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文化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业余创作团体管理、文艺创作组织;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群众文艺理论研究;文化交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 | |
住所 | 宝鸡市凤翔区东湖路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吕忠强 | |
开办资金 | 367.6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凤翔区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36.89万元 | 434.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文化馆.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全馆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干实事,对标年初目标,深挖凤翔文化底蕴,强化文化惠民动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是群文活动丰富多彩。先后组织举办“年画重回春节”、义写春联、“非遗进景区·欢乐过大年”、优秀传统文化展演活动等春节系列文化活动15场次;组织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驻地部队文艺慰问、大地欢歌、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传统曲艺展演周、文明实践文艺宣讲、秋季春晚示范活动、广场舞大赛、青年歌手大赛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0场次;拍摄《凤翔八大碗》《国风·非遗年韵味》等专题短视频12个,线上展播12期。在举办好区内的各类群文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西府曲子、群众锣鼓参与省市各项大型活动4场次;推荐45人参加省市大型书画摄影作品展览活动6场次,其中29幅作品入展,7幅作品获奖;推荐专业干部参与省市赛事有三人获奖。二是非遗保护创新发展。1.加强项目申报管理。全年申报且到位各级非遗保护资金100万元。顺利申报创建我区为首批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区,城关镇为陕西省首批非遗特色示范镇。陕西西凤酒有限公司、凤翔新明民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中国泥塑体验园入选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凤翔新明民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凤翔陶罐制作技艺和槐塬正月二十六古庙会两个项目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三人(邰伟伟、周永科、胡小红)申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人入选;三人入选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姚怀侠、韩建斌、胡全让);非遗传承人有2人被确定为省级乡村工匠、27人认定区级乡村工匠;凤翔泥塑成功注册国家地理商标,凤翔木版年画成功入选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2.加大非遗保护宣传力度。完成《宝鸡市凤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暨宝鸡市凤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图典》线上电子书并面向全社会推介发布;组织凤翔红拳传习所14人参加第十七届国际红拳传承人交流赛,获十枚金牌,十二枚银牌,十枚铜牌;组织凤翔刺绣、马勺脸谱等10余个非遗项目76位传承人参加省内大型非遗活动展览11场次;组织凤翔泥塑、木版年画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业务骨干参加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黄河非遗大展等省外大型展览展示活动20余场,进一步扩大了凤翔非遗影响力。3.积极推进非遗保护守正创新。春节期间联合河北廊坊博物馆举办“前兔似锦——画新春”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展览活动;积极参与全省“非遗过大年”线上活动,拍摄凤翔泥塑、凤翔木版年画、凤翔草编三个项目级9个传承人专题宣传视频12个;组织举办2023年“文化和遗产日”宣传暨文旅商体融合发展集中展示活动、“非遗+电商”(陈仓老街、盛世广场)宣传展示活动3次;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2期,非遗进校园4期。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动作用,组织征集《凤翔木版年画乡村振兴图》。三是免费开放提质升档。投资67万元的文化馆办公楼加固改造工程目前已全面完成,正在进行工程审计;投资35万元的展厅布展项目已招标施工,年底可对外开放。同时我馆拓展工作思路结合总分馆建设要求,将公共文化服务下沉镇和社区,举办“崇德尚艺”暑期公益培训进社区活动5场次;馆内免费开放公益培训72场次;流动文化服务演出12场次,作为总馆免费开放的有力补充。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通过一年的扎实工作,区文化馆立足本职业务工作,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促进文商旅融合为有力抓手,围绕加快融入主城区目标,取得了以下效益:国务院文旅部授予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凤翔县新明民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凤翔陶罐制作技艺、槐原正月二十六槐原古庙会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宝鸡市凤翔区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凤翔区荣获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县(市、区)称号;凤翔泥塑传承人胡小红获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列入第七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胡新民等五名非遗传承人荣获第五届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胡小红两名传承人荣获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凤翔区雍布凡民俗专业合作社荣获陕西省第三批省级非遗工坊;凤翔土布织染技艺、酒海制作技艺、竹园打铁花被宝鸡市人民政府录入宝鸡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凤翔木版年、刺绣等画传承人获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凤翔木版年画、凤翔刺绣等相关公司获宝鸡市第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单位称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年度工作创新不足,业务形式不够丰富多样;二是眼界不够开阔、工作谋划不足,特色亮点不多。改进措施:坚持把学业务作为关键举措,认真学习了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保护相关法规及行业知识,深入细致学习了群文活动组织、文艺创作等方面业务知识。多组织馆内和馆际专题研讨交流,对今后负责组织的几项品牌群文活动和非遗管理等工作进行分析,全面掌握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重点突破,推动落实。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是完成好文化馆非遗展厅提升工程,提高免费开放服务品质;完成文化馆三级馆复检验收和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中期评估;做好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创建工作。二是依托重大节庆纪念日举办全区系列文旅商体融合及乡村振兴品牌文化活动;持续做好“文化五进”活动和“奋进新征程文化下基层”活动。三是支持凤翔木版年画传习所建设,实施非遗在社区布展项目;继续面向全区开展“非遗体验周”“年画重回春节”“非遗购物节”“文化遗产日集中宣传展示”“泥好有趣千人体验”等活动,更大范围提升凤翔非遗影响力,促进文旅商体融合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宝鸡市“非遗里的清廉”宝鸡优秀剪纸作品展优秀组织奖、2023年宝鸡市优秀新编广场舞展演优秀奖、荣获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县(市、区)、2023年度在全省群文系统“争当宣讲人,争做践行者”宝鸡分赛场活动优秀组织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