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气象服务中心

榆林市气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9 15:12
单位名称 榆林市气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公共和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融媒体服务;互联网+等专业气象服务;气象信息咨询及技术服务;气候可行性论证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工程项目建设服务。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肤施路47号
法定代表人 马锋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
举办单位 榆林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万元 4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气象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市气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工作1.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意识与责任意识。根据市气象局政治理论学习安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和省、市气象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榆林市气象服务中心开展公共和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等业务范围及市气象局指定气象服务中心开展的部门行业服务、重大活动保障服务、气象新媒体运营、公众服务等工作任务,强化重大天气、灾害天气服务部署安排,多次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学习省、市气象局有关业务规定和工作要求,压实工作责任。通过学习,提高职工思想认识和安全责任意识,为年度工作开展奠定扎实基础。2.围绕薄弱环节有序推动工作效能业务质量提升。聚焦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关键环节,围绕解决气象服务的基础性、普遍性问题和“质量提升年”行动方案,建立任务清单,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制定《榆林城市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一行一策-交通气象服务方案》及气象服务台账,完善业务流程和工作制度,有计划推进业务服务短板弱项提升,推动服务质量和创新质量。调整中心人员业务分工,提高工作效能与质量。按照汛前气象服务检查方案七个到位要求,排查汛期气象服务风险隐患,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及时整改。3.开展交通出行、行业生产运行专项服务。按照交通安全委员会要求,积极主动履行成员单位职责。进驻交安委恶劣天气交通安全专班办公130余天,与交通、交警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研判,积极应对恶劣天气、灾害天气的不利影响。按时参加公安交管部门春运、五一国庆、重大天气过程省市道路交通应急处置调度会,协同开展雨雪雾及道路结冰等恶劣天气交通安全防御。聚焦能源保供、城市运行等重点领域,针对应急、电力、供热、公路等部门和煤矿用户的气象需求,为防汛抗旱防灭火中心、国网榆林供电公司、市供热公司、市公路局、神东煤炭集团、中石油等单位企业提供专项气象服务,重大天气过程开展黄色及以上预警信号电话叫应,制作发布各类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产品2218期,有力应对暴雨、高温、寒潮等高影响天气对能源生产和城市运行的不利影响。4.精心精细做好重大活动体育赛事气象保障服务。针对2023年榆林市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第十七届榆林国际煤博会、榆林学院百年校庆、“清爽榆林”文化旅游活动、陕西省皮划艇、赛艇锦标赛及全国赛艇锦标赛、榆能集团榆林马拉松赛等多项重大活动和重要赛事,根据保障服务需求,加强活动组织安排,按照不同活动、不同场地、不同时段的要求,制作发布各类重大活动保障服务专报130期,为各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5.推进花粉监测预报服务建设,为过敏性鼻炎防治提供支撑。根据2023年榆林十大民生工程“过敏性鼻炎防治”工作计划,统筹推进花粉监测预报服务工作。建成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及4个公园(广场)的全国首家城市花粉浓度自动监测网;利用气象要素预报数据及地形和植被特征数据构建花粉浓度预报模型,基于流行病学模型,利用大气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构建花粉健康影响预报模型,通过多元气象数据与健康、环境等大数据的融合应用,全国首家发布花粉浓度格点预报和健康影响预报。搭建“花粉播报”微信公众号服务、小程序服务,并通过微博、影视节目等渠道多端协同发布花粉实况监测、花粉浓度预报、花粉健康影响信息,为过敏性鼻炎防治提供有力的气象支撑。学习强国、气象报、陕西日报、陕西气象网、榆林日报、榆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榆林花粉监测预报服务工作。6.以人民为中心多手段传播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公众服务理念。持续打造榆林气象“两微一抖一快”新媒体矩阵传播平台,及时发布气象监测预警信息、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科普知识,不断扩大信息发布覆盖面与气象新媒体影响力。2023年,榆林气象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累计发布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5022条,累计阅读量1727.5万次。每天制作发布《榆林天气预报》《生活与气象》《公路气象》等气象影视节目,为公众提供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生活气象、公路路况、森林火险、空气质量、花粉浓度多类气象信息,为公众生活出行提供气象参考。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市气象局的领导下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气象服务中心各项业务工作顺利推进,取得的社会效益主要有:1.为道路交通安全、能源保供、城市运行、过敏性鼻炎防治提供气象保障。加强重大天气过程监测预报服务,与交安委成员单位开展联合会商,降低了道路交通事故安全风险。及时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为应急指挥、电力调度、供热运行、公路维护、煤矿生产提供气象服务产品,降低了灾害天气对行业生产运行的影响。开展花粉监测预报服务助力政府推动十大民生工程过敏性鼻炎防治,赢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2.递进式气象服务保障了重大活动体育赛事顺利开展。根据首届非遗年会、榆林学院百年校庆、全国赛艇锦标赛、榆林马拉松赛等活动赛事需求,制定气象保障服务方案与任务清单。活动期间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按照不同活动、不同场地、不同时段以“精细预报+影响建议”递进式开展气象服务,保障了各类活动赛事的顺利开展。保障服务工作受到活动举办单位的高度肯定,全国赛艇锦标赛组委会对气象服务专门发来感谢信。3.利用气象新媒体及时传播预报预警信息,扩大了预报预警受众面。围绕年内发生的暴雨、寒潮、降雪等重大天气过程,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防灾避险知识。开展暴雨、降雪天气抖音直播,在线解读天气变化与天气影响。加强微博、微信、抖音等气象新媒体运行管理,强化短视频发布时效与制作质量,公众关注度显著提升。榆林气象微博2023年榆林市政务微博排名第1名,全国气象政务微博排名第34名;气象抖音2023年12月进入全国气象抖音影响力榜单20名。取得的经济效益主要有:1.每日根据天气特点与影响,提出防范建议措施,制作《交通气象服务专报》365期,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制作发布《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预报》《电力服务专报》《供热服务专报》《公路气象》《神东煤矿气象服务专报》《迎峰度冬能源保供气象服务专报》等专业专项服务产品2218期,降低恶劣天气对交通出行、行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花粉监测服务参加省气象局大数据应用评比获得地市级大数据应用“一等奖”。领先开展的花粉监测预报和重点时段部门联合会商,降低了重度过敏人数和哮喘发生风险。2.加强各类重大活动体育赛事活动期间天气变化监测与信息发布。递进式制作发布各类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专报130期,为重大活动体育赛事应对不利天气影响提供气象参考建议。3.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平台及时传播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减轻灾害天气对公众生活出行的影响。2023年,气象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累计累计阅读量1727.5万次,累计点赞量11万次;发布行业用户手机短信365条,受众291118人次;更新气象智慧终端信息90余次,12121拨打量17.4万人次。新媒体平台粉丝较上年度增长3.01万人,累计用户达到25.3万人。多平台多手段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为公众生活出行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存在的问题1.缺乏行业服务、重大活动服务系统支撑,服务产品制作信息化水平低、发布时效慢。2.科研研究薄弱,研究与成果产出比率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3.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覆盖面和及时性仍需进一步提高。四、整改措施1.加快交通、能源、旅游等气象一体化服务系统及重大活动服务支撑建设,提高气象服务专业化、信息化水平。2.加大气象服务技术方法研究,解决服务中的难点痛点,满足行业生产、城市运行气象服务需求。3.加强与主流新闻媒体及气象灾害防御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有效扩大预报预警信息面向社会公众及各行各业覆盖面和及时性。五、下年度工作计划1.深化服务部门信息共享、协同保障的工作机制,以需求为主导,按需优化业务服务流程,发展基于影响的服务,高质量做好交通出行、能源保供、城市运行保障服务。2.加强业务服务和重大活动保障科技支撑建设,推进大型活动、赛事保障定制化服务,提高产品制作发布信息化水平,提升不同场景、不同活动、不同需求的服务精细水平。3.进一步加强花粉浓度预报服务技术研究,优化花粉监测预报服务系统。尝试分季节发布花粉浓度预报和过敏健康影响,发展抖音小程序服务,扩大花粉播报信息传播覆盖面和及时性。4.围绕榆林经济社会发展与气象服务需求,聚合内外资源,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精细服务水平再提高,气象服务效益再提升。5.加强新媒体运营与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做好公众气象服务。充分发挥虚拟演播室、直播平台和新媒体平台作用,做好预报预警信息传播,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