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府谷县前石畔九年制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中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府谷县河滨东路13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青山 | |
开办资金 | 21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8.03万元 | 363.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府谷县前石畔九年制学校.公益 | 从业人数 1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学年,我校以《府谷县教体局2023年工作要点》和教体局年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聚焦“双减”立足课堂,稳步推进学校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现将学校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一、2023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统思想,聚合力,强化党建,提升了党支部的引领力。稳步推进“红烛培根,启智润心”党建品牌建设,提出“弘扬和践行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培养永远跟党走的新时代接班人”的党建双培养目标,凝炼了“1234567,奏响生命成长好旋律”的党建主线,初步构建“一套价值体系,两个办学宗旨,三项基础工程,四个特色中心,五个示范项目,六个党建抓手,七大链接平台”的党建、教学融合发展新体系、新模式。进一步凝炼了“六年滋养幸福一生”的育人理念,校园“青松”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省级文化建设示范校正式命名。全面提升党支部的影响力,为学校整体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1.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2.集体学习制度落实到位。3.积极发挥党员的带动引领作用。4.支部日常工作规范化。(二)强化政风行风建设,优化教育环境1.强化了领导班子建设。2.抓实师德师风建设。3.扎实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三)夯实常规管理,细化过程考核。1.管理思路明确,常规有序开展。2.学校课程开齐、开足,设置合理。3.多样化开展德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助力核心素养培育。4.扎实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活动。5.立足“课堂”提质量。6.构建“课程”提服务。一是形成了全面的课程思维。二是课程建设显体系。三是课后服务管理机制初步形成。7.以教师为本,着力提升队伍建设。一是探索实施了“县管校聘”岗位核定、选聘、考核等管理环节。二是强化了学校管理团队建设。三是抓实教师队伍梯队建设。8.提升课后服务水平。9.实施家校共育,实现双向赋能。10.城乡共同体建设,角度新,有实效。(四)强措施,严控辍,巩衔工作扎实开展。按照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学校与班主任、教师、家长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层层落实了相关责任;并认真完成了控辍保学的监控工作。按照要求建立了控辍保学台帐,严格了学籍管理,未出现辍学现象,无未报到学生。学校未出现适龄儿童辍学现象。严格落实阳光均衡编班政策,严格控制学生异动管理。积极开展了结对关爱活动,及时落实和兑现各类资助政策,各类资金使用规范。按要求完成了消费扶贫采购数量。学生资助工作按要求推进落实,档案资料完善,措施得力。消费扶贫情况。按要求完成了消费扶贫采购数量。控辍保学工作扎实。(五)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后勤管理。后勤管理科学规范、食堂灶务工作满意率较高,办教职工满意的灶。设施设备管理到位,后勤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积极争取财政投入,改善学校办学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焕然一新,对楼道、楼梯进行了塑胶铺整,校园操场重新绿化,植了草坪智慧校园建设全面启动,逐步完善。学校将有效资金转款专用全部用于教育教学和环境改造工作。学校按照要求按时完成832扶贫采购平台任务,按月按时完成经费支付任务。(六)健康教育安全维稳。加强安全工作信息沟通,加大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安全教育、后勤管理与学校整体工作紧密配合。强化了岗位安全职责制,重点部位安全职责制上墙,与教师签定各类“安全职责书”。按照“安全第一、教育先行;预防为主、强化措施;多措交举,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形成合力;注重文化,确保底线”的工作思路,围绕“夯实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抓实安全教育、细化安全预防措施、完善安全事故处理、强化工作考核”几方面工作,持续推进和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校园平安和谐目标的达成。建立了安全管理办公室,细化和规范的安全工作管理。同时强化了传染病防控体系构建,严格落实了消毒、测温、通风、健康监测、门卫门禁制度,疫苗接种率达到97%,所有教室按照了护眼灯,教学南楼教室更换了智慧黑板,安装最新的希沃一体机。各班教室前安装了智慧班牌,逐步启动师生校园闸机出入考勤管理。学校安全管理扎实规范。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思想,不断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强化了楼道安全管理,安排楼层巡查员,落实人人都是安全员的责任意识。安保处、值周领导及教师定期对学校各类设备、用火、用电、消防、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排查整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交通、食品卫生、文化等环境专项整治。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预防校园欺凌、防溺水,消防安全等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班班希沃白板里安装了安全教育软件,引导学生观看,学习安全知识,强化安全自护意识。创新指标,突出优势。一是党建品牌初步形成。二是“带头人”、“双培养”机制效果充分突显。三是核心素养培育初见效。四是学校持续优质发展。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保稳定,求质量,促发展,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在课程思维的引领带动下,科普、艺术、体育、美育、信息化素养提升工程成果逐步显现。学期内有265人次在省市县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奖。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有112人次获奖。学校荣获榆林市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青少年书画大赛”、“趣味编程”、“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七巧科技”竞赛活动等多项优秀组织奖。在“汉字听写大赛”、首届跳绳、啦啦操比赛、县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联赛中获等次奖。府谷县首届跳绳和啦啦操比赛(跳绳乙组)第三名,府谷县首届跳绳和啦啦操比赛(啦啦操乙组)第三名。荣获陕西省第二十三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23年陕西省小学生趣味编程专项竞赛“优秀组织单位”2023榆林市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优秀组织奖”。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才艺展示逐步实现常态化,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成绩喜人。学校荣获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学校少先队大队被评为榆林市新时代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获市级“三星章”集体称号。榆林市护苗工作示范站顺利通过验收,被确定为陕西省名师专业成长基地学校、陕西省美育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西部教育联盟成员学校等。红领巾法学院被评为榆林市示范法学院、陕西省美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安全压力巨大。全校共有58个教学班,近3270名学生,属超大规模超负荷运转学校,学校活动空间有限,校园安全压力巨大。紧临交通主干道,上放学时段家长、师生人流量很大,交通压力巨大;学校地处县城中心,紧临河滨公园人员密集,社会闲杂人员众多,外部安全压力巨大。2.教师结构性短缺依然严重。仅有3名体育专业老师,3名音乐专业老师,1名心理健康老师,专业教师短缺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专业课程的质量提升。五、整改措施1、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的各项评价工作,加强教学模式应用要求的培训和调研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纠正。要求教研组认真搞好教科研工作,争取在教研教改中取得好成绩。2、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继续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力度,探索有效机制培养一部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充分发挥学校、中层、年级、班级的工作积极性,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全面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六、后期设想与发展思路1.高位谋划,促学校管理新体系。站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前沿,认真分析和研判县域内教育办学新格局,立足学校长足发展、持续发展、稳定发展、高质量发展,重新审视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将教育教学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相结合,逐步完善和构建校园管理文化新体系。2.以德为先,促全面育人新局面。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为先、五育并举是今后一个时期学校育人思想和模式的一个方向和举措。把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明确为学校的育人方向和目标,围绕这一总目标,按“年级化、学期化、主题化、目标化”的思路,逐步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3.教师为本,促服务育人新转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积极推进“骨干教师、党员队伍”双培养工作,继续提升“青松”大讲堂,继续实施好骨干体系建设工作,评选学校骨干教师。发挥好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全国生涯教育实验学校等幅射引领作用,着力推进骨干体系建设,推出和打造一批优秀骨干教师。4.五育并举,促全面发展新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特长班、兴趣班、艺术班教育,开展“校长杯”足球比赛,全面推进校园足球项目特色学校建设,组织好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荣获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荣获陕西省第二十三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学校少先队大队被评为榆林市新时代优秀少先队集体,荣获市级“三星章”集体称号荣获2023榆林市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优秀组织奖”荣获2023年陕西省小学生趣味编程专项竞赛“优秀组织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