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文物管理所

华阴市文物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4-03-21 14:39
单位名称 华阴市文物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征集、收藏、保管、修复、研究、陈列、展示;对全市地上、地下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田野文物勘查、墓葬的发掘、考古及文物鉴定工作。
住所 华阴市岳庙街东段34号
法定代表人 秦成刚
开办资金 33.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8万元 0.9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业务工作1.按照不可移动文物档案建设要求,一是收集整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弘农杨氏家族墓地)四有档案资料,并按照要求打印成册。二是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长城遗址和西汉京师粮仓两处的四有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三是更新补充东岳庙四有档案资料。2.按照可移动文物保护要求,登录《陕西省文物藏品管理系统》,录入2017年以后新增馆藏文物的各类信息。3.按照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要求,整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176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资料,为四普做好准备。4.对可移动文物进行建立档案,对文物库房350件文物进行详细的测量、拍照形成文字说明性资料,目前已装订成册。5.填报全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网上直报系统:文物年报工作;填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数据管理系统”;登录国家A级景区管理系统填报关帝庙景区相关数据;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平台自查整改工作。6.对全市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前期实地调研,收集并整理了阴晋故城遗址、华阴故城遗址和司家村寨墙,为准备申报国保做前期工作。收集整理了沙渠西城门楼、刘允丞墓、红岩孟氏祠堂、大寨遗址、杨家城村遗址、仙姑观等六处文物点资料,准备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为不断提高文物保护技能和巡查效果,让文保员以高扬的热情投身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去,为我市文物安全工作取得佳绩。6月16日,召开了全市文物安全工作暨文保员培训会。总结了一年来全市文物安全工作的成绩,还指出了存在问题和不足。并向辛苦付出的各文物点的责任文保员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对全体文保员提出了新的期许。8.根据《渭南市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评估标准》对各个文物点进行消防安全评估。同时,加强文保员日常管理,并督促做好文物巡查工作。(二)安全方面1.为提升我所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应急处置技能,特邀消防大队工作人员对我所全体干部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2次,重点对古建筑消防知识、如何维护和使用消防器材、消防工作注意事项和微型消防站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全年我们共开展消防演练4次,达到了安全员会讲、会操作、熟练消防器材的技能。2.常态化开展田野文物安全巡查工作,做好巡查记录及问题档案的资料完善。截止目前,开展田野文物安全巡查共计24次,出动人数100人次。重点查看了魏长城遗址、西汉京师粮仓、司家村寨墙等文物点,第一时间掌握各文物点保存状况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文物巡查台账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同时我们对村民进行了文物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深入各文物点共发放宣传册3000余册,达到了人人知晓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三)景区服务方面1.制定景区防汛度汛方案、防洪预案、消防安全应急预案、防震应急预案、防拥挤踩踏应急预案、夜间值班巡查管理制度、节假日度节方案和应急预案、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巡查工作计划。做好文管所、关帝庙景区清明节、国庆节、中秋节度节工作,无不安全事故发生。全年更换关帝庙景区灭火器4kg的30个,35kg的5个。确保景区各项工作有序进行。2.为给游客提供良好的参观环境,定期对关帝庙景区的卫生死角、绿植花草进行清理修剪。3.积极做好5.18国际博物馆日和5.19中国旅游日文物保护宣传工作二、社会效益情况1.为不断深入挖掘关公忠义文化时代价值,推动关公文化绽放新时代光芒,全方位推进市域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8月10日(农历六月二十四)举办了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关公忠义精神”为主题的第六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期间华阴广大市民和群众可免费游览关帝庙,同时伴有民间秧歌表演、民间锣鼓、华阴老腔、社区文艺节目等系列活动演出,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共同品读关公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展现华阴文化旅游独特魅力。2.常态化开展文化遗产公众教育系列活动项目,在关帝庙景区文物讲解、文化遗产公开课、文化遗产保护等多形式宣传为基础,通过多样性的综合活动,向公众宣传文物保护、文物安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激发公众对于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持续关注和深入了解,以此带动全社会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持续向好。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这一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工作上仍存在业务能力不高、讲解水平不够专业等问题。2、整改措施文管所将按照局机关年度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完善软硬件建设,坚持保护第一、抢救为先、预防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进一步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以“抓铁有痕、滴水穿石”的工作韧劲,做好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文物管理,夯实业务基础。一是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档案资料进行充实完善,收集整理西汉京师粮仓、魏长城遗址两处文物单位四有档案;更新补充往年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同时积极搜集和整理资料,做好新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文物点安全隐患检查力度,定期开展景区消防演练和培训,加强文保员力量的发挥,树立“安全大于天,责任重如山”思想观念,积极地做好文物安全巡查工作。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和消防安全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编印发放书籍资料、媒体宣传、短信提示等手段向群众宣传文物安全的重要性,在节假日,提醒群众注意安全用火,确保文物古迹的安全。3、加强景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对景区环境卫生的清扫力度,为游客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加强讲解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以优质的旅游接待服务迎接八方游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