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西乡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

西乡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西乡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3 15:54
单位名称 西乡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西乡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社会治理提供服务。业务范围:社会治理组织协调;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组织协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组织协调;平安创建活动组织;网格化管理服务;法治宣传活动组织。
住所 西乡县北环路与东一路丁字路口(县法律援助中心五楼)
法定代表人 粟琦丹
开办资金 36.7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西乡县委政法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39万元 10.3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开展情况。(一)抓日常工作。一是定目标、夯责任。年初制定中心工作要点。结合当前工作和股室职责,下发月工作清单,明确完成时限,采取周例会、月集中小结汇报等方式,助推各项工作如期完成。二是加大平安建设宣传。积极参加县、镇组织的平安宣传活动9次,开展平安建设知晓率有效电话测评1200余人次。三是广泛收集意见。制定了《西乡县构建党建引领“一网四化三统一”基层治理体系实施意见》,建强党群服务中心,并对照方案,抓好其他各项工作落实。四是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认真摸排“五失一偏”人员1383人,建立台账,夯实管护责任。五是健全群防群治队伍。全县共建立平安志愿者队伍152支1161人,组建红袖章巡逻队208支1509人,形成了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六是积极开展见义勇为工作。成立县级见义勇为工作办公室和17个镇级工作站,加大宣传筹集见义勇为资金3.8万余元,推荐申报市级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人,表彰县级“见义勇为”先进个人4人,开展节日慰问见义勇为个人12人。七是着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示范点。投资16.6万元建成五丰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设置(园区)矛盾调解室,聘请法律专家参与日常工作,安装LED监控大屏,规范软件资料,增强五治融合能力。(二)规范化建设。一是制定印发《西乡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对前期已建成的17个镇215个村级综治中心,从硬件功能布局、软件资料方面再次规范升级,配齐镇办专职网格员29名,村级兼职430名,通过多次集中培训、分级培训,提升了各级综治中心实践处置能力。二是加强综治视联网终端建设的收尾工作,建成全县“三级”综治视联网会议终端,全面覆盖率达100%,全年使用该系统召开会议408余次,组织对项目进行验收,分层签订国有资产托管协议。三是加大视频监控建设力度,建成17个镇级监控分平台,整合各类视频监控5754个,成功向市级平台推送2336路。四是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依托镇村综治中心,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队伍17支691人,建立矛盾纠纷“红黄蓝”三色管理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截止12月底,全县累计排查矛盾纠纷2071件,成功调处2060件,调处率达99.4%。(三)网格化工作。一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开发了西乡县网格化“一网通”平台,涉及五大模块内容,延展了市县两级平台功能。二是将全县15.41万户41.28万人,以城市20-25户、农村10-15户,划分“一级网格”1359个,按照目标统一进行了网格编码,划分“二级网格”12361个,由村民小组长、党员和村民代表分别担任网格员,夯实责任义务。三是注重实效,用活政策。按照基层治理“四个一”精神,配备专职网格员33名,形成了17个镇(街道)和城区12个社区网格工作有人干事的良好局面。同时。印发了《西乡县民情事项网格办理“基层上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了基层看得见管不着、管不着看不见的难题。全年共采集社情民意事项36221条,办结率达96%以上。建立健全“1+3+N”网格管理台账,及时采集导入市“一格通”平台楼栋185489栋、房屋217369间、人口385895人,通过数据比对可分析掌握全县人员信息分布情况,助力应急处置工作。四是全面完成我县1359个“一级村民小组网格”地图标示打点工作,并加强日常网格员分级培训和考核,全年开展专职网格员培训5次165人次,兼职网格员培训2800人次。五是充分发挥网格员“人、地、情况”等优势。通过入户走访、建立网格微信群、开展网格进广场等活动,广泛宣传各项惠民政策,地毯式排查矛盾纠纷,全年通过市、县网格平台化解处置矛盾纠纷152件。(四)参与诉源治理工作情况。一是印发《诉前调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全力推动诉源治理工作。截止目前,县镇两级综治中心正式收到人民法院、基层法庭移交案件77件,现已办结58件,正在办理19件,另各级中心参与法庭未正式移交案件调处101件。二是广泛发动基层力量。建立“五老人员”队伍17支4338人,常态化深入村民小组、城市小区楼栋等基层单元,参与邻里纠纷排查化解。三是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以“各级综治中心+基层司法所+诉讼服务中心(站)+法律援助中心”等一体化多中心运行模式,在各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基础上建立17个镇级诉调对接工作站和12309检察服务工作站),延伸了触角,构建起了“力量走下去,问题能处理”的良好局面。四是加快“枫桥经验”示范点建设,现已成功打造6处镇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5处村级示范点,及时制定《西乡县“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标准》,压实基层党委建设责任,要求政法单位、相关职能部门、采取进驻、派驻、轮驻等方式,开展集中受理、现场调处、分流转办、跟踪督办、定期回访等运行机制,切实达到矛盾纠纷“一门进入、一站办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按照上级规范化文件要求,成立了全县17个镇级215个村级综治中心,从人员配备、硬件功能布局、软件资料等方面进行规范。同时,通过常态化开展培训,提升各级综治中心人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把基层综治中心打造成了“疏民忧、解难题”的实战化平台。二是加大信息化设备使用,通过全县已建成的综治视联网终端,召开会议、培训,开展跨区域矛盾纠纷联调,全年使用该系统408次,即方便快捷安排了各项工作,又节省了人力物力。三是大力推进网格工作,利用全县一、二级13720名网格员,不定期在网格内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民情事项代办,及时有效处置各类隐患,提升了为民服务意识。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各级综治中心与基层政法单位的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了解掌握不够,导致工作质效不够高。2.网格信息平台中录入的信息质量不高,发挥预警、研判作用不够好,工作合力有待加强。(二)改进措施1.严格落实各级综治中心责任,协调好本辖区矛盾纠纷受理和多元化解工作,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及群防群治队伍力量,搞好辖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镇村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能力水平。2.持续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三个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做细做实二级网格,加大对网格员的培训力度,细化实有人口管理,准确、及时掌握各类信息,实现“以房管人”的目标。四、下步工作打算。一是严格落实各级综治中心责任,抓牢基层综治中心社会治理重要平台主线,协调好本辖区矛盾纠纷受理和多元化解工作,发展壮大平安志愿者及群防群治队伍力量,搞好辖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形成常态化发展格局。二是持续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三个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做细做实二级网格,加强实有人口管理,准确、及时掌握各类信息,实现“以房管人”目标。三是做好市“一格通”和我县“一网通”平台的衔接工作,切实打通瓶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四是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镇村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积极引导群众走非诉渠道化解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减少诉讼案件,不断推进我县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