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临潼区> 西安市临潼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站

西安市临潼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4-04-07 17:47
单位名称 西安市临潼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纪念先烈,教育人民。烈士遗物和革命史料搜集、陈列·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维护·革命烈士纪念活动组织·烈士遗骸搜寻鉴定及烈士寻亲工作·日常祭扫和瞻仰活动的服务保障
住所 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北路190号
法定代表人 谷晔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临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万元 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是持续做好烈士纪念设施整修工作。今年3月,对西泉街道赵主义烈士墓、新市街道陈文军烈士墓进行修缮改造,与街道签订管理保护责任书。6月份对全区51座零散烈士墓修缮工作进行“回头望”,部分烈士墓墓体存在开裂,覆盖杂草黄土。普遍存在柏树管护不周导致枯死,周边环境杂草丛生。通过巡查督促街道服务站加强对零散烈士墓巡察管护力度。11月份组织开展对我区12座存在破损的烈士墓进行了修缮。二是组织清明祭英烈和烈士纪念日活动。2023年清明节期间,组织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区人武部等10个部门街道代表,现役军人代表及学生代表150余人参加“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清明烈士祭扫活动。全区各街道、各部门、教育系统开展祭扫活动20场次1000余人参加活动。同时,在全区开展网上祭扫活动,网上祭扫人数约1.5万余人。组织代王街道艾奇先生及爱人前往兰州七里河异地祭扫烈士艾克廉,保障异地祭扫工作平稳有序开展。9月30日,全区领导干部、驻临部队代表、烈士遗属、最美退役军人代表、师生代表等400余人在交口街道权中小学举行烈士纪念日活动。三是认真开展英烈故事“五进”宣讲活动。我区“五进宣讲团”先后到骊山街道兴业路社区、局机关、驻临部队、华清小学、城建集团、秦陵街道秦陵社区、古槐养老院开展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宣讲活动,各街道开展宣讲活动10场。四是组织推进北田街道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移交。北田街道烈士纪念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包含外调资料)及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已全面移交经开区社会事业服务局。目前,移交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各类系统尚未对经开区授权开通。烈保站已经协调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及时向市局优抚褒扬处、移交安置处、就业创业处、市服务中心申请系统权限,全力保障退役军人各项待遇的落实。此项工作我们将全程跟进,最新进展及时向局领导汇报。五是全力推进我区英勇事迹传承褒扬工作。5月30日上午,召开全区英勇事迹传承褒扬工作,向涉及的10个部门、23个街道安排三阶段工作任务:一是各街道开展走访活动,收集烈士、抗战、抗美援朝老兵事迹、照片、各项荣誉勋章;二是由我局、区融媒体中心拍摄老兵访谈;三是由我局和区档案馆将烈士、老兵事迹编纂成书,在我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开展烈士、老兵事迹宣讲活动。截止目前,共收集37名烈士、抗战老兵、抗美援朝老兵事迹。共拍摄老兵访谈4集,“八一建军节”期间在我区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祖国在我心中老兵访谈》栏目,同时在央视频上线《老兵口述历史》。六是扎实开展烈士事迹外调工作。我局协调区档案馆及烈士后人王争红,先后前往陕西省档案馆、西安市档案馆调阅王泰吉、王泰诚烈士革命文献,收集《困顿漫语》、傅继德同志《在纪念王泰吉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王泰吉略传》、《王泰吉同志事略》、《王泰吉、王泰诚事略》、《给高杨校长信》、《王泰吉烈士家信》(均为照片)。今年5月,我区王泰吉烈士事迹遗物外调工作组前往渭华起义纪念馆及西安市革命公园开展工作,已收集陕西党史专题资料集(四)《渭华起义》、陕西历史文物丛书《渭华起义》,习仲勋同志《深切缅怀王泰吉同志》、《王泰吉与习仲勋的革命友谊》、《王泰吉生平事迹》(共计5811字),革命公园纪念碑拓片13张。10月18日以来,我区外调工作组先后前往广州和甘肃南梁,实地调研王泰吉烈士事迹,收集关于黄埔一期、合水战斗、毛沟门战斗、包家寨会议等史料。我局已将王泰吉烈士、王泰诚烈士相关事迹资料移交经开区社会事业服务局。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烈保站去年成立后,区检察院向我局送达《检察建议书》,要求我局及时修缮新市街道陈文军烈士墓。接到《建议书》后,烈保站不等不靠,立即向局领导汇报并核实情况。同时举一反三,下发通知,指导各街道服务站排查我区尚未修缮的零散烈士墓。经排查,西泉街道赵主义烈士墓也未修缮,烈保站立即对接新市、西泉街道服务站,划拨修缮经费,指导街道迅速落实两座零散烈士墓修缮工作。目前,我区51座零散烈士墓均已修缮。二、统筹协调,紧密配合。今年以来,烈保站承担我区北田烈士纪念设施改造提升项目,省、市、区领导高度重视该项工作。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准备,在即将动工建设之际,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项目所在地北田街办全面移交经开区管理,我区所涉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也全面移交经开区社会事业服务局。烈保站与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区民政局及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积极协调对接,顺利移交烈士纪念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同时,我局承担的各项业务工作资料一并移交,对接我局业务科室对经开区工作人员进行业务交流,保障移交区域退役军人各项待遇顺利发放。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今年五月,我区开展英勇事迹传承褒扬工作。烈保站以英烈精神褒扬传承为抓手,突出做好烈士事迹搜寻工作,充实我区烈士精神史料,丰富我区英烈精神“五进”宣讲活动内容。通过“五进”活动的深入开展,传承好英烈精神。同时,加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宣传,增强人民群众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意识。在我区营造“尊崇英烈、传承英烈精神、保护烈士纪念设施”的良好氛围。三、存在的问题1.我区51座零散烈士墓分布于13个街道,七月中旬已完成本轮巡察工作。烈士纪念设施极为分散,且大部分位于耕地内,不便于集中管理。虽然实现了应修缮尽修缮的管理目标,但尚未达到应集中尽集中的工作目标。2.宣讲团人员类别单一,目前宣讲团成员主要为我局机关、服务中心及交口街道干部。宣讲素材单调,目前主要以王泰吉烈士事迹宣讲为主。以上问题反映出烈保站干部一是荣誉感下滑,工作标准不高,存在得过且过思想,日常工作按部就班。二是缺乏自主创新,工作亮点明显减弱,遇到问题解决办法不多。四、今后工作打算一是加强我区零散烈士墓巡察力度,充分调动基层服务站积极性,切实发挥服务站管护前哨作用,严格落实零散烈士墓巡察管护责任。二是结合外调工作,考察周边烈士陵园、集中安葬地建设、管理运行经验,做好我区集中安葬地建设前期政策咨询、手续办理等准备工作。按照局党组决策适时推进我区集中安葬地建设,补齐我区烈士纪念设施管护短板。三是高质量推进我区英勇事迹传承褒扬工作。深入挖掘我区英勇事迹红色资源,丰富宣讲内容。同时,按照局领导安排,积极联系团区委等兄弟单位,邀请高校、参战老兵、现役优秀军人等扩充宣讲团人员力量。高质量谋划、开展我区“五进”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