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体育运动学校(榆林市奥林匹克九年制学校)

榆林体育运动学校(榆林市奥林匹克九年制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4-03 15:50
单位名称 榆林体育运动学校(榆林市奥林匹克九年制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中专学历体育人才,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学科中专学历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
住所 榆林科创新城科创四路与怀远四路东北角
法定代表人 陈东义
开办资金 36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243.74万元 4855.2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体育运动学校(榆林市奥林匹克九年制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5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4月3日变更了住所,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学校在省、市体育局、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工作(一)比赛陕西省2023年省锦标赛是全面检验我校全年训练实力的一个平台,通过冬训和外训以及赛前模拟比赛实战训练提高实战对抗能力和专项竞技水平,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91金,83.5银,105铜和总分4742.75分,并获得7个团体“体育道德风尚奖”。由我校输送的跳水队运动员白钰鸣于2023年7月参加福冈世锦赛获得混合团体第一名;2023年9月参加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获得男子十米台第二名;由我校输送的男子赛艇队运动员阿迪里江苏里坦于2023年9月参加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获得赛艇项目男子四人双桨第一名。由我校输送的43名运动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中取得名次,其中第一名1人,第二名3人,第三名6人。由于2022年疫情等原因影响了学校近4个月的训练,故训练成绩不尽人意,未能完成市体育局下达的比赛任务。但全年向上输送运动员86名,为我市积极备战省十八届运动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招生2023全年新选运动员313人,目前在训人数704人,完成市体育局下达新选材人数60人以上、在训人数500人以上的任务,为备战省十八运会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三)科研科研本着求真务实、科学创新的工作态度,通过科学选材、训练监控、合理化理疗、心理咨询、伤病恢复等工作手段,积极配合教练员和运动员,主动为训练工作提供服务。本年度完成了春、秋两季运动员大纲测试工作,并进行微机管理,做到及时、科学反馈。日常做到监测运动员生理数据,为科学训练提供了依据;以复合型保障团队为基准,更好地为运动员提供便捷的康复服务和复合理疗体验。邀请康复理疗专家,开展相关知识讲座,以拓宽学生认知,使学生学会在训练中更好地保护自己。选派教练员外出参加兴奋剂培训,并组织教练员、运动员进行反兴奋剂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其深入了解兴奋剂的种类和危害,确保拿干净的金牌。(四)教学狠抓常规管理和制度创新,继续推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候课等系列制度,提高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坚持课堂教学逐节检查,如实登记,按月公布;坚持教案、作业、听课笔记定期检查,及时反馈,实行褒优贬劣;坚持间周1次例会制度,解决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教学更加科学、规范、严谨;本年度学校开设美术、秧歌、围棋、硬笔书法等14个社团,并继续推行“和雅文化”建设,在市级以上媒体对品牌建设进行宣传报道3次。校内共开展了以诚信、爱国、生命等为主题的和雅课堂7次。本年度个人发表论文9篇,1个市级课题顺利结题。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工作。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训练时间,促进学生读训并重、全面发展。打破传统的以体育专业为主的课程体系,针对升学需求,优化文化课教学内容,构建以高中理科为主的课程体系,积极与教育部门对接中考工作,组织八年级学生共62人参加2023年中考的生物实验操作、计算机操作、生物、地理考试。组织九年级学生共111人参加2023年中考体育和中考文化课考试(最高分557分),并做了考试分析和总结。组织2023届中三班55人参加体育单招考试(文化课过线47人,过线率为85%,最高分341.5,专项成绩85分以上21人),应、往届生共有26人被上海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录取。(五)管理坚持科长、班主任、教练员、科任教师、值班人员、公寓管理人员多重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生会以及班、团组织作用,加强学生管理;认真落实德育量化考核制度,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经常组织各种检查评比活动,及时纠正、处理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行为和违纪现象。坚持“强化素质、外塑形象,内抓管理、完善制度,物尽其用、杜绝浪费,服务师生、保障后勤”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和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校,用制度管好人、管好钱、管好物;严格执行考勤制度,按月公布考绩结果。年度工作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挂钩。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德育计划和班级德育量化考核办法,具体为考核细则、综合评定、量化考核,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德育工作。以班集体为单位按周评定,按月汇总考核,分管科室最终复核。以考核细则为标准,以事实为依据,将学生的加、减分数逐周登记和按月汇总,在班级就学生分数情况加强针对性教育。学生德育分考评情况每月在班上公示一次,德育分不及格者,班主任把现实表现情况书面或电话告之家长配合教育;连续两个月德育分不及格者,将学生现实表现书面上报学生科及教务科,由学生科及教务科协助加强教育。建立健全学生评价体系,对好人好事、学习进步、比赛获奖等及时表扬,以促进学生进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1.学生学训成绩良好。2023年共有55名应届毕业生参加体育单招考试,其中文化课过线47人,过线率85%。应届生和往届生本科、专科共录取26人,其中部分毕业生被上海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录取;陕西省2023年省锦标赛中,学校共取得了91枚金牌、83.5枚银牌、105枚铜牌、7个体育道德风尚奖、总计4742.75分的成绩,实现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2.办赛工作取得圆满成功。2023年全国赛艇锦标赛于2023年9月5日至9日在榆林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圆满举办,这是榆林首次承办全国性的水上项目大赛,在国家水上运动中心、中国赛艇协会、陕西省水上运动中心、榆林市体育局的指导、帮助下,与我校共同努力,以高质量的办赛水平圆满完成赛事组织、宣传和服务保障工作,给全国各参赛队留下美好印象。3.青训中心工作稳中有进。榆林体校青训中心自成立以来,与26所中小学幼儿园、38个体育俱乐部展开深度合作,定期开展教练员培训,利用课后及节假日,开展了足球、篮球、乒乓球、轮滑、跳绳、武术等项目的青少年培训,累计组织了5次大型比赛。2023年共培训青少年一万余人次,从中发现并输送校队优秀苗子165人。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项目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短板项目突出,优势项目的优势逐渐减小,原传统优势项目发展停滞。2.学校现有编制数62,根据《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师生比,编制数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校聘、临聘教师占比较大,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四、整改措施1.学校积极与市体育局、市编办等部门沟通,继续整合运动训练队伍管理体制,增设并优化比赛项目设置,制定相关奖惩激励机制,提高比赛的竞争力与夺金点。2.结合新校区办学规模和运动项目扩容增项实际,学校积极协调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体育局、市教育局,进一步协商解决学校编制短缺问题,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有力开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党建、党风廉政和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认真学习中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进一步落实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精神,全面深化体教融合,深入推进青训中心工作,培养广大青少年的体育兴趣,挑选较优质的运动苗子。3.加强训练科研工作,以备战省十八运会为中心,年度赛取得金牌140枚以上,5个以上团队获得精神文明奖,向上输送集训队员40人以上。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运动员文化课成绩,为学生升学和就业创造有利条件。5.继续推行“和雅体育”文化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6.加大招生选材力度、扩大招生选材范围,确保新选材人数100人以上,在训人数550人以上,中专招生60名以上,青训中心培训在1000人次左右。7.组织好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工作,并做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的相关准备工作。8.上传市体育局网站有效信息40条以上,按时完成创建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2月学校被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授予“榆林市体育代表团备战参加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记二等功。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