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工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处置实施有效监督管理,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 | |
住所 | 榆林市兴达路437号榆林市环境保护局504室 | |
法定代表人 | 王云康 | |
开办资金 | 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环境保护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1万元 | 2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单位在市生态环境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全面加强中心组织管理(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工作合力。按照局机关党委安排,我中心全体成员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深层次思想理论学习。特别是组织全体成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并总结学习,通过写心得、摘抄重要精神等活动不断提高每个人的政治理论水平。(二)强化队伍管理,健全工作制度。组织中心全体成员参加生态环境部组织的2023年度全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培训班,9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按时完成每年专业技术学习;健全科室集体学习制度,完善科室会议记录,制定专人记录科室会议和采集照片资料;指定宣传专员,负责科室对外宣传工作和日常检查中资料的采集等工作。(三)抓好廉政建设,强化廉政意识。同市局签订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严格落实各项廉政制度,加强对中心全体成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提高自身思想作风,切实把一岗双责落实到每个岗位,不断细化党风廉政工作。围绕中心工作实际,按照市委编办《关于全市机关开展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了《榆林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办事指南》,实现对内提升机关效能、对外提升服务水平的双重效果。二、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一)规范工业固废环境管理1.完善政策制度。牵头起草《榆林市支持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试行)》、《榆林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经市政府审议印发,联合市财政局印发《榆林市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奖补申报指南》等,进一步夯实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2.开展技术交流。先后两次赴江苏、内蒙古调研考察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参与编制的《榆林市煤基固废生态修复盐碱地工艺技术规范》《榆林市煤基固废生态修复沙化土地技术规范》等标准规范已印发实施;正在委托编制《一般工业固废用于矿坑回填修复治理技术规范》《煤矿井下充填污染控制标准》。3.推进示范项目及重点企业工作进度。确定第二批22个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和第三批13家固废重点管控企业。今年累计建成曹家滩煤矿煤矸石充填等7个示范项目,新增利用能力650万吨/年,预计今年全市新增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将达到48%。扎实推进方家畔煤矿采坑等7个工业固废协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试点工作,编制完成试点实施方案,府谷2个试点具备开工条件,榆阳、神木5个试点处于前期手续办理阶段。4.强化日常监管。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我局启运了榆林市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约220家涉废企业纳入系统管理,建立产废、贮存、运输、处置利用闭环管理体系,不断规范工业固废环境管理。5.加大督察整改力度。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榆林固废问题初级验收,目前正在报省整改办验收销号,预计按照整改时限完成整改任务。(二)从严危险废物环境管理1.开展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工作。组织开展全市494家企业单位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完成948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工作。2.规范危险废物转移监管。按照省厅《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委托跨省转移固体废物行政审批和备案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陕环发〔2020〕24号)有关要求,严格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全年办理陕西延长中煤、金泰氯碱等产废单位共48起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3.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指导陕西北元化工、榆林市德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共4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完成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变更事项。目前我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累计43家,收集、利用、处置能力达250.14万吨/年。4.组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根据生态环境部《“十四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及省厅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市级2023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评估方案,确定考核范围、考核标准和整改要求。(三)强化医疗废物环境管理指导各医疗机构完善医疗废物的日常管理,督促榆林市九鼎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规范收集、处置医疗废物,全年共处置医疗废物2252.6吨,其中感染性废物1807.4吨、损伤性废物445.2吨。三、取得的主要效益1.经统计汇总,2022年全市主要工业固废产生量6407.4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59.2万吨,危险废物利用量41.57万吨,处置量15.24万吨,收集量0.17万吨。2.2023年完成全市327家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单位考核工作,其中发现问题613余条,已交县区督办,限期完成整改。同时,通过省厅危险废物规范管理考核,抽查30家企业,考核达标率100%。3.根据省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导151家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施行医疗废物电子转移联单。4.完成60家涉及化学物质的企业数据筛查统计工作5.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2亿元,签约协议项目2个,累计组织外出考察6次,已全面完成2023年招商引资任务。6.完成10家变电工程单位的排污许可试点工作。7.审批核与辐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9个,质量核查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监管系统96家。8.完成7家核技术利用单位35枚废旧放射源的收贮工作及12家放射源使用单位来榆异地作业备案。9.开展全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培训,对各分局及33家重点核技术利用单位110人次开展培训。四、目前存在的问题1.我市工业固体废物产量大,受综合利用技术、标准规范、市场消纳影响,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缓慢,综合利用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固废以贮存填埋为主,环境风险增加;2.部分企业对危险废物本底认识不清,危险废物产生种类及数量存在未申报、未纳入危废进行管理等问题。3.我市在建化工、油气勘探项目多,工业探伤、测井作业量大,流动放射源转移、贮存、应用环节环境风险高。五、整改措施1.健全完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持续推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2.联合市环境监察支队开展专项检查,督促企业如实申报。3.引进先进工艺与管理模式,建成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六、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继续以矿井充填(矿坑回填)、建工建材、高值利用及跨产业链接为重点发展方向,以示范项目和协同治理试点工程为突破点,充分调度落实《榆林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任务完成进度,力争在2024年、2025年完成全市新增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53%、60%的既定目标。2.督促相关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十四五”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体系》查缺补漏、限期整改,消除环境污染隐患,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确保年度考核达标。3.推进省委环保督察整改。持续推进延长中煤、未来能源等2家企业省委环保督察反馈杂盐问题整改,确保按期完成整改。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