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洋县> 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03-28 09:53
单位名称 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建设、管理、协调服务工作。
住所 陕西省洋县文明东路园区大厦
法定代表人 王明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洋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13.99万元 1171.86万元
网上名称 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公益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23年园区实施重点项目9个(省级重点项目1个,市级重点项目8个),其中新建项目3个,续建项目6个,总投资59.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95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1亿元。(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园区2支招商小分队先后赴广东、江苏、四川等地招商10余次,共对接企业30余户,现已落地7户企业。年度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亿元,占年度计划108.7%。新签项目引资29.7亿元,占年度计划109.6%,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为现代数字农商科技产业园项目(四川中农蓝公司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个,为新能源智能制造项目(深圳科比乐公司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9个,1亿元以下项目5个。策划包装招商项目14个,其中:0.5亿元以上项目4个;1亿元以上项目9个;达到建议书深度1个。(三)园区体制机制改革顺利推进。注册成立了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6名工作人员,并注册成立集团公司子公司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重新编制完成了《洋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和《洋县有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4)》。(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1、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推行“政企早餐会”制度,着力解决企业发展“难点”。2、实行服务专员制度。明确一个包抓领导,设置1至3名服务专员,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3、大力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管委会召开了“大干四季度、确保全年红”誓师大会,表彰“先进企业”5户、“先进科室”3个、“先进个人”5人,强力推动园区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五)品牌建设亮点纷呈。1、加强品牌建设。(1)对35家有机企业(合作社)品牌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汇总,初步建立了朱鹮有机品牌管理机制。(2)积极开展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申报工作,通过了2023年组织部、科协的年度专项考核,申报成功“洋县黑米酒”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强化商标注册,委托有机产业协会对洋县黑米、洋县红米、洋县红薯、洋县黑米酒等地标商标进行注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2、强化品牌宣传。(1)高质量制作了《朱鹮之原.有机洋县》宣传片。(2)积极组织县内10余家企业的产品参加了日本大阪展会、开展了“朱鹮主题油画展”和中日韩友好交流活动。(3)全力筹办2024年第七届亚洲(中国·汉中·洋县)有机大会,初步形成《第七届亚洲(中国·汉中·洋县)有机大会实施方案》,开启洋县有机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之门。(4)积极开展品牌宣传工作,官方主流媒体开展了洋县有机系列宣传报道,宣传推介洋县有机产业,进一步扩大洋县有机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园区共入驻企业43户,其中规上企业22户。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同比增长17.8%,完成营业收入96.72亿元,完成税收6318万元,新增入驻企业7户,新增就业人数440人,新增标准化厂房6.6万平方米。全年预计完成固定投资14亿元。让家门口的产业成为群众增加收入和提高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就近就业,极大提高了周边群众的就业意愿,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就业。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产值贡献不够,产业链不完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管理水平还不高,管理职能未充分发挥,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支持园区发展合力不足。2.要素保障制约多,资金保障困难,工业用地供需矛盾突出,企业融资难,人才技术制约,企业生产经营性成本较高,营商环境还不优,硬环境优势不明显,软环境服务能力不足,无干扰生产期制度未落实。改进措施1、创新园区发展模式。(1)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树立经营园区理念,创新园区体制机制。(2)推动园区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创业孵化、科技金融、公共服务等高端科创配套设施,构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集高端技术服务、高品质生活服务、高标准公共服务于一体的配套体系,培育提升园区社会公共服务和生活居住功能。2、推进园区提档升级。(1)加快建设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洋县分中心建设,打造产、学、研联盟,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抓紧做好省级园区申报工作,因地制宜,使园区真正成为优势特色发展及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3)推动循环化改造,推进园区污染治理集中化、产业链结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空间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优良化、基础设施绿色化、运行管理规范化。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优化产业引领,壮大产业集群。(1)科学编制规划,以有机产业为引领,协同推进现代材料、航空配件制造产业、电子产业等产业。(2)做强有机产业,根据《洋县有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积极筹备2024年第七届亚洲(中国·汉中·洋县)有机大会。(3)打造龙头企业,引进有机产业链、现代材料产业链、航空配件产业链等产业的知名企业。(4)强化项目支撑,新谋划项目17个,总投资28.97亿元,其中拟列入2024年度重点建设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0.78亿元,做好常态化项目谋划,聚焦产业链,认真谋划重点项目,推动成熟项目落地实施,增强园区发展活力。2.致力平台建设,提高发展质效。加快建设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洋县分中心建设,积极实施洋县有机(绿色)产业专家工作站升级工程,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加强对外协作,加强与国际农业亚洲联盟成员国家、国内外有机农业企业和协会的联系,全力打造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有机板块和实训中心)。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1)加强标准化厂房建设,加快二期建设标准化厂房进度,确保总面积7.05万平方米的厂房全部竣工。(2)推进道路建设,加快育才路和天宁寺河大桥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用。(3)强化配套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固废物处理等环保设施,在有机园区规划建设符合有机食品工业标准的独立供水系统,加快规划建设园区综合型物流中心,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4)加快展示中心建设,按照有机大厦一二楼展示中心项目方案,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推进施工设计,确保尽早建成投用。4.强化招商引资,提升发展活力。(1)强化队伍主动出击,充实招商引资工作专班,高频次“有的放矢”赴外开展“精准招商”,狠抓招商引资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紧紧围绕产业链招商,实行全员招商。(2)强化宣传营造气氛,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小视频、电视广告、滚动大屏幕等多种形式,积极对外推介宣传洋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营商环境。(3)强化服务提质增效,积极跟踪对接,做好意向客商维护跟进工作。积极招引深圳旺宇科技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深圳科比乐新能源制造项目、天遇之乡脱水蔬菜加工项目、深圳瑞驰服装等项目入园发展。5.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集聚高地。强化服务保障,打造运行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建设支撑更有力的市场环境。强化担当作为,提升履职更尽责的干部素能。6.着力攻坚克难,强化服务保障。建设园区人才公寓,积极探索把磨桥搬迁点和李家村搬迁点目前未售出的家属楼交园区管理的运行模式,将其做为人才公寓进行出租。协调方舱医院腾退事宜,解决产业孵化园已入住的9户企业职工用餐问题,同时消除4户企业临时在生产办公区改建食堂的安全隐患问题。开通与县内两个大移民社区(李家村、南坝)公交线路,解决职工上下班出行困难问题,经城区连接有机园区、磨子桥产业孵化园、李家村社区。7.完善体制机制,激活内生动力,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行机制,有效选人用人,创新园区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被陕西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认定为陕西省第三批节约型机关建成单位在2023年洋县重点项目上半年考核中被洋县人民政府授予红旗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