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高中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义务教育;初中、高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西安市新城区东四路4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樊宏利 | |
开办资金 | 1718.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01万元 | 1345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6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度,学校实施初中、高中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与时俱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目标,坚持“五育并举”,践行特色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把孩子家门口的学校办成特色优质品牌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规范办学行为,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师德。学校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和省市教育部门的各项规定,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等,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引导教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提升自己,化育学生,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利用教师节开展“师德标兵”、“教学能手”、“服务之星”、“先进团队”评选活动,召开全校师生大会进行隆重表彰,传播正能量。校内比业务、比奉献蔚然成风。2.聚焦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新课改理论方面的学习,引导教师通过看报纸、教学刊物,浏览远程教育资源,观看优质课等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夯实专业基础,持续优化知识结构。二是落实教师梯次培养。按照《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教师队伍梯度建设规划》,学校确定分学科、分年龄、分层次、分时段的,开展第一梯队示范课,第二梯队展示课,第三梯队评优课活动。刘鹏飞老师被区教育局推荐参加西安市首届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龚越老师荣获2023年“西安市教学能手”称号。三是加大教师培训资金投入。4月份,组织高三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赴衡水中学参加跟岗培训学习,5月份,组织管理干部赴长沙参加新高考综合改革培训学习,6月份,组织新高一教师赴南京参加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学习了先进的德育教育理念和班级管理方法,汲取了先进办学经验。3.实施新课标,以教研促课堂改革。贯彻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标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高中全面实行选课走班,开设生涯规划课,全力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改革。为构建高质量课堂,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立足我校教学实际,3月份开展了“第二梯队教师培养”暨“新课标、新课堂”教学评优活动,4月份开展了青年教师微课大赛,10月份开展了“高质量课堂”教师论坛,11月份开展了“第三梯队教师培养”暨“高质量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学校邀请了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王倩校长、区教研员、外区专家老师莅临指导,担任评委。课堂上教师们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寓教于乐,得到评委的高度赞誉,教学评优活动、微课大赛、教师论坛等活动充分激发了老师们不断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内在需求。4.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课后服务见成效。加大对学生纪律、规矩、行为规范教育,做实做细学生常规管理工作,班级管理进一步延伸到课堂。本年度手机智能安检门的投入使用,有效避免了学生沉迷网络,净化了学习环境,学生管理工作有了新突破。与此同时学校安排专人收集了学校干部、教师、家长意见,主动出击探寻服务资源。每周各教研组会定时开展集体教研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与学习方式,五育融合的课程选择,开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学科节、心理健康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创造施展才华、挖掘潜力的机会。推进课后服务体系,营造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学生做作业的效率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后运动时间、休息时间更充足了。5.通过“新优质学校”验收和“316督导”检查,打造高质量教育名校。学校认真研判自身优势和问题,制定了《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明确了“新优质学校”成长的目标、定位、策略和路径。并从硬件建设和质量提升两个方面,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各处室和教职工通力合作,积极迎检,助推新优质成长,2023年,学校被命名为“西安市新优质学校”,在第四轮“316工程”学校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中被定为“优秀”等级,学校办学层次得以提高。6.强基固本,守好校园安全“责任田”。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加强门卫规范管理与监督,建立了进出校园登记制度,对于来访者进行实名登记。定期检查教学楼、办公楼及公共场所中的消杀标准、时间、次数及日常记录;检查电器线路、装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隐患,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触电工作。坚持领导带班和舆情监看制度,完善预警机制。做好维稳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切实维护稳定和谐的大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中高考升学率不断攀升。学校多次召开了毕业年级教学专题会议,着重研究初三、高三教学工作。同时学校出台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奖励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中高考奖励制度,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活力。2023年高考文科一本上线率63.64%,在新城区普通高中名列前茅。中考上线率54.5%,超额完成区教育下达的指标任务。最高分676分,排名全区第3名。670分以上的3人,占比全区位于第1名,660分以上的6人,占比位于全区第2名,其中王子恒同学在2023年中考以优异成绩考取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荣获中国棒垒球传统学校殊荣,体育成绩捷报频传。学校已形成以棒垒球为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暑假以学校女垒为班底组成的西安队获得2023年陕西省青少年棒垒球锦标赛垒球第二名。 樊铭赫同学获得羽毛球项目U15组男子团体赛金牌,李亦冠澎同学获得1500米自由泳金牌。两位同学同获国家一级运动员殊荣。学校篮球队在省市比赛中表现突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9月份学校隆重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赛场上同学们不畏强手、奋勇争先,青春的激情与梦想尽情绽放赛场上,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除了奖牌和荣誉,更收获了“不服输、不放弃”的勇气和精神。3.多彩社团赋能,五育融合多元发展。学校实施教师“1+1”管理模式,即“教师专业学科+校本课程(社团活动、选修课)”,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激励和引导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成立棒垒球、美术、经典诵读、英语、科技制作、桥牌、非遗、尤克里里演奏等多个活动社团,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多元化的发展空间。在“第二十三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我校高中部有五位学生荣获国家奖,三位语文组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殊荣,佳绩取得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为增进海内外学生文化交流和民族认同感提供了很好的舞台。2023年,美术类考生77人,共计获取美术类专业课统考合格证77人次,过线率100%。一本上线72人,一本上线率93.5%。其中,杜筱妍、王玉玺、石淑艺、陈晓菲同学考取专业课260分以上的超高分,班级专业课平均分更是达到243分的超高水平,在陕西省名列前茅。4.环境提升改造,优化办学条件。本年度在市区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建设“人文校园”为目标,强调精神塑造,丰富文化内涵,营造静雅学习环境,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硬件提升。从实验楼内部装修改造,学校路面硬化,操场主席台改造,学校大门口的改造,到学校空调更换等,对学校教学设施进行整体改造和提升,使学校整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美化绿化、教师办公条件、特色文化和特色部室打造、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善,为师生提供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学习生活环境。三、存在问题1.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知名度与高品质教育水平的要求、一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学校初中生源质量不高水平参差不齐,落实三年提升计划,如何促使“临界生、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完善课堂、扩大规模提升质量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需要我们从软硬件、从管理和教师多个方面努力。2、教师队伍老龄化,新鲜血液输入少,部分在编在岗教师身体欠佳,个别教师工作中存在拈轻怕重现象,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如何更加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有效利用增量绩效分配方案奖惩杠杆作用,有待完善和创新。四、改进措施:1.加强师德建设,建高素质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思想修养的前提下,牢固树立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自觉更新知识结构,加大师培力度,提高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2.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稳步推进“双减”,以初高三毕业年级为抓手,狠抓教学质量提升。3.立德树人,德育活动多样化,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我们将继续笃定信心,稳中求进,以昂扬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实现学校工作的全面跃升。继续以坚持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优化教育环境,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我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基层党建动态化培养、制度化管理、常态化工作为出发点,紧抓师德师风建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推进高效课堂工作,规范办学行为,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进新城教育高品质均衡发展。以更坚定的工作态度、更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