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榆林市榆阳区政法信息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榆林市榆阳区政法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27 10:59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榆林市榆阳区政法信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协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协调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领域综合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控、网格化管理工作;对乡镇、街道及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开展政法信息相关方面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保障工作。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榆阳中路44号
法定代表人 刘兆军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政法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万元 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榆林市榆阳区政法信息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10月份因主要负责人任免职进行了法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治安防控体系建设:2023年,在8个乡镇、街道及西延铁路沿线主要路口、重点地段安装太阳能监控探头471个,监控信息可全部实时回传至中心。矛盾纠纷化解:中心诉前调解窗口2023年成功化解案件2054件,其中调解成功1524件。特殊人群服务管控:针对全区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邪教重点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等各类特殊重点人员,全部建立了人员信息库并由专人进行监管、教育转化和帮扶。网格化管理工作: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推动4.7万名“五级五长”全部进入3164个网格,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乡镇、街道及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督导检查:2023年,中心按照各级安排部署,对下级综治中心进行常态化督导,我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工作顺利通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省级验收,中心作为“先进集体”被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开展政法信息相关方面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保障工作:2023年,中心新建综治视联网点位319个,综治视联网实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全年保障省市区各级视频会议60余场。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2023年,在区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相关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和辛勤付出下,中心诉源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受到中省市区各级领导肯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质增效。按照顶层设计、结合工作实际,争取党委支持,吸纳12个行业调解组织进驻中心,为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纠纷提供了更加专业的调解服务。9月份,在区委政法委的统筹推动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榆林监管分局与榆阳区人民法院联合在中心挂牌成立“金融诉源治理工作站”及“银行业、保险行业纠纷调解工作室”,形成了“法院+金融”诉源治理工作的新动力。“一站两室”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金融纠纷210余起,其中涉及银行纠纷50余起,保险案件纠纷160余起。拓展信息化调解渠道,在传统面对面调解的基础上,引入了“新视云”在线调解方式,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调解服务。“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高效运行。中心统筹协调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榆阳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派驻榆阳区法院诉前调解中心、榆阳区法律援助中心等进驻单位形成工作合力,切实为群众提供全面服务。2023年,诉前调解中心成功化解案件2054件,其中调解成功1524件,调解成功的案件中,调解协议履行率达到了32.81%,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婚姻家庭调解中心受理法院诉前案件196起,调解成功196起,调解成功率达到100%;受理榆阳区婚姻登记中心案件共计2550对,“冷静期”过后近74%的夫妻选择重返家庭,为维护婚姻和谐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法律援助咨询服务中心接待法律咨询人数500余人,代写各类法律文书20余份,通过申请或者接受指派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共计60余件;值班律师根据咨询者的咨询目的不一、咨询问题性质的分类不同,进行针对性的解释,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帮助当事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也节约了司法资源。心理咨询中心接待咨询案例61人次(包括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个人成长等),配合婚姻调解5起;通过引导当事人正确认识自我、关注自我心理健康,不断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发挥矛盾纠纷“前端预防化解”作用。发挥诉前调解优势,有效减轻群众诉累。诉前调解的好处有:1.调解范围广。调解案件类型涵盖了大部分民商事案件范畴。主要包括:金融借款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热力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保险合同纠纷等。2.调解效率高。截止目前,平均调解案件时间为7天,最快的案件能够做到当天完成立案、调解、出具法律文书、执行兑现等一系列流程。3.调解效果好。因诉前调解免收当事人诉讼费用,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调解人员为第三方调解员,双方对立情绪较低,有助于案件的快速、平稳化解。而经司法确认的裁定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又保障了合法债权人的利益。4.方便利民。为避免当事人多跑腿,诉前调解窗口专门针对未调解成功案件进行现场缴费;对于双方当事人均在调解现场且符合现场开庭审理的案件,及时审结。三、存在的问题(一)调解员队伍建设仍需加强。虽然中心的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是调解员年龄偏大,对现行政策法规掌握不足,仍有提升空间。(二)调解宣传力度不足。虽然中心的调解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社会对诉前调解的熟悉度仍有待提高。(三)个别乡镇(街道)对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的认识不足,工作存在一定短板。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在新的一年里,中心将继续秉承公正、公平、高效的原则,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调解服务。进一步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完善调解员培训机制,提高调解员的专业素养和调解能力,提升调解质量。通过诉源治理“三进”活动、制作宣传手册、利用新媒体传播等方式,加大诉前调解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诉前调解的认知度。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和统筹协调,不断提升全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水平,凝聚诉源治理工作合力,力争将三级综治中心打造成为全区矛盾纠纷化解的“桥头堡”和“主阵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12月被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