鸟”的发展目标,聚焦打造商洛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产业聚集的集聚地总任务,紧扣产业转型升级,低效闲置土地盘活主责主业,经过多层次、多轮次的磋商研判、踏勘调研,形成最终修编成果并先后通过市资源局审查、省级专家组评审和市规委会审议。(四)节约评价排名稳居前列。跟踪省厅开发区节约集约评价审核进度,多次赴市进省汇报工作,完善土地节约集约情况资料,确保土地节约集约评价工作质量。截止2022年,商洛高新区(商丹园区)土地节约集约评价连续五年排名全省第一梯队,为国创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根基保障。(五)强化要素保障,助推重点项目落地。一是3次赴省厅协调解决氟硅化工项目报件中出现的技术问题,顺利取得省厅批复(陕政土批[2023]144号),完成19.24亩土地审批。二是请示成立高新区报批征地工作专班,与沙河子镇座谈协商,起草征迁公告、方案,推动标准化厂房、汽车零配件产业园项目土地征收工作。三是按照项目建设安排,将延长氟硅化工等5个项目纳入年度供地计划,为项目用地做好供应保障。四是截至目前,供应土地3宗121亩,收缴土地出让金3320.06万元。(六)严格规划管控,提升审批服务效能。一是设定规划条件2宗,严控经济技术指标,保障集约发展;二是办理比亚迪年产1000MW单晶硅片电池片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个,提升工程建设的规划指导和服务质量;三是完成高新区人民法庭、高新区消防队站等7个项目规划验线,确保项目规范建设;四是完成商丹高新学校等3个项目规划核实,推进恒丰天逸住宅小区项目规划核实,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七)坚持节约集约,加快处置低效土地。一是印发《商洛高新区(商丹园区)批而未供和低效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实施方案》,组建工作专班,按照“一企一策、一地一策”原则,依法依规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二是定期巡查项目开工情况,实时掌握项目施工进度,切实强化土地供后监管。今年以来,通过快速办理审批手续、督促开工等方式,消化低效闲置土地3宗77.23亩。(八)加强执法巡查,维护资源管理秩序。一是动态巡查60余次,制止违法行为1起,移交违法线索1件。二是完成年度变更调查27个571.72亩疑似图斑的现场核实、合法性判定、资料报送工作。三是针对省厅反馈1个“两乱”问题图斑,迅速行动,重拳出击,拆除1.9亩违法占地上426㎡的建筑物,840㎡的硬化场地,恢复土地原状,申报市局销号。四是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4”宪法宣传日等节点,开展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提高企业、群众依法用地,保护耕地的法制意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2023年,供应土地121亩,收缴土地出让金3320.06万元,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个,完成规划验线7个,规划核实3个,为高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三、存在的问题分局属事业单位,承担着建设用地报批,统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城乡规划管控和自然资源执法监察等政府职能,职能职责与事业性质不符。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坚持规划引领,绘好“一张蓝图”。坚持“规划为先、功能为重、产业为要”的原则,推动高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合理衔接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着力谋划城市风貌规划编制,保持规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实现远景目标提供强有力的规划保障和空间响应。同时,强化规划实施监管,久久为功抓好高新控规的执行,切实让“规划蓝图”成为“实景画卷”,引领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稳住经济大盘,做好“两个保障”。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紧抓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高新区发展的政策机遇,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标准化厂房项目为突破口,统筹考虑,先易后难,“征收一批,供应一批,收益一批”,形成良性周转,逐步消除批而未征,使高新区资源不断,永葆活力。同时,用好用活最新土地政策,和谐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要素保障。(三)强化集约节约,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亩均论英雄”导向,紧盯“国创”目标,以强有力的措施保障集约节约用地;学习吸纳西安高新区先进经验做法,大胆探索司法介入等手段,释放土地活力,提高亩均效益,助推高新区“去僵盘活”“腾笼换鸟”;持续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及时总结研判标准地供应中各环节的瑕疵和限制,进一步提升优化标准地供应中的部门衔接度,逐步实现“拿地即开工”,助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为高新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加码增色。(四)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资源部门“新形象”。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抓学习,抓教育,切实增强全体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着力提升服务群众本领、服务发展本领,锤炼作风,提升能力,在学干结合中锻炼过硬本领,全力打造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树立高新区自然资源部门新形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