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图书馆(延安中山图书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存借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收集、整理、保存、保护文献信息资源;提供文献保存借阅图书资料,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借阅及咨询服务;开展讲座、展览、培训等活动。 | |
住所 |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6号楼A段3楼301室 | |
法定代表人 | 薛景春 | |
开办资金 | 5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12万元 | 82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图书馆.公益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完善设施建设,硬件保障能力再上台阶。按照“1369”空间功能布局,市图书馆加大力度推动4个功能区正常开放,读者公共服务区域条件再优化。一是数字体验区、主题展览区、黄土文献馆和培元书屋正式开放。数字体验区配备读者用机50台,可免费浏览图书、期刊、讲座、绘本等海量数字资源。主题展览区面积720㎡,与社会团体联合举办摄影、绘画、书法等各类主题展览,可满足上百人同时参观展览。黄土文献馆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主要分为地方志、黄土文创、家谱问亲、红色文献和作家天地五个区域,是了解和研究本地人文风情的重要地方文献库。培元书屋由国务院参事、著名作家忽培元捐赠个人作品及珍藏文集而建成,藏书3000余册,是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经典、弘扬正气,陶冶情操、走进崇高的重要平台。二是维修维护读者公共区域设施设备。为了给进馆读者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市图书馆多次与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协调联系,对数字体验区、黄土文献馆等区域的照明用电设施进行维修,更换修整全馆洗手间地板,检查修理消防通道和办公区,处理青少年阅览区房屋漏水问题,等等,确保读者能够无障碍使用各类设施。(二)关注群众需求,读者阅读活动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市图书馆继续强化“阅读延安”引领示范作用,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243场次,服务248332人次。一是举办2023年“阅兔幸福年”春节文化惠民活动。包括馆长送福、全民阅读、“喜迎新春缤纷阅读”、元宵节送福4个主题,汉字竞猜、经典诵读、成语接龙、红色延安、好书推荐等共计13项活动,为读者赠送图书460册、玩偶300个,参与人次过万。二是开展“4.23”世界读书日和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在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直机关工委等8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与市盲人协会、市新区第一小学、延安博文中学等单位联合举办“阅享新时代阅读延安”系列阅读主题活动,开展“秀出我风采携手向未来”视障读者才艺展、第三届“延安娃娃”原创绘本征集活动等活动10余项。三是欢庆“6.1”国际儿童节。为进一步激发少儿阅读兴趣,宝塔区燕沟小学400余名师生及家长在图书馆开展了“花开六月快乐起航”庆六一活动,孩子们用朗诵、相声、舞蹈等多种形式展现了新时代的少年儿童风貌,并在图书馆中感受浓厚的书香氛围。四是举办“9.28”第十一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延安分会场系列活动。采取将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主题活动和自主策划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本馆官网、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平台联动开展本次主题活动,包括启动仪式、成立延安市陶行知研究会、推荐“石渠书榜”主题书目等11项形式多样的内容,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三秦最美领读人”等音视频征集活动,在全市掀起阅读热潮。五是常态化开展新书推荐。新书推荐坚持以内容新颖,形式新颖,内容积极向上,时代气息强的新书为原则,定期推出新书、好书。如:百名馆长荐书视频、线上,线下“文津图书奖”作品展等新书推荐活动,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六是举办公益讲座培训展览。举办中山书院大讲堂、“延安娃娃”亲子阅读小课堂等讲座19次,服务20238人次,开展花艺培训、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等培训26次,服务4578人次,开办“阅读延安”地方文献展览,第十八届文津图书获奖作品展等展览14次,服务10722人次,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三)关爱视障群体,扶残助残氛围更加浓厚。在省、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市图书馆加强视障人群服务保障能力,服务设施、活动质量均得到质的提升。一是视障设施设备保障有力。视障阅览室面积105平方米,配备盲文图书687册、有声读物350张、读屏软件5套、有声读物播放机5台等各种无障碍阅读设备,配套专用洗手间,安装防摔扶手、防滑坡道等辅助设施。二是举办大型视障读者演讲比赛。4月,中国残联宣传文化部指导,中国盲人协会、中国盲文出版社、陕西省图书馆在市图书馆联合主办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视障读者演讲比赛决赛,来自全国36名视障读者参赛,邀请数名知名朗诵艺术家、著名节目主持人、导演等现场指导,15名视障读者凭借出色表现获奖。三是开展视障读者专场活动。在“4.23”世界读书日和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来临之际,在市文旅局等上级单位的支持下,联合市残疾人联合会、市盲人协会等单位举办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主题活动、“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共创幸福美好生活”主题宣传活动,向市盲人协会捐赠盲人智能听说机60台,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关爱残疾人意识。(四)深化服务供给,基础业务能力显著提升。市图书馆聚焦读者关切,不断提升基本服务质量。截至12月底,馆内流通41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12万册次,读者证共计14760张,创历史新高。一是阅读资源建设稳步推进。采购纸质图书2746种8236册,全部完成分编且上架;加工编目盲文图书625册;接受馆外捐赠书籍500余册,发放收藏证书59个;微信上线“超星阅读”小程序、“你读书我买单”服务,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电子书、有声读物、学术讲座等丰富的电子阅读资源。二是馆外服务范围进一步延伸。建成宝塔区宝塔山街道办事处杨家岭社区等5个新型阅读空间;为直属分馆、城市书房、流动图书点等配置图书3390册;为福州希望小学捐赠图书150册;为圣地河谷金延安直属分馆、上城3号流动书屋编目加工图书16070册。目前馆外服务点达到78个,其中流动书屋36个、新型阅读空间35个、分馆5个。三是网络系统保障维护更加有力。对全馆无线网络进行实名认证上网改造;将原有200M光纤提升至300M;修改更新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更新安全设备特征库,部署安全管理系统服务器端,对进入火绒终端安全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定期进行杀毒等。(五)发挥领头作用,全市业务工作再上台阶。以总分馆为载体,市图书馆统筹各县级图书馆业务工作,加强指导培训,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变化、新进展。一是召开全市公共图书馆工作部署会议。主持召开“2023年全市公共图书馆馆长座谈会”“文旅融合引导下延安市公共图书馆服务高质量提升培训班暨2023年延安中山图书馆学会年会”,安排全年工作、进行经验交流、开展教育培训等,为全市公共图书馆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二是修订发布业务规范。修订发布《延安市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安全运行管理制度(试行)》等业务规范3项,并举办两期延安市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技术远程视频培训会,对全市图书馆管理系统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改进。三是做好各馆业务数据收集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对全市公共图书馆就2022年全省公共图书馆数据、全年数字化服务情况、节假日服务人次情况等20余项资料进行统计,及时掌握县馆动态,为上级单位了解基层动态、指导各县馆工作提供了现实依据。四是多次组织外出学习。组织县馆到浙江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嘉兴市图书馆等地学习智慧化图书馆运营、管理服务先进经验、阅读推广经验做法等,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等全国性会议、活动,汲取发展智慧,助力全市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二、取得的成效一年来,延安市图书馆对照年初工作要点,聚焦主责主业,扎实推进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荣获“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组织单位”等集体荣誉12项,个人荣誉10项。2023年11月,市图书馆在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评为“一级馆”。三、存在问题2023年,市图书馆在评估定级、设施建设、业务指导方面取得了一些亮点成绩,但同时还应清醒认识到,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红色图书馆、馆史教育基地等地还没有配套建设;二是人员编制短缺导致的运转压力依然明显;三是专业人才缺乏制约服务品质和服务效能提升;四是全民阅读活动的影响力不够广泛;五是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滞后。四、整改措施针对上述存在问题,2024年,延安市图书馆将采取积极措施,努力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加快剩余功能区布展,多渠道补充青年人才,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创新阅读推广活动内容和宣传方式,加快现代化图书馆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延安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基本定位,以打造红色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共享图书馆、生态图书馆为目标,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全力推进“红色阅读新延安”建设,在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上争做全省示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12月,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地市级“一级图书馆”。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