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城市建设工程招投标提供管理和服务。房屋和市政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受住建局委托:房屋及市政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行政执法等。 | |
住所 |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南区东楼2楼 | |
法定代表人 | 贺凡 | |
开办资金 | 6.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09万元 | -0.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在市住建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全市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围绕“三个年”活动要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招标办业务工作报告如下: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市考指标圆满完成1.房建市政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实现全流程网上运行。网上发布招标公告、制作招标文件,投标人(潜在投标人)使用CA电子锁网上确认、制作并上传投标文件,抽取评标专家、进行开、评标,网上公示评标结果并形成评标报告。2023年市直房建市政工程项目66项招投标实现全流程网上运行,交易额112103.15万元,其中施工42项、监理12项,勘察4项,设计8项。2.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网上抽取异地评标专家,远程视频进行开、评标,实现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区域隔离,减少评标环节中人为、人情因素的干扰,实现了专家资源共享。2023年全市房建、市政项目远程异地评标37项,其中:市直12项,县(市、区)25项。(二)完成市直房建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备案2023年共办理市直房建市政项目招标备案62项,中标备案63项,备案率100%。(三)认真履行招投标监管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一是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对招标代理企业执业行为进行检查,按40%的比例抽查招标代理企业52家。对存在问题的21家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全市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规避行业监管的2家公司通报批评,并在陕西省建筑市场监管诚信一体化平台记不良一次。二是按照市发改委等八部门《关于印发延安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开展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排查2023年1月1日至8月31日全市房建市政招标项目234个,经排查,未发现问题。三是落实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建筑工程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按照住建局安排,抽调32人次,历时一周,对全市68个(市直31个项目、县区37个项目)在建项目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抽查。查出涉嫌未招先建项目1个,涉嫌违法分包转包项目7个,下发执法建议书7份,按照项目建设属地管理原则,交由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理,责令限期整改,截止11月底,县(市、区)均上报了处理结果。对市直中标备案人员与现场管理人员不一致的5个项目下发整改通知书5份,通报批评,在陕西一体化平台记不良1次。四是调查处理延纪〔2023〕2号、延市审移〔2022〕16号、延市审移〔2022〕23号中反映的问题,约谈3家企业、12家代理企业相关责任人,暂停王某等四名评标专家3个月评标资格,暂停呼某等五名专家1年评标资格,并通报批评;对延旅集团黄陵投资有限公司实施的违规邀请招标项目,处罚金5万元整,已上传双公示网;对延安市革命纪念管理局实施的2个未招先建项目,处罚金12.97万元,已上传双公示网。五是调查、答复了12345省级平台转交投诉,及时回应企业群众诉求,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六是持续开展评标专家及招标代理人员“一标一评”动态考核,共收到专家考核表304份、招标代理企业服务质量评价表104份。对动态考核不合格的5名专家取消评标专家的资格,不再接受入库申请的处罚,并通过专家管理平台予以公告。七是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按照陕西省住房和城设厅关于开展全省招标代理信用信息管理工作安排,召开延安招标代理信用信息管理工作培训推进会,并于7月份开展招标代理信用信息采集工作,截止11月信息采集工作已完成,不断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八是开展陕西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库延安分库评标专家动态考核结果应用与续聘工作,对续聘专家提供的个人相关信息及动态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将考核不合格的80余名专家清除专家库,审核合格的422名专家进行继聘并上报省住建厅,更好落实评标专家聘期管理制度,健全完善评标专家退出机制。二、社会经济效益1.破除招标备案监管思维定式、工作惯性,建立工程招标承诺制。开展标前现场堪察,严禁招标人先开工建设后履行招投标程序,违法发包。招标前,由招标人填写《延安市建设工程项目招标备案承诺书》,2023年9月至今承诺16个项目,夯实招标人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2.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减少招投标层级和环节。建设单位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在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或项目核准批复或者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确认的基础上,工程设计、施工打包一次完成招标,招标用时从分开招标的66天缩短至一次招标的33天。3.采用电子保函的形式代替投标保证金,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推行信用承诺担保代替投标保证金,拓展“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有效释放社会流动资金,为投标企业减少资金周转。4.完成招投标资料整理归档工作。招投标资料是招投标活动全部操作过程的真实记载和招投标行为合法性的书面证据资料,我办始终把该项工作做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2023年整理档案3000余卷三、存在的问题1.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投标文件、资格审查、评标过程等资料未推送至行政监督部门,导致招投标全过程资料仍然以纸质招标的模式存档,占用空间、储存量大、不易查询。2.招投标标后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违法分包、转包依然存在。3.招标代理企业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编制招标文件不认真,给招投标双方后期审计结算带来隐患。4.评标专家对招投标法律法规认知度不够,评标能力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1、持续开展电子化招投标,进一步完善平台系统功能。2.认真履行招投标监管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3.持续开展评标专家、代理人员“一标一评”动态考核,促进专家更好履职,提高代理人员代理能力。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开展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积极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接,将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过程形成电子文档。2.继续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试行“评定分离”,改进招投标评审机制和交易机制。充分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规范招投标市场,防范廉政风险,杜绝围串标、量体裁衣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建筑市场良性发展。3.持续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打击违法违法行为。4.采取“双随机一公开”开展招标代理企业执业行为检查,规范企业执业行为。5.加强队伍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践行廉洁自律规范,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3月被中共延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授予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