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雁塔区职工服务中心(西安市雁塔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组织实施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负责全区职工队伍稳定工作;做好农民工的维权服务工作。配负责推动基层工会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指导和推动工会系统参与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永松路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曹燕 | |
开办资金 | 75.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雁塔区总工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0万元 | 30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职工服务中心能够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执行服务中心章程,从困难职工帮扶、职工普惠服务、法律保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几个方面认真开展工作,扎实有效的为职工服务。全年业务开展情况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1.认真抓好保障服务工作。一是组织全区春节送温暖活动,大力开展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活动,共筹集慰问资金85.04万元,走访慰问重点行业、企事业单位419家,对全区公安、交警、疾控、城管队员、困难职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行业的一线职工3130余人进行了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牛奶、坚果等慰问品。为坚守在一线的200名环卫保洁员、辖区20名困难家政员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二是加大消费帮扶宣传力度。双节、端午、中秋节前均下发通知,大力宣传推动辖区工会组织参与消费扶贫工作,完成消费帮扶400余万元,被市总工会表彰为消费帮扶先进单位。三是加大工会爱心驿站建设管理力度。承办了全市工会爱心驿站现场观摩推进会。新建16家银行网点工会驿站,于10月15日前完成建设并挂牌运行。加大工会爱心驿站建设、管理力度,在已建成驿站中,下大力气解决只建不管、脏乱差、固定资产损坏遗失等问题。对长延堡、电子城、大雁塔、小寨路等4个街道总工会10个爱心驿站因拆、迁等不适合的驿站重新选址进行了实地走访检查,重点对重新选址的爱心驿站建设位置、面积、距离情况及是否能满足户外劳动者需求的基本功能进行严格筛选,并重新建设,已完成10家爱心驿站重建工作。完成145家工会爱心站点编码造册,百度地图坐标定位填报及建设时间、开放时间、服务项目等信息填报;完成上报145家工会爱心站点名称、门脸照片、地图上位置、详细地址、门店编码、营业电话、营业时间高德地图信息审核。两家爱心驿站被评为全国“最美爱心驿站”,5家驿站被评为五星级爱心驿站,10家驿站被评为四星级爱心驿站,3个服务点被评为三星级服务点,4个站长评为明星站长,区总工会、等驾坡街道总工会和长延堡街道总工会3家单位被市总工会评为爱心驿站建设管理先进单位。四是加大工会法人证办理力度。不定期给基层工会组织工作人员打电话,督促下属企业建立工会,申办《法人资格证》,全年办理工会法人证书450件。2.认真抓好就业招聘工作。一是组织了16场线上招聘活动,全区793家企业参加,设置招聘岗位68655个,达成就业意向3821人。二是与人社局在小寨十字赛格广场、城市立方广场和momopark广场共同组织了三场区级大型招聘会,共组织辖区147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8786个,参会人数12870人,达成用工意向788人。与人社局联合举办了“服务促就业、筑梦赢未来”2023年西安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提供咨询服务190人,投递简历登记求职信息25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9人,发放宣传资料310份。三是各街道(园区)工会联合社会事务办、工商联分会,共组织106家企业开展小型线下招聘会31场次,开展指导活动19场次,提供就业帮扶1289人次,提供各类就业岗位2246个,达成用式意向1082人,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岗位351个。3.认真抓好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一是完成春节送温暖工作。为4名建档困难职工发放0.8万元慰问金及2022年生活困难补助金2万元,为近两年来脱困解困的1名困难职工发放0.1万元慰问金。二是开展困难职工走访慰问工作。入户慰问困难职工8名,共发放慰问金3.15万元。其中建档职工5名,4名为深度困难职工给予每人慰问金2000元和慰问大礼包;为2名困难职工子女送去慰问大礼包、慰问金各2000元以及助学资金每人7000元;为1名相对困难职工送去1000元慰问金和5500元肋学资金,共6500元。为3名非建档困难职工送去每人1000元慰问金。三是进一步加大困难职工摸底调查力度,严格落实摸底动态报告制度,力争做到全覆盖、不遗漏;积极主动做好在档困难职工的解困脱困工作,拓展解困渠道,调动一切资源及时解决困难职工现实困难。四是完成9家心灵驿站建设并挂牌运行,开展心理咨询服务10余场次,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心灵驿站建设,完善咨询服务内容,全面推开。4.认真抓好劳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涉劳动领域安全和政治安工作。一是加大基层法律监督委员会建设。成立街道、园区法律监督委员会和建会企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共94家,培训基层法律监督员共160余人,下达工会法律监督“一函两书”提示函3份,建立由区总工会、街道园区工会和企业工会共114名干部组成的政治安全信息员队伍,并报市总备案。二是加大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共成立54家(11家挂牌)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努力提高规模以上企业的覆盖面。组织“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助力企业和谐发展”法治宣讲活动和“规范劳动用工风险防控”企业劳动用工风险防控法制宣讲培训会,共培训街道园区工会干部、区法院相关干部、诉调工作室调解员及辖区内建会企业工会主席、人事管理的干部280余人。三是加大“工会+”多元调解劳动纠纷力度。共承接法院诉调案件1800件,调解成功160件,承接仲裁院劳动争议案件599件,调解成功181件,接待来访职工10人次,为职工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通过对“工会+”调解员的培训、优化调解员队伍结构、调整案件补贴等方法,使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升,案件调解成功率大幅提高。四是开展“法治体检”活动。对街道、园区28家建会企业进行了一对一上门“法治体检”。五是做好“两会”和“五一”期间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工作,启动职工队伍稳定情况日报告制度。六是建立“一庭、一站、两室”,并开展揭牌仪式,为8名工会调解员颁发了聘书。5.认真抓好普惠服务和农民工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职工互助保障”普及推广力度,特别是向基层建会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延伸,着力推动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扩大覆盖面。全年共办理投保6615人,办理金额51.053万元,理赔98人,理赔金额15.6335万元,重大疾病10人10万元,圆满完成市总下达的指标任务。二是开展“资助青年职工(农民工)圆梦大学行动”,23人通过省总审核。三是为全区300名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行免费体检。四是开展一线职工示范性疗休养活动,组织43名一线职工赴安康疗休养。五是开展“缓解职业压力打造快乐生活”“关爱腰椎,健康你我”主题健康讲座。六是积极参与了“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团结奋斗新征程2023年西安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歌手大赛,获得优秀组织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成效一是职工服务中心不断加大帮扶工作力度,深化“四季送”品牌帮扶工作,对在档困难职工制定精准解困脱困计划,有力推进了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二是指导基层工会规范用工管理,灵活方式稳定工作岗位,指导经营困难企业,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解决下岗失业、转岗待岗人员就业。三是积极参与劳动关系协调,加强“工会+法院”诉前调解、“工会+人社”裁前调解工作力度,不断扩大法治宣讲、法治体检范围,坚持律师座班、值班制度,积极推动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工会法律监督委员会建设,落实“一函两书”工作,有力促进了职工权益的保障和实现,有效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四是继续加大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服务点)建设,2017年以来,已建成145个站点累计服务20余万名职工群众,为更多户外劳动者和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一是职工普惠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探索职工普惠工作,加强职工普惠服务覆盖面。二是服务中心横向协作需继续加强。下一步将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做优做强工会“四季送”品牌服务活动,继续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二是加大维权工作力度,提高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开展法治体检工作,坚持律师座班制度,进一步加强“工会+法院”诉前调解、“工会+人社”裁前调解工作力度。三是加大普惠工作力度,加大农民工免费体检、爱心驿站提升、职工互助保障、农民工求学圆梦等的普惠服务力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