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阎良区融媒体中心(西安市阎良区广播电视台)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为全区提供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等综合服务。新媒体技术引进开发推广和管理,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宣传报道,新闻热线管理,广播电视内刊网站和新媒体新闻稿件采写编审,电视网络“两微一端”等全媒体传播,新媒体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业务拓展。 | |
住所 | 西安市阎良区前进西路10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震 | |
开办资金 | 207.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西安市阎良区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4.83万元 | 133.4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发扬“钻”劲,以学促干提升工作质效。一是夯实“学”的基础,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见实效。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学习20次,研讨交流7次,专题党课3次。二是加大“研”的频次。将调查研究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结合推动阎良高质量发展目标定位,紧扣宣传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眼解决实际问题,班子成员深入一线调研,自己动手、认真撰写3份专题调研报告,深入开展调研成果交流会。三是提升“做”的成效。紧抓媒体融合契机,整合资源优势、创新宣传形式、优化宣传内容,出色完成《营商化境》《走马上任一百天》等专栏刊播,承担起了作为官方媒体应负的政治责任,营造了主流媒体舆论宣传的强大声势。(二)保持“韧”劲,锤炼忠诚干净工作作风。一是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牢牢把握新闻宣传的话语权,把宣传纪律和新闻道德规范挺在前面,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编委会”研究范畴,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提醒,专题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4次,坚决执行新闻宣传素材“三审三校”制度,切实把好组稿关、审稿关、发稿关,防止出现政治性、技术性差错。二是强化干部管理能力。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全体干部岗位职责。采用“大讲堂”“微视频”等形式开展“业务夜训”,常态化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每周进行“争优打榜”,不断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6人参加各类专业培训7次。三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严格落实反腐败工作“1+3+N”长效机制,进行2期“典型案例月月学,反面警钟月月敲”学习、13期《通报》案例学习。召开反腐败研判会议4次,提醒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谈话40余次,不断传导压力,提醒鞭策。(三)铆足“干”劲,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一是电视播出“安全可控”。共播出电视节目300余期,实现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全年无事故。二是主题宣传“亮点纷呈”。持续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及“十个攻坚”行动落地举措宣传展示,推发全媒体宣传作品2731篇次,总阅览量达1000万+。其中,“中国航空城阎良”微信公众号推发作品1106篇次,总阅览量达150万+。其中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稿件113篇次,二十大主题宣传50余篇次,作风建设主题宣传20余篇次,各类小视频100余条,创作“爆款”作品《阎良区(航空基地)第九届山东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等10余件浏览量上万+。三是精品栏目“破壁出圈”。推出的《瞰·阎良》栏目45期作品点击阅读量平均达2000次+。精选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精品美文,策划《夜读》栏目一经推出受到广大用户点赞好评。目前,“爱阎良”APP用户过万,阅读量和点击量最高实现周7.5万次,平均日活量均在1000+。《扩产能促创新丨高质量发展看阎良》栏目推发系列报道22篇,《项目一线》栏目报道3期总阅览量达上万+。《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专栏100余篇优秀作品展示了全区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各单位主题教育工作动态。四是外宣作品“硕果吸睛”。在人民日报、央广网、新华社等央级媒体刊发《京诚合作聚力空天——2023陕西空天产业推介会》等稿件500余篇次,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省级媒体刊发《西安市阎良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推动空天产业高水平发展》等稿件1000余篇次,在“学习强国”“西安发布”“西安网”“原点新闻”“群众网”等每月刊发稿件600余篇次以上,累计刊发万余篇次,全面展示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同时,聚合人民号、央视频号等中省市新媒体和商业媒体,扩大宣传半径一起讲好阎良故事,人民号“中国航空新城阎良”刊发稿件240篇,粉丝1.7万+,总阅读量超过376万+;华商报二三里“中国航空新城阎良”发布稿件256篇,最高阅读量4.9万+;陕西电视台、哔哩哔哩等“阎良融媒”发布稿件100余篇;央视频、人民视频“阎良融媒”也于今年10月份上线。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3年7月,我中心在新华通讯社新闻信息中心和新华社县级融媒体研究中心组组织开展的2022-2023年度“全国融媒体中心能力建设”调查研究中,入选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报道典型事例;2023年10月,马青钺参加陕西日报社第96期通讯员培训会开设的“遇见最美黄龙—群众新闻网‘群众拍’新媒体大赛”荣获二等奖;2023年4月,杜飞被陕西日报社在2022年度新闻宣传工作中被评为“优秀通讯员”;2023年9月,冯长涛被陕西省委文明办聘为首批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第一批);2023年3月,王嵘被区妇女联合会授予“最美巾帼岗位能手”荣誉称号;2023年12月在全区2022年度部门决算编报工作先进评选中,王嵘获先进个人表彰;同年12月,王嵘被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授予“文明新风之星”荣誉称号。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干部管理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激励和促进作用不够明显;二是全媒体培训学习提升还需持续创新开展;三是宣传方式还不够创新,对全区推进“世界一流航空新城”建设成果成效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四是亟需打造新的局域网系统和虚拟演播室,完成高清化改造任务。四、整改措施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努力把中心干部打造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队伍。要在写作、拍摄、剪辑、制作等业务技能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宣传效益。进一步完善“编委会”制度,大力挖掘宣传重点项目、重点工作进展,形成浓厚宣传氛围。实行科室轮岗,定期研讨交流业务,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二是要同时加大事业建设力度,争取更加现代化的采编播设备,以便适应当下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思想进步意识。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严格执行新闻宣传素材“三审三校”制度,牢固树立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积极稳妥做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二)提升媒体服务能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在高质量发展、基层社会治理、引导主流舆论、乡村文化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整合各街道、部门和驻区单位宣传资源,探索规范线索采集、新闻采访、信息发布、宣传推介、舆论引导等融合融通工作机制,用活各类“阎良融媒”号,认真探索、推陈出新,生产更多“爆款”产品。主动策划宣传主题,挖掘阎良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特色,持续做好向市级以上媒体推送稿件。坚持“服务+”工作理念,实现“爱阎良”APP板块更新,增设“城市管家”等涉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资讯板块,链接电力、供气、供水等群众关切的信息平台,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打好硬件软件组合拳。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实施制作和播出系统高清化改造,着力打造虚拟演播厅、局域网和存储中心,从根本上提高节目采编播质量,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格局。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办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购置配套专用设备,加快媒体传播设备技术升级改造。申报全区第三批档案工作AA级认证,促进中心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深化落实《阎良区反腐败工作“1+3+N”长效机制》,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进行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大力纠治庸懒散慢虚粗顽疾。继续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常态化开展“业务夜训”“争优打榜”等活动,积极联络上级主流媒体实现“以岗带训”,打造“既专又能、一体多用”的全媒体新闻团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