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兴平市> 兴平市融媒体中心(兴平市广播电视台)

兴平市融媒体中心(兴平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 2024-03-27 10:51
单位名称 兴平市融媒体中心(兴平市广播电视台)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整合范围内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新媒体等资源,宣传报道,传播新闻信息,开展媒体服务,组织媒体活动,广播电视节目播映、新闻节目及文艺节目承办等。
住所 兴平市南关西路11号
法定代表人 郭荣党
开办资金 75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兴平市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9.1万元 763.65万元
网上名称 兴平市融媒体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市融媒体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全媒体宣传,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神圣使命,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兴平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撑。一、业务开展情况(1)、狠抓学习教育。狠抓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纪律作风教育,以党建促业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每周二定期召开例会,安排部署中心工作,对全国两会及市委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进行了集中学习。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干劲,营造出了工作你追我赶,服务争先创优,作风严谨扎实,行为标准规范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2)、抓能力提升。围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了业务能力大培训活动,召开融媒体中心基础业务提升培训会,由资深记者讲述写作、摄影等方面的知识,促进干部业务能力提升。(3)、围绕“两会”报道、大项目建设等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组织新闻、专题栏目记者精心策划报道方案,提炼报道主题,掀起了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城市更新行动、创建卫生城市等一个个宣传热潮。阜寨草莓、庄头羊肚菌、丰仪花卉、莽山公园美景、敏华、金兴智造、佳帮手、“三航一新”等一批新闻精彩呈现。在爱兴平APP、兴平融媒微信公众号上开办了《聚焦聚力三个年》《书记说廉》、《乡村振兴》等专栏。截止目前,电视台、广播电台播出兴平新闻156期、3570余条(篇)稿件,电视播出《莽原渭水》52期、《百姓大舞台》105期;在电视台播出故事片、电视剧2510集(部)。(4)、对外宣传有亮点。2023年截止目前,在中省咸媒体发稿660条,其中《企业关停加工线帮助群众烘干小麦》《兴平辣椒丰收》《陕西兴平:冬草莓抢“鲜”上市》在央视新闻播出,省级媒体发稿234条,其中在《陕西新闻联播》发片108条,位居全省前列,咸阳市第一。咸阳发稿255条,学习强国发稿71条。与陕西电视台推出的《高质量发展看县域》,全方位对兴平在全国“两会”期间进行深度宣传。在2022年度陕西广播电视影视奖评选中,两件作品分获三等奖。在2022年度咸阳广播电视奖评选中,10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各县区中名列前茅!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充分运用融媒体中心平台,重点在新媒体建设上持续发力,构建了以爱兴平手机APP、兴平融媒官方微信公众号、兴平融媒官方抖音号、兴平融媒官方微博、兴平融媒人民号为代表的新媒体矩阵,推出了一个个“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好新闻。新媒体矩阵粉丝量突破45万+,累计阅读点击量突破1亿人次,充分利用“爱兴平”手机APP优势功能,整合各镇(街道)、市级各部门单位信息员资源和自媒体微信公众号资源,开设有新闻、直播、电视、广播、服务、兴平号、党建、文化、教育、旅游等栏目。目前已入驻兴平号的部门、镇办、企业达到62个。为全市的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谋势造势、为讲好兴平故事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媒体+”功能凸显。5月25日,邀请了人民网、华商报、三秦都市报等中省主流媒体和悦西安、粉巷财经、金融棒棒糖等知名网络自媒体走进兴平市,开展“聚焦高质量发展”采风活动,切身感受兴平市高质量发展的成就和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6月15日,联合咸阳电视台举行了聚焦“三个年”活动、促进高质量发展全媒体行动走进兴平活动,围绕兴平“大项目”、“工业经济”、“兴村振兴”、“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9月中旬,邀请中央电视台、陕西日报、咸阳日报记者走进桑镇,对我市辣椒进行宣传。成功举办第一届“引燃盛夏,歌醉槐里”瑞闽第一城杯兴平市歌手大赛,吸引了来自于省内外多个地市的近600选手报名参赛,是截止目前我市规模最大、场次最多、参与选手最多、举办周期最长、影响力最大的歌唱比赛。三、存在的问题新闻宣传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宣传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无法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人员年龄老化严重,2014年至今没有新进人员,新老交替存在断档现象,同时专业技术人员欠缺,掌握新媒体采编、运营专业知识的人员比较欠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转型比较缓慢,不能快速有效的适应媒体融合改革发展。四、整改措施面对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按照市委提出的“干在先、走在前、挑大梁”的要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力、舆论引导力、品牌影响力和队伍凝聚力。一是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作风能力提升。今年我们要围绕“三个年”活动,狠抓干部职工作风建设,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改变工作作风,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作风能力提升的宣传报道。三是践行落实“三贴近”,在基层一线锤炼能力,在群众中间拉近感情,在群众生活中深挖新闻,增强新闻宣传的可看度和影响力。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多渠道、多形式的媒体传播平台,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媒体形态和传播方式,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2、加强内容创新与生产,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新闻产品。同时,注重与用户的互动和反馈,根据用户需求和反馈调整和优化内容生产。3、加强对外宣传和节目创优工作。充分发掘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加强与上级媒体的协调合作,继续保持外宣上送工作的强劲势头。充分展示我市工作亮点,增强兴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4、打造融媒体特色品牌。结合主题教育,打造融媒体特色品牌。立足新闻宣传职能和党建阵地,突出党媒特性,实施“党媒+党建”,积极创新推进媒体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提炼总结党建工作新经验、新做法,打造具有融媒体中心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