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柞水县乾佑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社会救助、退役军人、老龄事务、残疾人服务等事务性工作和宣传文化旅游、科技推广、城乡环境卫生等公共综合服务。 | |
住所 | 柞水县乾佑街道仁和社区乾佑街道办事处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李悦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 | |
举办单位 | 柞水县乾佑街道办事处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万元 | 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柞水县乾佑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执行本单位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就业帮扶工作。一是持续加大重点群体帮扶和就业服务力度。截止目前,全街办累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65人(年度目标数54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2人(年度目标数8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8人(年度目标数5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70人,受理申报一次性创业补贴21人。二是积极举办各类专项活动促进就业创业。积极打造“柞水耳农”劳务品牌,开展耳农技能培训6场次316人,创建了马房子村“柞水耳农”培训基地,车家河村、梨园村“柞水耳农”就业基地,带动周边群众430余人就业。三是深入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措施。截止目前共有脱贫就业劳动力2610人,其中跨省务工325人、省内务工2028人、公益岗位53人,受理申报了733人转移就业一次性求职补贴和交通补贴。成立了社区工厂1家、帮扶基地1家,带动周边群众就业53人。(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切实做好养老保障服务,实现老有所养。2023年新增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84人,目前享受养老补助2604人。发放丧葬补贴76人,退保32人,信息纠错68人,协助完成60岁以上领取养老待遇人员年检301人,配合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公室完成养老金死亡冒领追缴9人。(三)低保工作。低保政策执行规范有序,特困人员生活质量提升。根据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低保申报程序,强化民主评议,严格县、镇、村三级审核制度。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全面落实。2023年,全街办享受农村低保297户635人、发放资金253.63万元,城市低保139户295人、发放资金158.23万元。农村特困供养94人,发放资金68.78万元,城市特困供养5人、发放资金5.63万元。(四)社会救助工作。社会救助能力不断增强,殡葬改革持续推行。严格落实孤儿和无抚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全街办3名孤儿、3名无抚儿童生活稳定,通过临时救助着力解决重病人群生活困难,累计救助598人、发放资金49.61万元。深入宣传殡葬改革政策,达到“三沿四区”可视范围内“见林见绿不见墓”的目标,大力推行殡葬修墓立碑在村(社)申请(承诺)备案制。(五)拥军优属工作。积极开展慰问活动,优抚工作稳步开展。在春节、“八一”“九九”“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关爱老人送温暖、慰问拥军家属等活动,开展60岁以上老人义诊4场次;对全街办优抚对象和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给予补助,共兑现优抚对象补助金113人130.82万元。同时办理退役军人优抚证790余人,为现役军人家属发放“光荣之家”牌幅15个。(六)关爱弱势群体、孤残儿童工作。残疾人两项补贴落实到位,养老工作不断加强。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相关政策,残疾人员补贴全覆盖。截至目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41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58人,全年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37.73万元。通过学习、宣传教育,营造尊老爱老社会氛围,街办共建立农村幸福院2个,日间照料中心3个。我们按照二级标准化的要求着力打造车家河村幸福院,被县民政局定位市级示范观摩点,在全市养老机构现场观摩会上省民政厅副厅长、市民政局长给予充分肯定。(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扎实推进参保扩面,巩固健全全民医保。2023年我们积极宣传城乡居民医保征缴工作,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16485人,参保率98.84%,位列全县第一。其中特殊人群参保率100%。(八)群众文化宣传工作。做实文化宣传做强旅游品牌:一是丰富活动促和谐。为迎接“热热闹闹过大年、喜气洋洋迎新春”的浓厚氛围,在街办四个社区组织“舞狮嘉年华”活动,举办了商洛市秦岭山珍美食大赛乾佑街办预赛,举办了2023年“大地欢歌”乡村文化活动年晚会,并获得“优秀组织奖”,组织了辖区内6名戏曲爱好者参与“终南山寨杯”首届商洛市原生态民歌民谣戏曲大赛,并获得优秀组织奖。二是农旅融合促振兴。紧抓“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我办地理位置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民宿和农家乐。三是扫黄打非促文明。我办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年度重要议事日程,定时召开“扫黄打非”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工作。截至目前,街办联合市监部门开展各类专项排查30多场次、参与文化市场执法10多次,宣传进村社20多场次覆盖人群12000多人次。(九)帮办代办工作。牢固树立为民办事高效务实意识:一是优化便民窗口,提升服务质量。便民大厅共设有社保、民政、残联、高龄、计生、社区工作站等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全力推进“帮办代办”,主动提供上门办、跑腿办、代理办等服务,2023年创建省级标准化社区工作站一个,省关工委、团省委前来调研。二是强化业务学习,提升服务能力。今年来便民服务大厅实行“首问负责制”要求在岗干部全面熟悉各项业务流程,开展各类岗位练兵,目前累计帮办各项业务2500余件、代办1890余件。三是细化便民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中心积极推行便民服务无午休举措,所有服务事项均可在工作日午休期间办理。受到了广大群众和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可。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以稳岗就业、落实民政救助、养老保险、新型居民医保等工作为主要抓手,充分发挥民生保障在决胜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街办累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6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6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70人,受理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21人,开展耳农技能培训6场次316人。脱贫就业劳动力2610人,其中跨省务工325人、省内务工2028人、公益岗位53人,受理申报了733人转移就业一次性求职补贴和交通补贴,成立了社区工厂1家、帮扶基地1家,带动周边群众就业53人。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做好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优抚、殡葬、孤儿、临时救助、残疾人服务等工作,全年共累计发放各类资金704.43万元。积极调动全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品味。截止目前共有民宿3家、农家乐15家,已形成餐饮接待能力600人次/天,住宿接待能力450人次/天。同时通过打造车家河村东沟百美村宿利用改造提升院落4套15间房屋,年接待旅客4500余人次,直接创收150余万元,促进了富民兴农新业态发展,现了经济价值和康养价值的双赢。三、存在问题(一)易地搬迁后续帮扶难度大。街办辖内有5个搬迁点,其中有3个300户以上移民搬迁点,按照迁入地管理原则归属于街办管理后,由于大部分搬迁户存在“人户分离”,经常出现无法联系、不了解等问题,严重影响业务工作完成进度。(二)完成劳务协作任务有欠账。乾佑街办虽然地处县城中心,人口居多,但辖内有劳动能力人员流动性大、自主就业渠道广,外出务工人员多,难以协调组织。四、整改措施(一)搭建平台,提升搬迁群众融入度。进一步健全后续帮扶体系,优化服务,充分利用“春风行动”进行就业岗位推介,采取招聘会进搬迁小区、送岗入户等方式,为辖内劳动力提供更多外出务工机会。(二)紧盯目标,深化劳务协作。以年度目标任务为导向,精准发力,引导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就业。五、下一步工作打算近年来党群服务中心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代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年初工作目标全面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聚焦健康保障在医保缴纳上抓落实。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村社广播、微信群发等方式,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覆盖面。二是帮办代办,热情服务。为网上缴费操作不便的老年人开展集中收缴、现场代缴工作,“面对面解决群众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三是严督实考,确保实效。在街办建立医保征缴进度周统计、周通报制度,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对每周参保情况汇总通报,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数据准。聚焦兜底保障在资金发放上抓实效。一是摸清底数,精准施策。摸清贫困群众的底数,掌握贫困救助对象,全面落实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政策,协助他们渡过生活难关。二是加快资金兑付、强化监管。每月按时录入补助资金,对因信息错误截留的资金应及时修改信息,确保资金按时兑付。三是建立台账,强化监管。不断完善救助体系,织密织牢兜底保障体系,每个月按时上报各类救助申请资料并及时兑付资金、建立健全动态管理常态机制。聚焦就业帮扶在政策上抓落实。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各村村务公开栏上张贴就业资讯,公交站点和各种醒目位置张贴就业需求公告。二是加大就业渠道。对脱贫劳动力实行“双推送”,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做到见人见面,知晓岗位,明确上岗条件,拓宽人员渠道。三是精心组织培训。仔细摸排培训对象,了解实际培训需求,邀请人力资源公司的老师去各村社授课,让贫困劳动者掌握实用技能,实现早日脱贫,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四)聚焦文旅融合在乡村旅游上抓发展。一是进一步提高文化活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再投入、再优化、再精细。二是进一步扩大游客接待能力。我们将在发动群众、招商引资上再加大力气,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三是立足优势促产业。依托我办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