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太白山管理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和珍稀自然遗迹,维护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生物物种保护;遗传基因保护、自然遗迹保护;自然保护科学研究;自然保护宣传教育;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试验示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林业违法行为处罚。 | |
住所 | 杨凌示范区五胡路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永华 | |
开办资金 | 31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84万元 | 5510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太白山管理分局) | 从业人数 6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3年主要工作成绩(一)抓细抓实资源保护工作1.认真开展巡护管理一是按照太白山管理分局野外巡护管理办法(试行),严格要求,加强巡护,建立与森林公安联合巡查长效机制。二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划分局党委班子成员的管护责任,加强重点区域野生动物监测,按时填报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日报。三是做好巡护管理,审定巡护计划,规范GPS使用及数据收集方法,并督促检查、严格把关,提高巡护工作质量。共计日常巡护88次,稽查巡护116次,做到重点区域全覆盖。2.持续开展林政执法和专项行动一是开展禁种铲毒行动,严厉涉林涉毒违法犯罪行为,经严格排查,辖区未发现此类情况。二是持续开展非法穿越太白山综合治理,联合陕西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开展集中联合整治行动,对重点区域开展野外巡查、堵截工作和高山区联合巡查执法。认真落实“林长制”成员主体责任,依法依规压实各方责任,积极推动建立“非法入区”联合治理机制,成立由太白县政府牵头的联合整治机构,严厉打击“非法入区”、“鳌太穿越”及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共张贴禁止穿越太白山公告100张,悬挂宣传横幅9条,堵截劝返人员159人次,办理林政案件11起,处罚19人次,罚款46700元。三是加强林区“五乱”整治,核查森林督查核查图斑4处,及时上传管理平台;完成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地问题排查,联合宝鸡市环保局、眉县秦岭办等有关单位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工作,全面排查,建立台账,确保辖区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3.切实抓好原生态旅游小区整改工作按照省秦岭办督办单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整改任务,清理一切与《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不相符的旧批文,果断关停高山生态旅游小区,在保护区入口构筑入区拦截屏障。全面加强高山区管理,制定大爷海管护接待站的拆除方案,待天气暖和后予以拆除。4.创新开展有害生物防控和生态修复一是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参加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会议,组织开展联合调研工作,进行青松抢救工程管理平台和设备建设人才培训,配备有害生物防治设备。二是积极开展日常监测。制定《太保局2023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签订《太保局松材线虫病防控责任书》5份,按要求开展松材线虫病日常监测和秋季普查工作,及时上报工作总结。三是做好生态修复工程。完成2023年秦岭中段(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实施结果落地上图工作,实施龙洞沟生态修复工程,编制陕西太白牛尾河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四是做好森林保险工作。完成牛尾河区域、太白山区域的森林保险野外勘察、资料准备和理赔工作,理赔43万元。五是顺利完成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湑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工作。(二)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工作根据省发改委和省林业局的批复文件,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四制”要求,不断加强项目管理,健全组织领导,所有项目从申报到组织实施,均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审定;规范项目招投标程序,由分管领导带领项目办、计财科和纪检室组织进行项目公开招投标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好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控制,既合理解决我局外聘人员32人的工资五险、职工奖励绩效工资、维护维修费用等客观困难,也化解了一部分以前年度所欠工程款等应付款项。1.嘴头中心保护站提升改造建设工程项目该工程2016年列入规划,2017年编制实施方案,2018年1月省发改委批复实施,2019年完成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基坑周边沉降井施工等准备工作。2020年3月份开工建设,6月15日完成基础及地下一层结构施工,8月17日工程封顶。截止11月底,基本完成工程基础分部、主体分部、屋面分部施工,由于气候条件影响,工程暂停施工。随后,由于疫情及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工程陷入停顿。为有效化解矛盾,推动工程竣工验收,局领导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召开党委会成立专班,反复商谈,坦诚面对,最终达成共识。有效解决困难问题,维护太保局的形象和社会稳定。2.“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根据《陕西省林业局关于组织申报陕西省2023年“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要求,我局委托有关单位编制了《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3月14日,作业设计得到批复,并获批省级投资765万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森林抚育、碳汇计量监测和设置大型宣传牌。8月份,分管领导带领项目办、计财科、纪监室负责人到西安参加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局党委会审定了中标结果。9月13日,局领导、科室负责同志和项目实施单位代表20余人参加了开工仪式。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要求施工,进展顺利。3.监测体系及管护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根据陕西省林业局《关于做好2023年林业和草原投资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委托有关单位编制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年监测体系及管护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可研报告于3月14日得到批复,这个项目从申报到评审、资金安排均得到了省林业局领导和各处室的大力支持。初步设计于9月14日得到批复,并获批项目资金2112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卡口监测系统、改造升级防火塔监测系统、野生动物监测系统、前端业务数据采集系统、后端控制系统、综合监测管理平台、设施设备购置和巡护步道改造提升等,近期将委托代理机构发布招标公告,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公开招投标。由于该项目技术性很强,待中标结果出来后,由局领导班子集体参加,带领纪监部门和技术团队到中标单位考察,详细了解中标单位的技术力量和业绩。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或者其它违规问题,将召开党委会议,废止中标结果,重新进行公开招投标工作。4.秦岭中段森林火灾险防治项目该项目属秦岭植物园、牛保局和太保局三家联合申报实施的重点项目,由秦岭国家植物园组织公开招投标,涉及太白山区域的共计710万元,我局由分管领导和防火安全科、规划办共同参与项目实施工作,抓好认质认价和质量、安全管理。目前项目即将完工,局分管领导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分部分项验收。5.生态安全监测站项目2022年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合作编写《蒿坪、牛尾河动植物综合监测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由陕西动研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今年9月份,分管领导带领科研科、计财科、纪监室负责人到西安参加了公开招投标,局党委会审定了中标结果。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之中。6.专项调查及保护区补助类项目按照省政府文件,由分管领导和科研科组织内部科研人员,先后3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个人的意见和建议,科研科拿出初步方案,由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任组长、局领导分组监管、共分九个小组、基层同志广泛参与的“传帮带”科研队伍建设和项目实施工作方案,提交局党委会讨论审定,由各项目组分别组织实施。组织实施2022年重点药用植物、极小种群植物和国家公园补助项目460万元;协助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实施和完成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项目,提交了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通过专项类调查项目的实施,不断提高我局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为个人晋升职称打下基础。7.按时完成2024年项目编制上报一是组织全局副高以上人员分别牵头编制了2024年国家公园和林业草原项目,经过全局副高以上专技人员两次讨论修改正式上报,2023年11月10日省林业局规财处及相关处室审核通过;二是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了《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牛尾河片区)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工程实施方案》;三是组织编制了2023年、2024年省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资金项目,已审核入库;四是组织编报森林防火道路建设设计方案,上报审核通过。(三)扎实做好防火安全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定2023年森林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安排意见,组织召开森林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中省有关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及时调整安全生产和防汛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完善森林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体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24份,实行局级领导包片负责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管理分级责任制,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200余份。2.开展教育宣传,强化火源管理深入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思想及有关法律法规,举行森林防火和安全生产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岗位教育,努力营造安全氛围。推广使用“防火码”和防火手机短信宣传,讲防火课3次,张贴标语2150条,悬挂横幅62条,入户宣传840余家,散发宣传材料2630余份;开展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严格执行入山登记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