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考试管理中心(汉中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汉中市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汉中市考试管理中心(汉中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汉中市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20 08:48
单位名称 汉中市考试管理中心(汉中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汉中市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和组织我市全国大型考试工作,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中专学校的录取工作以及全市国民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及全市初、高中升学会考工作。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陈家营东塔北路
法定代表人 杨柱东
开办资金 37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3.57万元 199.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各类考试招生工作平稳有序。2023年共组织国家级、省级教育考试11类18次,涉及考生20万余人次。其中:高考27252人;高考外语口语考试8534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新学考)22114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66457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老学考)21159人,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19823人;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两次笔试14198人、面试4861人;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1912人;成人高考9645人;自学考试1923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721人;按照全省统一部署,12月23日—25日,参与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考工作。2.组织领导有力,责任夯实到位。考前,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高考安全工作会议,就高考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高考安全责任书》。市招委会各成员单位,各考区、各考点均制定了高考安全保障实施方案,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还分别到汉台区、南郑区检查调研高考准备情况,并在市考试管理中心对各县区高考准备工作进行了视频调度,对做好高考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考试期间,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分县区进行巡查,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教育局负责同志在市高考考务指挥中心进行视频巡查,确保高考工作安全有序。在各类考试中,坚持派干部驻守考点督导检查,确保各类考试工作规范有序开展。3.部门配合周密,多方协调联动。按照市上统一部署和招委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各考区充分发挥考区委员会职能,积极协调公安、保密、卫健、电力、电信、无线电、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做好考生资格审查、试题试卷安全保密、考点周边巡查治理、无线电信号监测、考试期间噪声污染整治、水电保障、交通畅通、考点周边市场秩序和考点内外饮食卫生安全、网络技术支持等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形成了齐抓共管、同心合力做好考试各环节工作的良好局面,为广大考生营造了舒适、安全、放心的考试环境。4.细化保密措施,保障考试安全。全市各级考试机构严格按照《陕西省国家教育考试试卷保密室建设标准》对保密室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完善,保密室启用前均经过市国家保密局验收合格并颁发合格证。同时加强保密人员培训和教育,细化保密环节,层层签订保密工作承诺书,明确安全保密责任。在安全保密工作中,严格执行试题运送全程GPS和视频实时监控、试题保管24小时值班巡逻等制度,认真履行交接手续,切实做到无缝链接。5.严谨规范组织,抓实考务管理。在考务管理中,坚持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努力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力争实现考务管理“零”差错。严格执行各项考务管理规定,紧跟考试招生工作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考务实施清单化管理,扎实开展业务工作。认真组织三级考务培训,不断提升培训效果。各项考试均安排在标准化考点内进行,所有考场使用身份认证、视频监控、金属探测器和无线信号屏蔽,加强入场检测,强化过程监督,严防考试作弊行为。2023年,按照上级要求在全市所有高考考点安装使用了39台智能安检门,进入考点实行两次安检,严把考试入口关,有效防范了考生携带违禁物品进入考点,保障了考试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2023年,中心紧密围绕全市教育工作大局,紧扣平安考试目标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和我省考试招生政策规定,精细管理,从严治考。2023年全市普通高考和高职单招考试共报名27258人,其中:文史类7471人,理工类13297人,艺术类1530人,体育类741人,“三校生”单招4219人。根据实际就读考生参加考试情况统计,全市文史、理工类一本上线6184人,一本上线率34.1%,二本以上上线14168人,二本以上上线率78.2%。全国各普通高等学校在我市共录取新生18199人(不包括在我市以外就读考生、单招类考生和分类招生已录取考生),录取率为90.3%。其中本科录取13477人,专科录取4722人。其中提前批本科录取1540人,提前批专科录取316人,单设本科录取1428人,第一批本科录取3884人,第二批本科录取6625人,高职(专科)录取4406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八年级报考33927人(另有补考432人,其中地理科目372人,生物学科目376人),设23个考点,1149个考场;九年级报考32525人,设23个考点,1094个考场。为准确、高效完成阅卷及后续录取相关工作,中心及时制定了评卷工作计划,印发了《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上评卷工作实施细则》,成立了评卷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职能组室,明确工作职责。在扫描、评卷过程中,严格按照省、市文件要求,严肃评卷纪律,统一标准,充分发挥引领、协调作用,带领评卷工作组克服重重困难,科学把控评卷进度,按期顺利完成了九年级7科共计227675份答题卡的评阅任务,并准时无误公布考试成绩。针对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以及教师资格考试等社会类考试的特点,中心着力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杜绝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夹带、替考等方式违纪舞弊现象。2.中心通过省、市教育部门和考试机构官网、官微以及学在汉台、汉中日报、汉中发布等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招生信息、政策规定、招生计划、报名须知等信息,加大考试招生政策宣传力度,方便考生及家长第一时间了解考试招生的相关政策和信息。3.继续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优化考生服务保障。一是做好残疾考生等特殊群体服务工作。2023年我市共有18名残疾考生参加高考,各县区按要求对提出的合理便利申请以及考试组织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落实好各项便利措施。根据考生申请和确认,共有6名考生申请了考试便利。二是做好贫困专项计划招生政策落实。市县考试部门积极宣传贫困专项计划政策,把实施专项计划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报考条件及要求告知每位符合条件的考生,鼓励农村贫困考生积极申报。对符合贫困专项招生报考条件的考生逐一进行审核认定上报,确保应报尽报无遗漏。2023年全市贫困专项计划共录取1434人,其中国家专项录取1003人,地方专项录取401人,高校专项录取30人。4.中心承担了空军、海军、民航招收飞行学员和空军、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招生任务,在招飞宣传动员、政审、体检等具体工作中与军队和民航密切配合,并督促学校抓好“保苗”,顺利完成了各项招飞工作任务,共输送空军飞行学员12人,民航飞行学员6人,青少年航空学校录取9人,招飞工作再创佳绩。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2023年,我中心各项考试招生工作健康、平安顺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考试组织实施精细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有效防范携带电子设备参加教育考试任务艰巨。新的一年,中心将紧扣重点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抓业务优服务,不断提高考试招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持续加强对各类考试招生政策规定的学习掌握,对考试招生改革政策领悟吃透,入脑入心熟练运用,主动适应考试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使命,不断提高考试招生工作水平。2.加大调研、培训学习和经验交流力度。深入各县区各考点调研考察考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针对性地安排考试业务专题培训,拓展与兄弟地市相关工作经验交流的渠道,持续提升考试组织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4年,中心将围绕平安考试工作目标,统筹抓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坚持抓业务优服务,转作风提效能,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组织管理,扩大政策宣传,严格施考程序,细化考务措施,不断提升考试安全治理能力和考试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全市考试招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努力为考生营造公平公正、安全舒心的考试环境,确保全年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 2024年2月29日被市教育局表彰为“2023年度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3.2023年12月12日被省教育考试院、空军招飞局兰州选拔中心评选为“2023年度空军招飞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