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西安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0 10:39
单位名称 西安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退役军人提供相关服务和保障。协助退役军人事务局做好相关服务和保障;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和政策咨询;承办自主就业退役军人招聘会、推介会,搭建就业创业、困难退役军人军属帮扶援助平台等工作;其他相关业务工作。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红旗东路888号
法定代表人 荆蓝凤
开办资金 13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16.33万元 657.62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及时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要求,就我单位业务开展、取得社会效益、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作以汇报: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党组织建设今年以来,严格按程序开展支部换届选举,明确支委分工、重新划分三个党小组。扎实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制定学习计划,全年开展支部专题理论学习19次、支部书记讲党课2次、班子成员讲专题党课1次。开展支部标准化建设,争取专项资金规范打造活动阵地,深化创建“老兵口述历史”党建品牌案例,开展全民读书月、红色观影、“七一”重温入党誓词、西安记忆展馆参观学习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10余次,中心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授牌命名为“五星级”党支部。(二)党风廉政建设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举办了主题教育读书班,认真开展研讨交流,深入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4篇。以问题为导向检视查摆工作短板和不足,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并开展专项整改,实现了问题全销号。强化教育引导,充分利用各类会议、微信工作群、宣传专栏,积极宣传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廉政风险排查、第六个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依岗承诺转作风”等活动。抓住春节、五一、中秋等重大节日,开展节前廉政教育,进行廉洁提醒,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和队伍建设以“强能力、转作风、抓落实”为抓手,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举办了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运用“中国干部网络学院”扎实开展网络学习培训,依托“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全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从思想政治、业务技能、综合素养等多方面,打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树立“靠实干实绩说话”的鲜明导向,向局机关推荐使用处级干部1名、选聘配备副科级干部1名,不断促进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合理。二、取得社会效益1.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把团结引领广大退役军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有效发挥基层服务站重要基础作用,建立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情况跟踪台账,并协助开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及先进典型挖掘宣传等工作。充分发挥功臣模范引领作用,持续实施“老兵口述历史”项目,项目系列视频被部、省、市各大媒体平台发布,开展老兵红色宣讲、项目成品赠送以及专栏课程开发等工作。开展国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成立了文化艺术特色志愿服务队,结合双拥80周年纪念编排红色清唱剧《江姐》以及其他文艺节目,开展了8场专场演出。2.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深化高质量创建,统筹推进“百千万”工程,调研督导全市高质量创建工作,全市268个服务中心(站)被评为省级标杆站,创建了1365个示范站,占全市的49.6%。落实省级高校创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要求,建成西安交通大学、西安航空学院等11所大学退役军人服务站。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举办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3.信息化建设工作。筹划构建“一厅、一库、一平台、两个端”信息化服务体系,强力推进精准信息采集,现已完善录入31万余人,完成率81.35%。开发建设“古都退役军人”微信小程序,签约8家远程服务机构,吸纳近百名专家入驻远程服务平台,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医疗、心理等远程服务,提供17项53个“掌上”智慧化综合服务功能。举办小程序上线启动仪式,被中、省、市媒体广泛报道,现累计用户数达万人。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对软硬件设施设备进行了安全防护检测。4.优待服务工作。开展光荣牌悬挂和建档立卡工作,与西安警备区联动建立新入伍军人家庭光荣牌悬挂联动机制,共悬挂光荣牌5804块、审核建档立卡数据34293条。开展常态化联系走访退役军人工作,共走访慰问退役军人22.8万人次,投入资金1177万余元,帮扶34443人次。推进健康服务工作,开通了8条公益心理咨询热线,为10家退役军人健康服务示范单位进行授牌。精心组织返乡欢迎活动,制定方案、印制返乡指南,举办年度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返乡欢迎仪式暨岗位推介活动。面向社会征集、印制、发放春联5.75万套、年画34.25万份。配合局双拥处举办军地青年联谊活动,办理拥军卡2386张。5.就业培训工作。承办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成果展交会,得到了部省认可和各地代表好评。开展全市退役军人就业政策知晓情况专项调查,累计收回有效问卷3387份。常态化做好企业招聘信息审核和岗位发布工作,累计发布招聘企业50家、岗位1477个。先后赴比亚迪等优质企业,主动送政策开发岗位。联合职介中心举办2023年退役军人专场网络招聘会,221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岗位13348个,吸引9897人次入场求职。举办2023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市级适应性培训班。完成了2023年505名、2022年285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有关信息初、复审工作,共核算实际参训经费255.2万元。配合局就业处对全市18家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承训单位进行了绩效评估,举办了1场省级、2场市级退役军人及未就业随军家属就业服务季专场招聘系列活动。配合局移交安置处完成市级567名转业安置士官档案复审和接收报到工作。6.接待服务工作。做好日常接待服务及网上信访系统信件办理工作,共接待退役军人及群众373批次512人次,所诉问题均已按程序处理完毕。受理办结全市第四批、第五批重复访治理信访件11件,全国退役军人信访信息系统受理信访件913件,陕西信访信息系统共受理信访件184件,办结率100%。13712平台共受理信访件60件,均已完成市级流转。7.社会化服务工作。不断扩充崇军载体,指导区(县)成立崇军组织,吸纳崇军企业352家,涉及门店377个。发动医疗行业崇军单位,开展崇军医疗健康月活动,在13个社区服务2700余人。指导成立了西安市爱国拥军促进分会,打造崇军拥军新力量。8.志愿服务工作。实现了全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信息化管理,300余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全年共组织各类活动44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8168小时。高考期间,西安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联合滴滴西安分公司开展“爱心送考志愿行”活动,百余名网约车驾驶员参与。在长安区成立全市首个“退役大学生士兵社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退役大学生士兵分队荣获第六届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金奖。全市5个区分队入选退役军人事务部全国一千支“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名单。9.信息宣传工作。以“拥军有我——我为退役军人做实事”为主题,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八十周年专题宣传评比活动。中心全年累计收集工作信息4000余条,编发周报45期,月报11期,专报6期。聚焦重点工作,开展“老兵口述历史”、崇军医疗健康月、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六进”爱国主义宣讲、小程序平台上线、《退役军人保障法》宣讲员评选等专项宣传活动35余次,各类稿件被部省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官网(官微)、西安发布、起点新闻等网络媒体采编180余条。三、存在问题及原因今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一是班子带队伍能力还需要加强,尤其是对中层以上干部带队伍能力的培养还不够;二是对工作经验做法的总结提炼不够,宣传力度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领导层普遍较年轻,在业务上敢想、敢干、有冲劲儿,但管理经验相对不足。中心在拓展业务谋求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静下心来复盘、总结、宣传工作不够。四、下一步计划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抓核心、抓规范、抓能力”的工作思路,从思想政治引领、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社会化服务、志愿服务、接待服务、就业培训、优待服务、干部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入手,深入研究把握工作规律、系统总结提炼工作做法,一是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对外交流、专项培训等方式,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管理能力;二是与部、省、市官方平台和主流媒体建立工作渠道,全面提升宣传推广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四强”党支部和“五星级”党支部被市财政局评选为2021年度部门决算工作先进单位被西安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评为事业单位法人年报评估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