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榆林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榆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榆林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4-03-20 10:02
单位名称 榆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榆林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对全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幼儿教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指导与管理。
住所 榆林市经济开发区兴达路142号
法定代表人 童玉龙
开办资金 1035.1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98.15万元 623.21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益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12月6日变更了法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是教育改革的深化年,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年。这一年,围绕市局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职能作用,提素养、转作风、优服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助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提高党员修养,加强思想建设1.坚持党的领导,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与“教育强国”主题教育活动,让党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第一议题”的作用,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政策。2.坚守思想阵地,突出意识形态。深入贯彻主题教育,牢固把握思政课在教育领域与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开展思政课教学大赛,加强了思政课教学水平,筑牢了教育领域意识形态根基。二、强化教研管理,落实工作重心1.推进扬榆合作,搭建教育平台。建立与扬州教育经常性合作的机制,派人参与各种培训和跟岗学习。搭建榆林教育与鄂尔多斯教育交流平台选派127名高三教师参加“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三教学研讨培训活动”,为高考备考提供具体指导。2.提升教研质量,做好教育宣传。积极开展教育宣传,以“榆林教育网”为阵地,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一是宣传各种教研活动,共计宣传报道10篇;二是开展各种赛课活动,共计宣传报道11篇;三是进行各级各类检查活动,共计宣传报道10篇。3.落实听课制度,进行教学视导。一是派遣闫翠玲、王静两名教研员到榆林高新第一小学,榆林高新第七小学交流轮岗。二是全年教研员平均每人听评课100节以上,指导青年教师500人次。组织教研活动12次。4.加强教研管理,提高业务水平。根据教研员工作“五个一”要求,我们加强了教研员业务管理,今年有1项省级课题结题,14项市级课题结题,有10篇论文在刊物上公开发表。三、狠抓教学研究,提高教研质量1.指导教学改革,做好质量监测。一是检查学校常规管理,指导课堂教学改革。9月中下旬,配合市局组织开展全市基础教育常规检查和全市学校亮点展示工作。检查了中心城区共8所高中,52所义务教育学校,13所幼儿园的常规工作。二是组织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抽样监测,主要涉及中心城区43所学校。三是组织了全市高一、高二年级期末过程性评价质量监测考试,为学校管理提供数据依据。推进校本研修,指导课题研究。今年申核通过并认定1371项,合格以上等次1186项。2023年各县区、市直单位共报送2578项市级课题申请立项,最终确定1261项课题立项课题,共有1215项课题通过结题。3.指导高考改革,提高备考能力。一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确立“走出去,引进来”的高考培训方式。二是开展高考模拟考试。今年组织了四次模拟考试。四、搭建教研平台,提升专业能力1.组织教学比赛,提升教师能力。一是组织了“2023年榆林市基础教育教学能手评选”,评出155名市级教学能手。二是组织保育员技能大赛。举行了第二届全市幼儿园保育专业技能大赛活动,共有117人次分获等次奖,8个优秀组织奖;11月,推荐34名保育员参加了省级比赛,我市荣获“优秀组织奖”。三是配合市局开展第五届全市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大赛。组织了142名教师参加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共有109人次分获等次奖,8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推荐16名优秀教师参加了陕西省第八届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大赛。2.组织“名师引领”,带动教学改革。组织了三次“名师引领”活动,今年,4月9日—13日抽调高初中25名专家和优秀教师,深入靖边、定边14所中学开展引领活动;12月20日—23日抽调高初中42名专家和教师,深入神木、府谷8所中学,开展指导;12月18日—20日抽调22名小学幼儿园名师,深入城区部分幼儿和绥德县、米脂县15所学校开展教学指导。3.完善室坊站建设,加强区域教研。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了31名省名师,113名省学带,860名省教学能手的省级骨干队伍;31名市名师人,138名市学带人,1308名市教学能手的市级骨干队伍,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基本建立。五、发挥教研职能,提高服务质量1.组织“三会”活动,开展普通话测试。一是开展普通话测试,共有17406人次参加了测试。二是组织第九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听写大会。三是举办第七届中学生成语大会。四是举办榆林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诗词大会。2.办好《榆林教育》,做好成果推广。一是逐步改进优化了《榆林教育》版面和栏目设置,优选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文章,提高刊物质量,今年完成了6期出版外;二是加强榆林市教研室微信公众号建设,加大教研成果的宣传力度,以信息化带动教研现代化,实现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六、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全体教研员的努力下,单位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一是研究成果显著,有1项省级课题结题,14项市级课题结题,有10篇论文在刊物上公开发表。二是教师专业能力得到长足发展,评出155名市级教学能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新成果,有1261项课题为榆林市2023年度教育科学立项课题,有1215项课题通过结题。四是教研员听课制度落到实处,平均每人听评课100节以上,指导青年教师500人次。组织教研活动12次。五是教研成果宣传有新突破,在榆林教育网上宣报道31篇,《榆林教育》出版7期。六是普通话测试人数突破万人大关,共有17406人次参加了测试。七是名师引领行动广泛开展,全组织了3次,有6个县市区,37所学校,5000名教师接受了指导。充分给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受到广大教师一致好评,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一是评选教学成果。2023年全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中,有35件成功参加省级评审。二是举办榆林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评出一等奖6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4个。三是组织了榆林市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评选出4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8个优秀奖。四是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名优示范课评审和展示活动。共111节专业课和文化课通过各种工作平台在线上线下进行了展示。五是组织了榆林市中小学“学雷锋强国防”知识竞赛活动。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七、目前存在的问题1.教研员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岗位比例相对较低。2.教研创新能力布置,没有有分量的成果。3.教研队伍后续力量不足。八、整改措施1.积极与人社局、编办沟通,增加高级职称占比。2.创新机制,激励教研员深入研究,争取出成果。3.吸收年轻有为的教师,充实教研队伍。九、下一步工作计划2024年,教研室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榆林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凝心聚力,坚决完成好市教育局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市教研室常规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强化党建工作,筑牢思想阵地1.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按照党史学习教育“1359”模式,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做好规定动作。2.强化意识,坚守阵地。加强了思政课教学水平,筑牢了教育领域意识形态根基,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研工作生态。1.整合现有办公资源,用好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坊、教学能手工作站,逐步建立名师孵化中心;2.进一步建立完善新时代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规范、引领全市教科研工作健康有序发展;3.积极协调教育行政、人事等部门,建立上台能讲、进校能导、坐下能写的用人工作机制,尽快按要求配齐学科短缺教研员;4.加快教研微信公众号建设,构建线上教研交流平台,不断优化教研的形式与内容。(三)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科研实力。1.加强教研员学习培训。学习鄂尔多斯和北京海淀区等地区先进教研工作经验,采取教研员实地跟岗培训等形式,促使教研员与时俱进,追赶超越。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认真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做好教学能手评选、思政课大赛、班主任技能大赛、幼儿技能大赛、普通话测试和“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项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是进一步做好教师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指导课堂教学改革。1.组织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2.组织开展任教版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交流经验,帮助教师及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有效教学。3.加强幼小、小初、初高的衔接研究,帮助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4.加强中高考备考研究,组织好高考复习备考研讨会和模拟考试等工作,指导学校、学生科学备考。5.加强课题研究,规范过程管理,引领教师研究教学问题,真做研究,做真研究。6.加强职业教育研究,建立校企融合机制,培养工匠精神。7.重视特殊教育研究。(五)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1.开展教学视导。运用新课标和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指导教学管理及教学研究。今后在评估、视导、开展活动等方面,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向质量要效率。2.进行质量监测。组织开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抽样监测活动。组织开展全市高一、高二年级期末过程性评价质量监测考试和高三模拟考试。3.组好成果宣传。一是进一步改进优化了《榆林教育》版面和栏目设置,扩大优秀稿源征集范围和编审力度,提高刊物质量,办好《榆林教育》;二是加强微信公众号建设,建立线上教研管理平台,以信息化带动教研现代化,实现资源共享,整体提升。4.做好语言文字推广和普通话测试工作。5.做好创建工作和社区对接工作。6.做好上级布置的临时性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