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国家统计局布置的各项常规性统计调查;组织实施统计快速反应制度;组织开展经济社会重大问题专项调查;公布有关统计材料。 | |
住所 | 榆林市政府大楼9层 | |
法定代表人 | 黄剑林 | |
开办资金 | 193.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9.06万元 | 165.8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全面落实陕西调查总队党组关于统计调查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抓党建为引领,转作风为抓手,强管理为保障,提质量为目标,推动榆林统计调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多措并举抓实城乡居民收支调查圆满完成全市住户收支调查大样本轮换工作;完成全市12个县(市、区)1500户城乡居民收支调查数据的收集、审核、汇总、评估和上报工作,按季度评估发布各县(市、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市、县党委政府制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提供依据。2023年,面对国家对收支调查提出的新要求,南部县区农村居民记账困难、漏记较多等挑战,我队积极转变思路,重新修订完善《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制度》《住户调查记账户管理制度》等10余项住户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调查流程,明确各层级职责,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坚持按周汇总通报各地记账情况,按月审核把关调查数据,按季做好数据评估发布准备工作。全面推广使用电子记账和“e调查”,提高调查效率,榆林辖区住户调查样本电子记账率、E调查使用率位于全省前列。2023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2817元、18335元,分别增长6.1%、8.1%,增速分列全省第一和第七。(二)扎实开展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调查顺利完成全市12个县(市、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的审核、汇总、评估、上报、发布工作,2023年全市实现粮食产量253.9万吨,增产位居全省第一。完成全市110个调查村粮食播种面积遥感测量和52个调查村秋粮实割实测调查工作。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调查采取全面报表和遥感测量调查相结合的制度进行统计,8月份开展全年播种面积调查,10月份开展产量调查,12月底评估发布各县(市、区)年度粮食数据,为测算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深入开展粮食面积产量专题调研,积极撰写统计信息和分析报告,形成《榆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问题与优化措施》《榆林市着力推进旱作节水农业,实现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榆林市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实证分析》等多篇专题调研报告,及时反映农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形势。(三)持续做好居民消费价格调查按月完成榆林城区204个调查网点1024种规格品的居民消费价格调查任务,为核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提供科学依据。制定CPI调查基础工作管理制度、数据质量评估制度,为采准采实各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提供制度保障。每月逢五逢十日,按照定人、定点、定时原则,到超市、农贸市场、商场、门市采集价格,及时登记《主要食品类价格台账》《租赁房房租价格调查台账》《网络交易采集价格台账》等。日常审核中,仔细核对群众比较敏感的食品、燃料、医药、服务消费等价格,对异常波动数据进行重点核查。做好辅调员培训管理,严格落实月度抽查制度,不断夯实数据基础。快速开展“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等专项调研,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和行业形势,《上半年榆林城区食品价格温和上涨》《榆林城区2023年前三季度物价运行平稳》等分析报告被陕西调查总队内部网站采用。(四)高质量完成全市劳动力调查完成全市1088户城乡居民家庭劳动力调查数据的审核、评估、上报工作,为核算调查失业率提供依据。按照《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方案》要求,每月调查一次,并按月轮换50%的旧样本,调查员手持PAD上门面访,逐户、逐人、逐项询问劳动力就业、失业信息,认真核对,现场审核,如实登记,由县、市逐级完成数据验收后上报。修订完善《劳动力调查工作管理制度》《劳动力调查员聘用及管理办法》,明确市对县、县对点管理要求,为强化组织领导提供强有力抓手。用好全市劳动力调查业务培训会议、工作交流群等平台,及时传达国家局、总队关于劳动力调查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总结反馈工作中存在的新动向、新问题,持续提升各级业务人员综合素质。做好督导陪访、重点回访,根据数据审核情况,先后对辖区11个县区的劳动力调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全年共入户陪访20个社区119户,电话回访320户。深入挖掘劳动力就业过程中的新动向、新特点、新问题,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调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状况调研》等调研信息,充分发挥民生状况“晴雨表”、社会公众“信息窗”的重要作用。二、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是坚决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印发《统计造假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向地方政府领导汇报“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各项部署和要求,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反复研学中央《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4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轮基础工作自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台账》制度。领导班子带队深入县区和点户开展基层基础工作检查12次。引入纪检监督机制,推动党组纪检组全年检查各专业数据采集、审核、汇总、上报、评估等环节工作39次。动员2名优秀干部参加并顺利通过执法考试,开展辖区统计执法业务培训1次,组织完成统计执法检查50户次,其中“双随机”抽查企业3家,源头数据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二是扎实完成各项统计调查任务。严格执行国家调查方法制度,全力以赴完成农业农村、居民收支、价格和劳动力等20多项常规调查任务,认真组织做好各专业统计数据的采集、汇总、评估、反馈和发布解读工作。积极参与配合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积极争取地方调查经费,协调市统计局、农业局等部门,顺利完成全市77616户(场)主要畜禽监测样本调查轮换摸底任务,全市主要畜禽调查样本由351户扩增至857户,扩增2.4倍,丰满足量的样本量更能准确反映榆林畜牧业发展状况,更能保证数据质量。三是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四是突出做好统计调查数据服务工作。将分析、信息写作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和补短板工作,主要负责人亲自抓,领导班子带头写,带动全体齐发力。领导班子根据情况随时与干部职工进行谈话,指导督促写作。截至11月底,全队共撰写分析报告51篇,总队内网采用34篇,国家局内网采用6篇,省委政研室内部刊物《调研与决策》采用1篇;撰写经济信息58篇,总队内网采用21篇,国家局内网采用1篇;撰写政务类信息151篇,总队内网采用60篇,国家局内网采用9篇。在榆林“榆林调查”微信公众号共发送推文81篇,“榆林调查”影响力显著提高。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参加“全国建模大赛”选拔赛、“全国建模大赛”,参赛作品荣获“全国建模大赛”选拔赛一等奖,“全国建模大赛”三等奖好成绩,统计调查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三、目前存在的问题2023年,我队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统计调查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存在调查人员不足、调研不够深入、数据分析能力较弱等问题。四、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队将在总队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适应新常态,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严格调查制度,全力完成各项调查业务。加强调研分析,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加大普法执法力度,营造良好调查环境。努力把榆林调查队的工作推向新的台阶。五、下一年工作计划2023年,我队计划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做好人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增强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抓紧党员干部的理论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促进综合能力快速提升。一是在2023年下半年“抓科长,科长抓”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抓科长,科长抓”工作,从此一抓到底,直到符合要求。让科长本身的能力和科长中层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要求分管领导要加强平时对科长的沟通交流、工作指导,提高科长理论和业务水平,培养科长管人管事、业务指导、基层一线开展工作的能力,发挥既干事又领导的作用。二是抓好“科室例会制度”执行。每周召开科室例会,总结安排近期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学习和讨论,督促科室人员加快工作进度,提升工作质量。三是修订完善《科室岗位责任实施细则》,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合理分配科室每一项业务工作到人,着力解决责任不清、分工不明、分配不均等问题,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四是加强人员基层锻炼。做到该下乡下乡、该检查检查、该入户入户。同时增加调查业务科室人员下乡入户锻炼的机会,尽量做到人人对单位各科室工作性质和特点了解掌握。五是加强科级以下干部的对外沟通协调能力的锻炼。增加科长和普通人员的对外、参会、办事、协调、业务培训等工作的安排,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等。六是继续开展“我的专业我来讲”活动。让人人来讲解自己的专业,让大家了解掌握每个人的专业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倒逼每个人成为行家里手、专业高手。3.始终做实基层工作,抓牢数据质量。一是要规范开展各项业务调查工作。二是强化市队的业务管理和指导、监督职能。三是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基础工作检查。四是认真做好培训工作。五是高水平做好数据的评估与解读。4.狠抓分析信息撰写,补齐短板弱项。近年来,榆林调查队最明显的短板就是分析信息写作的数量和质量与全省主流水平有一定差距。这与“大榆林”“强团队”的形象和称呼不相符,因此榆林队想在较短时期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领导班子带头写。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在队领导班子带领下,全队上下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写作、提高、出效”的热潮,全队写作数量、质量快速攀升,24年队领导班子将持续发挥好带头作用,带领干部职工多思、多写、多服务。二是挖掘和发挥擅长写作人员的牵引作用。根据党员干部本人的积累和特长,进行重点思想工作和引导,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写一些质量较高的分析信息,发挥示范作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榆林市委、市政府授予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