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协调服务中心

榆林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协调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9 15:13
单位名称 榆林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协调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立足高端能源化工、统筹协调产业布局、服务榆林经济发展。监测分析国内外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态势,研究提出榆林市能源化工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的意见建议,协调指导各方加快推进榆林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青山东路1号市政府1号楼
法定代表人 杭磊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11万元 13.02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协调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中心立足“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主题,统筹推进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和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等能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态势分析,重大项目研判论证、规划布局、资源配置、服务保障等工作,以及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安排的其他工作,有力有序推动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高质量发展。一、主要工作内容(一)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成果丰硕。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于2023年10月18日批复同意创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示范区创建工作步入新篇章。一是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全面投入运营。布局了能源革命科技专项基金(联合基金类、中试类、示范类三类)和人工智能科技专项基金,其中联合基金类、中试类及示范类项目24项,总经费10170万元;设立人工智能科技专项基金,支持人工智能专项9项,立项3000万元。面容量世界领先的100kWh级的锌溴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成功并网运行,国内规模最大的2兆瓦级PEM电解制氢能力建成,理化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燃料标准要求的煤基某专用燃料样品投产,异丙醇和氨反应制产物可调异丙基胺催化剂及技术成功开车并通过连续运行性能考察,全国首例PV/T太阳能热泵供热样板工程项目落地。获批能源陕西实验室、能源清洁利用技术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中科秦创原上郡能源实验室、榆林市催化材料与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榆林市数智催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持续推进国家化工减碳中心(陕西)和国家CO2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创新中心。累计招录博士6人、硕士33人、本科37人(榆林籍56人),引进陈忠伟、唐军旺两个外籍院士团队,吸引全国30个科研团队近300名科研人员在榆搭建科研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成功举办了能源化学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陕西省青年科学家大会、榆林市第五届榆溪学者论坛分论坛暨“双碳”前沿技术论坛、技术沙龙等多个高端学术论坛及技术交流会议。二是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建设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基地标准化厂房及公辅配套设施主体基本完成。总投资15.69亿元的6个中试项目和3个产业化项目有序推进,其中千吨级乙醇制乙烯项目装置全部建成,1000吨/年煤基乙醇和苯制乙苯中试项目正在采购设备,氯丙烯双氧水制备环氧氯丙烷技术开发、先进纳米分子筛催化剂等中试项目和5万吨/年异丙醇-1万吨/年异丙基胺联产、2000吨/年废树脂催化剂制高性能吸附材料等产业化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三是榆林科教融合基地稳步运行。2023年招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5名、本科生109名,5名硕士研究生进入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团队进行培养,举行6次“名师讲堂”活动,举办分析测试培训班活动,获批陕西科普教育基地。同时,正在积极筹备“民营企业家走进榆林创新院”活动,打造榆林中小学科普基地。(二)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按照现代煤化工产业“12363”发展思路,聚焦“4+8+N”重点项目支撑体系,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端能化产业集群。一是全力协调办理重大项目前期手续。更新了新建能化项目审批流程图,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通过“跑省进京”、现场调研、例会推进等方式,全力破解项目引进和落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推动在建项目早投产、前期项目早开工。二是坚持“一周一报告”工作制度。认真落实能化产业发展态势、重大项目进展周报告制度,实时监测分析国内外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态势、跟踪协调重大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累计向市政府、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指挥部相关领导报送能化产业发展态势周报43期、重大项目进展情况34期。(三)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和调查研究工作。完成了《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规划》编制;印发了《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招商路线和策略》《榆林市能源化工产业碳减排及节能路径研究》,为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招什么产业、技术从哪里来、招哪些环节的企业、到哪去招企业”,以及研究探索符合榆林产业发展需求的、较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的碳减排及节能路径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提供参考建议。组织市级有关部门、各有关园区赴上海化工园区调研安环体系建设情况,形成了调研报告并呈送市政府相关领导同志;参与了赴内蒙古调研煤炭矿业权出让等工作。二、取得主要效益2023年累计参与保障中省有关单位来榆调研活动15次,以及省委巡审联动、煤博会、陕西省央企进陕、丝博会、产业推介会等大型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参与接待中省有关单位来榆调研活动15次,积极参与煤博会、陕西省央企进陕、丝博会、产业推介会等大型活动的布展、推介。完成市政府领导安排的10余次出差任务。报送政务信息118条。2023年度我中心现场调度项目20余次,召开例会10次,协调取得手续100余项。2023年度调度在建和三年内拟建重大能化项目44个,总投资6928.1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4个、已建成项目3个,三年内拟建项目27个。2023年1-12月,总投资648.9亿元的14个在建重大能化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4.4亿元,总投资146.7亿元的陕煤1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热解启动工程、榆能杨伙盘电厂、榆能4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建成投产,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延长50万吨/年甲醇制乙醇项目、北元募投、陕煤50万吨/年DMC和400万吨/年CCS示范项目40万吨先导试验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在推进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依靠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专家讲师、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等,聚焦我市急需的碳中和、氢能、储能、兰炭、煤焦油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示范,2023年共立项总额3000万元的人工智能专项9项,获批榆林市催化材料与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榆林市数智催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总体上我中心按照年初预定目标各项目基本圆满完成了年度任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为榆林市重大能化项目建设和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抓学习力度不够。当前高端能源化工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是双碳目标下全市着力破题的重点产业,也是双循环背景下全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中省层面相关政策出台较为密集且专业型强,部分同志对新政策出台的敏锐性不强,新政策学习不及时,导致在项目保障过程中缺乏准确的政策引领。(二)主动服务意识不足。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中心本着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主动服务项目业主、主动解决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绝大部分项目业主的肯定,但是在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背景下,主动服务项目的意识还存在一定差距。四、整改措施我中心坚决贯彻落实市政府机关党组各项安排部署,持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建设榆林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目标,认真抓好煤化工产业“三化”发展、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重大能化项目协调调度、能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等重点工作,在学深悟透、狠抓落实、服务保障上下功夫求实效,努力推动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一是建立健全日常学习和管理制度,强化我中心高端能源化工相关政策学习和解读能力,更好的服务于项目单位。二是全面提升党性修养,尽心尽力、积极主动为项目落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三是加强与各工作部门的联系,确保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全面准确,加快各单位的协作能力,保障项目手续办理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五、下一年度计划(一)加快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科技攻关有序开展、成果转化;加快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中试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国科大能源学院榆林科教融合基地人才培养作用愈加凸显。(二)推动规划落地见效。组织各有关县(市)区、市直部门和产业园区落实《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规划》等成果,将规划成果运用到招商引资、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入园评估、要素配置等各个方面,加快推动规划落实落细。(三)狠抓重大能化项目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集中精力破解能评、环评、土地、水资源等突出难题,推动“4+5+N”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建成投产陕煤50万吨DMC一期等项目;加快神木神信煤炭分质高效转化及BDO下游精深加工循环经济一期、中煤二期、延长甲醇醋酸深加工、佰嘉瑞精120万吨甲醛及其下游一期、北元募投、清水银泉三聚氰胺一期、中化学5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陕煤二期、未来能源50万吨/年高温费托制化学品、国能20万吨/年聚乙醇酸、陕煤50万吨DMC二期、榆能100万吨高端化学品新材料、清水银泉三聚氰胺二期等项目;加快国能煤炭综合利用、延长煤制清洁燃料、榆能50万吨环氧树脂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四)组织开展系列活动。积极参与榆林煤博会、丝博会等展会组织筹备工作,做好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宣传、推介等。组织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及园区管委会到国内一流的能源化工园区、企业调研学习,做好展会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工作。与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开展技术沙龙活动和民营企业进榆林创新院活动,加快民营企业转型发展。按照市政府安排,做好拟省级观摩重点项目月度例会等相关工作。(五)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全面落实能化项目入园研判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积极参与“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联审、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动态调整等工作,坚持把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建立能化产业发展态势、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周报告制度,及时向市政府相关领导报送重大项目进展情况,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关注碳达峰碳中和及能耗有关政策动向,实时掌握政策变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