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中心医院

汉中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 2024-03-29 11:22
单位名称 汉中市中心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工作为一体,为人民健康提供医疗、护理与保健服务。业务范围: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妇女保健科/儿科/小儿外科/儿童保健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具体业务范围以执业许可证刊载为准)。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康复路22号
法定代表人 陈建华
开办资金 132404.95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2404.95万元 132613.7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5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在市卫健委领导下,我院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医疗业务完成情况。2023年门诊总服务患者124.07万余人次,住院总服务患者83932人次,住院总手术27927万余台次。(二)以国考和三甲细则为标尺,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一是国考筑牢高质量发展内核。2022年度获得B++成绩,全省排名第6。二是三甲评审全面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完成377项指标梳理,召开36次评审例会,开展22次培训,建立27项印证资料清单,组织5次督查,自查问题45项,做到“一问题一清单,一问题一整改”;制定83项应急预案,修订825条制度,医疗服务能力再次提升。(三)聚焦医院“十四五”规划,打造临床优势学科群。一是新增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省级培育专科、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以骨科为基础,积极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储备项目。二是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18项;打造14个MDT团队,推动适宜新技术的发展和诊疗方式的优化。三是夯实五大中心建设,救治急性胸痛患者848例,指导47家乡镇卫生院开展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工作;创伤中心上报8345例病例,指导2家县级医院顺利通过省级认证;高级卒中中心上报溶栓病例141例,全省排名稳居前5。四是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五委”协同并进,推动磁性护理高效发展;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加速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工作,成立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心血管病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通过国家认证,重症医学科护理单元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四)分类分策外引内培,全链条激活人才引擎。一是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名、硕士24人,公开招聘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25人,自主招聘95人。二是组织4次中干培训,796名职工参加“华医网”继续教育培训,1325名职工参加“公需科目”培训;1162人参加“三基”理论考核,打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选派49名医、护骨干赴华西、协和等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三是54人通过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2名职工顺利获取西交大医学在职硕士学位。(五)深化融通教学科研工作,住培管理成效显著。一是提升科研水平,深化教学管理。推进与陕西理工大学的融合发展,实现校院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申报各类课题64项,15项科研成果通过市级鉴定评审;获批授权专利12项;公开发表论文104篇(SCI3篇、北大中文核心5篇、科技核心20篇);成功转让发明专利《一种胸腰段脊柱骨折减压固定器》,实现成果转化“0”的突破。深化教学管理,在职研究生考试通过率达62.9%。二是加强住培管理,助力结业考核。引入住培一体化管理系统,扩增实训面积近300㎡;招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51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59人;2022级全科医生转岗学员结业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率100%;2023届住培医师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率100%;荣获全省“住培绩效评价优秀基地”荣誉。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提质增效抓细综合管理,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优化收入结构,提升预算管理内涵,完善指标管理体系,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将费用控制工作纳入绩效管理和日常考核。改造DIP清单项目,实现自动化采集,提高结算清单数据的质量及完整性;完善病案首页信息化质控规则,人均费用和平均住院日呈明显下降趋势。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每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同比下降4.6%。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年处理舆情62起,开展安全生产检查62次,发现问题349个,均整改到位,筑牢医院安全发展保障防线。(二)坚持履行公益责任,辐射优势资源实现新进展。切实做好医联体及对口支援工作,开展远程会诊1095例、远程心电诊断3325份;选派21名副高医师指导10家县级医院开展新技术91项,派出2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常驻宁强、略阳、留坝进行对口帮扶,5名优秀医师赴普兰县人民医院开展工作,3名医师赴马拉维开展援外医疗工作。落实卫生下乡和医疗保障任务,组织“服务百姓健康活动周”“世界骨质疏松日”等义诊宣教37场;配合做好政府重大活动医疗救护保障工作24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扛起公立医院使命。(三)凝聚共识传递价值,打造文化建设新高地。推进医护关爱项目,开展职工子女暑期托管服务、“共享阳光·共助成长”等活动,缓解双职工压力;购置羽绒服、调整夜班费,把对医护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开设声乐培训班,举行中青年拓展训练、春季健步走、秋季运动会,提升职工凝聚力。深化人文医院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学人文实践活动,荣获2项全国奖项。(四)扎实开展专项治理,营造风清气正医疗环境。一是抓实作风建设。细化作风整训九项措施,开展培训8场次、“三基”考试7场次、行政查房8次涉及21个科室;以党性党纪教育、警示教育等为载体,将“严纪律、知敬畏、强作风”落到实处。二是加大党风廉政力度。扎实开展清廉医院示范创建,深入开展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不合理取酬专项清退行动、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四个关键”,运用“四种形态”,实现监督关口前移、纪律规矩常在。开展廉政谈话、任前谈话、提醒谈话18场;处理问题线索25件,给予行政处分2人;47个科室67名医务人员收到各类锦旗、感谢信共计88份。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学科能力亟需加强。微创手术、三四级手术占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级优势学科偏少;临床科研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人才队伍有待完善。医院高端人才较少,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专业人才短缺;干部队伍老龄化现象突出,没有形成“老中青”优化组合的梯次配备。三是改善就医体验存在差距,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四是医疗安全问题突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不到位,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需进一步加强。五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二)改进措施。一是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对外吸引优秀学科人才,对内注重医院人才培养,为学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二是进一步强化医院文化建设。通过打造“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文化理念,持续深化人文建设,加强医患交流,改善医疗质量,提升服务质量。三是提升医院运营管理能力,进一步调整医院的收支结构,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构筑毗邻地区医疗服务高地,打造“一体两翼多极”的医疗集团;二是“学科整合”为指引,深化创新突破。力争创建1—2个国家重点专科、2-3个省级重点专科、4—5个市级重点专科;推广“MDT诊疗”“日间服务”“主诊医师负责制”“床位共享”;引进手术机器人等设备,筹建智能手术室;积极开展市级新技术新项目,提升微创手术、四级手术占比。加强科研诚信管理,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学科带头人评价机制、专业后备人才库,规范退休老专家管理,严格进行临床“三基”培训考核,充分发挥高年资医师的传、帮、带作用,拓宽国际合作平台,深化国际交流。四是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人、财、物、技术、设施等资源分类配置标准;树立全员成本意识,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降低运行成本。五是以党风廉政建设为统揽,以集中整治、清廉医院建设为载体,大力弘扬务实之风、清廉之风、简朴之风,力争在正风肃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使医院风气向好、向上、向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20年12月11日至2024年12月1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5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23年6月被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2023年被陕西省医疗保障局授予“首批支付方式改革病种分值付费(DIP)示范医院”。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