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陕西省宜川县黄河壶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陕西省宜川县黄河壶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4-03-14 15:23
单位名称 陕西省宜川县黄河壶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黄河壶口景区管理及旅游服务。依法履行景区规划、宣传、管理、开发利用和地质公园遗迹保护。
住所 宜川县壶口镇壶口景区
法定代表人 赵晓鹏
开办资金 1953.45万元
经济来源 企业化管理
举办单位 宜川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3万元 170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宜川县黄河壶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公益 从业人数  7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23年,文旅市场复苏势头强劲,截止12月底,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接待人数205.1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13亿元,与2022年同比增长481.63%、399.33%,与疫情前最近正常年份2019年同比增长-4.03%、-7.21%;景区非门票收入8407.68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97.09%,较2019年同期增长22.37%,总体旅游市场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状态。(二)安全管理和高质量发展任务完成情况。对3月8日文旅部调研反馈的意见,逐条梳理,研究整改措施,明确短期整改内容和长期提升计划,制定《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陕西侧)安全管理及高质量发展提升工作方案》,方案从景区安全管理、基础设施提升、景观提升、文化提升、景区管理等方面提出26项58条整改提升措施,共计投资2079.46万元。我局根据方案逐条落实整改任务,截止12月底,19项51条短、中期提升任务基本完成,累计投资1055.46万元,7项长期建设计划正在逐项推进。(三)加强票务管理工作。一是制定门票优免政策。年初,根据壶口景区票务运行情况,同时考察省内其他5A级景区门票政策,制定了《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门票优免政策》、完善了《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门票管理办法》并监督落实。二是加强票务核查力度。我局安排专人负责票务核查工作,按照“一天一统计、一月一核算”原则,确保票款相符。今年以来,票务工作运行良好,管理基本规范。(四)十九届六次全会工作任务进展:一是配合文旅局完成西北大学专家组实地调研工作,举办高质量“黄河文化论坛策划调研座谈会”。二是按照《宜川县“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了壶口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游步道、旅游公厕、智慧旅游、标识系统、邮电邮寄、公共休息等配套服务设施;邀请了IPA国际认证高级礼仪培训师,ISE国际注册高级服务效能管理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礼仪培训师,会务服务礼仪指导师,高级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老师对壶口景区全体人员进行服务质量提升培训。(五)环保督察工作进展。根据《宜川县环保督察巡查工作领导小组督办函》(宜环督函〔2022〕4号)要求,对文件中反馈的16处国家监督重点问题、5处国家监督非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项督察,通过现场核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下发整改通知书、移交执法等方式进行,目前已整改完成6处,其余点位整改工作持续推进中。(六)果断处置舆情事件。4月29日,涉及壶口景区“安全墙”和“管理混乱”舆情事件发生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是召集相关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统一对外答复口径,并安排专人统一回复新闻媒体;二是对网友反映情况一一回访解释,争取最大程度谅解,及时处理网友反映投诉事项;三是主动邀请陕西日报、延安市融媒体中心到现场调研、了解真实情况。(七)对高峰期工作进行复盘。“五一、国庆”节假日后,我局从安排部署、景区管理、安全、交通、市场、服务质量等方面对假日期间各项工作进行复盘,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对于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通过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和可行性建议。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壶口景区安全有序运营,景区管理基本规范,运行良好。随着景区高质量提升不断推进,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带动当地就业。截止12月底,壶口景区带动当地就业150余人,其中包括工作人员、景区商户等,;二是不断增加经济收入。2023年,景区走出疫情影响,通过各种营销渠道,不断增加景区收入,全年实现门票收入1.14亿元,,非门票收入8407.68万元。三、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存在问题:(一)旅游配套设施有待提升。创建5A景区后,虽然完善了游客中心、交通道路、停车场、公厕、标识标牌等基础性设施,但是,景区设施标准还进一步提升空间,比如,停车场缺少,停车位不够,壶口高速路口到南游客服务中心路面较窄、人车混行,“五一、国庆”假日期间出现交通不便和拥堵问题,也存在一定程度安全隐患。(二)景区文化价值开发较浅。就景区目前的建设及开发状况来说,宣传的重点是其壮丽的自然景观,文化旅游业态培育不足,本土特色文化体验感不强。一是对盘古文化、大禹文化、农耕文化、黄土文化、红色抗战文化、以旱地行船为代表的古河运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开发和展示。二是对当地的剪纸、胸鼓、斗鼓、民间剧种(主要是蒲剧)等特色文化深度开发不够,没有使其形成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不明显。总的来说,景区文化方面的开发处于低层次状态,没有突出强调景观的科研价值、文化价值,没有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降低了景区的竞争力与文化传播。(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滞后。壶口景区旧版总体规划已过期,风景名胜区和地质公园优化整合尚未完成,新版总体规划需重新编制,部分规划建设项目在景区保护范围界定方面不够明确;并且由于我局无执法权限,因此在执行《风景名胜区条例》时存在一定困难。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一是持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以来,不断加大壶口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旅游环境,总体设施大幅提升,2024年,在提升基础设施的同时,从监控设备、电子票务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智能停车、智慧厕所等方面加强景区智慧化、信息化建设,减少游客排队等待时间,让游客更加享受景区智慧化带来的便利,提升游客体验感。二是完善“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在增加景区可游览体验项目的同时,不断完善交通建设,①加宽高速出口至景区停车场入口道路,改为四车道并单独设置人行道;②在昝家山进入游客中心的通道(壶口电力所)至游客中心广场修建一座人行天桥,避免人车混行现象,消除不必要安全隐患;③在沿黄公路设置300—500个停车位的临时停车场,应对旅游高峰期及节假日,方便游客停车,提高游客参观体验感。(二)加快文化业态植入。深入发掘盘古文化、大禹文化、农耕文化、黄土文化、红色抗战文化,强化黄河壶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突出活化利用、活态展示、活性体验,一是在创建5A景区的基础上,不断突出文化展示。在游客中心至主景区段建设母亲河纪念林广场、壶口地质公园广场、民国时刻广场,不断增加景区游览项目,拓展游览空间。二是加快开发禹王宫景点。将禹王宫和主景区相连接,增加游客参观内容,构建景区内环形交通路线,补充完善壶口景区文化内涵。同时将壶口作为宜川龙头景区,带动周边景区大开发,不断推动宜川经济发展。(三)持续开展两省联建工作。在“五统一”工作机制基础上,加强与山西侧互惠互补的竞争合作意识,打造秦晋精品旅游线路。即在共同塑造壶口瀑布旅游区品牌的同时,分析各自的特色,形成“错位发展”,依托圪针滩古渡口、孟门山、黄河飞桥、黄河漂流等两岸共有景点,利用黄河大桥交通连接,打造“和而不同”的精品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使资源得到深度、可持续开发利用,延长资源生命周期,实现其综合价值和效益。(四)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根据前期调研成果,2023年底完成了壶口景区高质量提升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及地质遗迹保护工程项目、大禹广场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项目的在线申报工作。2024年,加快储备项目落地进度,尽快启动工程项目建设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