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中心医院

咸阳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 2024-03-13 09:56
单位名称 咸阳市中心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咸阳市人民东路78号
法定代表人 徐晓峰
开办资金 109812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1986万元 123666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中心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20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院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院在市卫健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2023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效能。制定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3-2025)实施方案》,明确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推动现代医院高质量发展水平。完成医院“十四五”医规划院中期评估,对标对表“1235”规划内容梳理短板,完善工作推进措施。加强高质量发展政策培训,组织召开医院运营管理分析会,落实全省医院运营管理年蹲点调研相关要求,坚持以DRG医保付费模式改革为契机,加强数据分析和成本管控,10余次邀请国省市现代医院管理专家分享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二)强化质量管控,保持医疗秩序运行平稳。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完善一级质控体系,优化质控流程。落实依法执业相关规定,修订完善医疗技术管理制度92项,常态化组织MDT多学科会诊,举办线上线下病例讨论会110余场,提高医务人员疑难病例的诊治能力。加强院感防控工作,1-11月份医院感染率0.84%,感染例次率0.92%。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及处方点评,1-11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11.0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37.8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8.53DDDs/百人天。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等国家采购政策,全年组织院内外大型招标项目59次106个项目;落实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网采率96.39%,保证了全院各类药品设备供应需求。(三)完善救治体系,急诊急救及传染病防治能力稳步提升。加强急诊区域科学布局,急诊CT及急诊检验陆续投入使用,患者在急诊区域可实现放射检查、检验“一站式”服务。1-11月120急救热线24小时畅通,接听急救电话12.85万次,出诊2.21万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97%,接诊住院患者1.5万余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5.1%,参与市级重要会议及重大活动医疗保障任务110余次。规范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累计收住各类传染病患者1140人,传染病及时报告率100%。(四)多措并举优服务,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改善。认真贯彻国省市关于“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指示要求,积极落实“四少”工作要求,发挥患者接待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为患者提供便民服务。1-10月份住院患者满意度93.55%,门诊患者满意度91.67%。(五以等级医院复审为抓手,推动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再上新台阶。作为全省首家《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陕西省实施细则(2023年版)》试点医院,按期完成2022年度国考指标数据报送。6月中旬,迎接省卫健委评审专家来院现场检查,针对专家反馈的231项问题,分别召开行政职能部门及临床医技科室评审试点现场检查情况通报暨问题整改工作安排部署会,明确问题责任和整改要求。11月底,全院组织院内第二轮全面内审检查,检视共性问题17个、个性问题304个,切实通过自查自评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的工作目的。(六)加强人才强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持续推进“21351”人才发展规划实施,引进博士4人,高级职称人才4人,从985、211等重点院校招聘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76人来院工作,协调落实138名编制备案人员工资待遇,为医院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今年3月份,我院被陕西省人社厅纳入全省首批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自主评审试点医院,获批内科、外科、护理3个专业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权限。5月份承办全市《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管理办法》培训观摩会,全方面宣传展示规范管理品牌形象。(七)医教研协同发展,科技兴院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目前我院获批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5个、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储备1个。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全年累计完成泌尿外科、妇科、肝胆外科手术100多例。完成西安医学院等6个院内全日制教学班599名学生教学任务,接收各高校各专业实习生680余人。组织医务人员等各类技能培训及考核8600人次。全年中国知网检索量6.1万次,下载量4.1万次,发表科研论文217篇。(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信息化保障支持作用更加突显。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持续优化拓展信息系统功能,上线CT、放射、核磁共振、B超、内镜、介入超声6个项目预约平台,优化财务医保收费流程,缩短患者检查、缴费等候时长。全年保障各类线上远程会议、讲座及会诊35场次。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等级四级甲等”授牌,2023年8月获批互联网医院资质,建成咸阳市首家互联网医院。(九)创新保障体系,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进程。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每月安全隐患风险排查内容及要求,加强入院安检和安全巡查工作,制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及“五一”节前安全大检查行动方案》,组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2次,提高全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及隐患化解处置能力,确保院区秩序安全平稳运行。全方位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全院后勤保障月平均消耗较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1-11月份全院公务用车燃油使用较上年下降24%,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十)坚持公益属性,持续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组织“流动医院”赴各县区义诊宣传30余次,持续做好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工作,全年累计完成体检人数4.7万人次。加强慢病管理,全年完成出院患者随访4.48万人次,随访执行率77.84%,开展“医声医视”“云课堂”27期。完成保健对象诊疗、体检及健康管理工作,综合指标较上年同期增长25.5%。积极落实援外、援藏和对口支援任务。二、效益方面2023年高效完成3000余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1200余例支原体肺炎患者救治任务;1-11份门急诊总量82万人次,同比增长8.48%;出院患者7.5万人次,同比增长23.28%;总收入12.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2%,医院全面建设安全平稳有序运行。全院有76个科室被国省市级相关部门表彰为先进集体、220余名个人被省市级各个部门及卫健系统内表彰为先进个人。三、存在主要问题(一)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仍需提升。(二)精细化管理与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三)学科优势及专业核心竞争力动能不足。(四)质控组织作用发挥与现代医院管理要求不相适应。四、整改措施今后我们要立足医院发展实际,我们将认真剖析原因,总结工作不足,深刻吸取经验教训,着力在整改提高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转变工作理念,细化执行措施,做到精准发力,不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五、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一)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扎实开展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二)持续推进“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最大程度发挥现有资源,积极推进高新院区各项建设。(三)积极推动以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为重点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北四县远程医疗协作网项目落地实施。(四)充分发挥医院运营管理委员会职能,确保人财物等各类资源合理配置、精细管理及有效使用。(五)贯彻落实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及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目标要求,高标准完成三甲复审省级试点工作。(六)加大引才育才力度,推进“21351”人才工程实施,为医院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七)打造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加强急诊急救能力提升与重症医学学科建设。(八)持续推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A类工作,优化患者就医流程,建立标准化服务模式。(九)推进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深化院校合作,积极做好申报外科专业相关工作。(十)加强应急救治体系建设,提升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落实政府指令性公益性任务。(十一)拓展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安全、高效、智慧、节能”总原则,发挥后勤保障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作用。(十二)着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进程,力争早日通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五级评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持有咸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22年4月20日至2037年4月19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