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灞桥分局土地储备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发土地储备,促进经济发展。承担灞桥区城市规划区内的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包括写字楼、渡假村)等经营性项目用地的审批等征用工作。 | |
住所 |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纺一路108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建文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灞桥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67947.31万元 | 687100.4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土地储备中心在分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定的宗旨及业务范围,积极开展区域内土地储备各项管理及相关业务工作。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主要业务活动情况(一)土地供应工作。全年达到土地供应条件的共计26宗、面积2072亩。其中有效完成土地供应8宗(含招拍挂出让4宗,划拨4宗)、面积567亩;流拍1宗,面积183亩;待发布出让公告2宗,面积97亩;土地供应方案已上报市局4宗,面积351亩;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的11宗874亩,有力保障了各类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二)重点专项工作。一是全力做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一是制定了《西安市灞桥区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区政府常务会和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已印发全区执行。二是参照第一批试点区县先进工作经验和政策,编制了《灞桥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规定》《灞桥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三是通过摸排确定4宗拟入市地块,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狄寨街道塘村8.298亩地块的入市工作。二是全力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今年以来,按照市局下达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要求,中心对项目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全力推进各项处置工作。全年批而未供处置任务完成446亩,处置闲置土地53亩。同时,全力加快其他成熟项目供地手续办理。三是科学编制2023年度储备计划确保指标任务完成。年初按照市局储备计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认真组织、统筹安排,按期顺利完成了2023年度储备计划图件、表格以及报告编制上报工作。同时,按照供应计划目标任务,全面细化工作任务,倒排完成时限,落实责任到人。四是积极推进“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按照省市政策要求和工作部署,2023年我区工业用地全部按照“标准地”模式供应。目前已完成1宗48亩工业用地供应,2宗188亩工业用地土地供应方案已上报市局。同时制定了《灞桥区“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并印发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贯彻执行。五是有序开展文物勘探工作。按照土地供应计划,积极协调省文堪院、市文物局推进文堪工作。全年共办理文物勘探和文物供地意见11宗。其中:已取得文物供地意见9宗;已完成文物勘探,出具勘探报告1宗;正在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1宗。六是协调推进国有土地收储工作。完成了纺织城生活服务公司及电力机械有限公司收储协议的起草,并通过分局局长办公会审议和区领导小组审签,正在组件上报市局审批;庆华北区收储事宜,待城棚改中心就收储事宜上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立即启动收储工作;五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储工作,已征求五环集团的意见,正在重新起草《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储备协议》。七是加快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填报工作。按照陕西省自然资源厅转发《自然资源部关于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更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根据2023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心精心组织开展灞桥区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基础信息填报工作,已完成26个项目2832亩储备土地相关信息填报,完成6个地块的预出库单号填报,按照自然资源部要求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为地块供应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三)认真做好业务范围内其他专项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中心全面对焦各项目标任务,细化阶段性工作计划,不断优化各项手续办理事项程序、前置任务和各个节点完成时限。通过创新供地模式、前置工作并行推进等方式,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高效完成。同时,积极主动对接企业、用地单位,上门服务,一次性告知前置手续办理和资料准备事项,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群众满意度,在有力保障了区域各类项目用地需求,受到上级、区级领导及其他业务部门和用地单位的好评。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开发企业对土地市场信心不足,对土地市场发展缺乏后劲,市场土地资源需求疲软,今年我区土地招拍挂供应量显著减少,多宗土地无意向单位的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供应。二是批而未供涉及历史项目较多,遗留问题复杂多样,用地单位对于供地手续办理不积极,处置压力较大。部分新的重点项目土地供应审批手续提交速度缓慢,为规范供地造成障碍。三是土地供应审批政策性强,环节多,审批资料种类多,需要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街办、园区及资源规划部门合力,保障项目顺利落地。部分项目配合节奏不够紧凑,影响办事效率和供地速度。(二)改进措施2024年,中心将坚持从区域发展大局出发,进一步谋划好土地储备各项管理和业务环节工作的高效推进。一是持续加大沟通协调力度,突破难点、堵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二是强化部门业务学习和政策研讨,进一步夯实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储备,不断提高部门干部灵活把握政策,有效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取得新突破。四、2024年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2024年,中心将严格地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要求,逐一按照宗旨业务范围开展工作,切实履行单位章程,有效落实事业法人职责,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全力做好各类项目用地保障工作。一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完成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制定工作;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相关制度;力争完成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工作。二是储备地供应工作。对于流拍宗地及无意向单位的土地,协调区招商部门加大招商力度,并按新政策及时调整出让方案,确保依法供应;对于因财政资金紧张无法完成土地征收等工作的项目,协调区政府加大对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力争土地供应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三是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协调区级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加快办理土地供应前置相关手续,全力推进我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四是储备计划编制工作。按照市局要求,结合上年度计划完成情况,全面统筹市区重点项目和批而未供基数清单,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编制2024年土地储备计划。五是产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工作。在产业用地供应方面坚持“标准地”出让模式,在我区全面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工作。六是严格按照《土地储备管理办法》以及《西安市土地储备条例》明确或更新收购储备工作程序,全力加快电力机械厂、五环集团等项目收购储备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