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基层水利服务中心(渭南市城乡供水安全中心)

渭南市基层水利服务中心(渭南市城乡供水安全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1 15:37
单位名称 渭南市基层水利服务中心(渭南市城乡供水安全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供水管理提供保障。指导全市供水工作;提出供水建设投资安排意见;编制供水规划;开展城乡供水技术推广、业务培训;指导全市农村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住所 渭南市三贤路北段市民综合服务中心东配楼
法定代表人 惠川洋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3万元 14.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水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是积极争取资金,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全年落实项目建设资金6423万元,其中省级水利发展资金3948万元,县级涉农资金整合2475万元,城乡供水争取专项债券2.2亿元,提升了25.1万农村群众供水保障水平,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0.4%。二是持续监测排查,切实巩固饮水安全。先后组织开展了春秋两季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敲门入户大排查,共排查问题32个。组织局属单位1312名水利干部开展农村饮水问题大核查,核查出问题80个并逐县市区反馈问题清单。组织各县市区和局属单位开展全市冬季农村供水保障大走访百人大督帮工作,走访发现问题15个。累计发现的127个问题全部按照时序节点整改完成并销号,切实补齐农村供水短板弱项。三是完善长效机制,运管水平全面提升。严格落实农村供水保障“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会同市发改、财政等12个部门制定出台了《渭南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渭南市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推进方案》,先后下发了《加强全市城乡供水保障能力的意见》《农村供水工程应急预案》《全面强化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4个文件,从政策指导、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末端管护等方面接续发力。4月份,临渭区成功举办全省农村供水运行管理培训班,华州、大荔、澄城3个水厂获评省级标准化供水工程。四是健全监督体系,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建立了农村供水“市有清单管理、县有组织履职、镇有专管负责、村有人员落实”的市、县、镇、村四级回访监督体系,先后成功处置各类舆情信息59件,群众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联合移动、联通、电信3大运营商,先后5次向群众发送农村供水保障监督服务电话和供水设施防冻措施提示短信。督促县级持续发放饮水安全明白卡,并将提示短信发送和明白卡发放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确保工作落实落地。强化宣传引导,今年来,累计在中、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开展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宣传20余次,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完成投资2.8亿元,完工项目38处,提升了25.1万农村群众供水保障水平,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0.4%,有效夯实了城乡供水发展基础。二是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防返贫和成果巩固动态监测月报告制度,全年分别监测11次。结合“四级回访监督平台”等渠道,全年受理群众投诉59件,所有投诉全部答复,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大型区域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单一,无备用水源。二是单村供水工程管理落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难以满足高质量管理要求。整改措施: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持续加强与省级水利、发改、财政等部门接沟通,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倾斜支持,督促各县市区增加财政投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争取专项地方债券或政策性银行贷款等渠道多方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二是强化工程运行管理。持持续压实“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落地见效,健全工程管护长效机制,完善县、镇、村“三级”工程管护责任体系,组织开展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运行管理培训班,加快组建专业供水工程管护队伍,加强对基层运管人员的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县级监管水平和服务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及时编制高质量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编制完成《渭南市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经省级合规性审查后提请市政府批复并上报省水利厅。积极实施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和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3个专项行动,建立健全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保障体系”,推动全市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二是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围绕推进“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建设,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紧盯项目任务清单,全力推进华州区桥(涧)峪水库引水入城(二期)项目、潼关县人饮抗旱水源地建设项目、大荔县城乡融合发展供水工程、蒲城县“引水惠蒲”工程、澄城县县北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提升25万农村群众供水保障水平”目标任务。三是坚持动态监测排查,巩固饮水保障成果。常态化落实农村饮水安全防返贫和成果巩固动态监测月报告制度,按时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全覆盖敲门入户大排查工作,及时梳理汇总排查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建立整改台账,采取合理措施,按照节点时序完成整改销号。四是强化行业监管水平,完善水质检测中心。持续压实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督促县级定期发送农村供水监督服务电话,坚持发放饮水安全明白卡,建立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响应和处置体系,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在现状基础上提升市水利水质检测中心能力,力争取得CMA资质认证,加强行业监管,逐步实现水样检测全分析。五是加快智慧水务建设,提升运行管理水平。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信息化、标准化管理,积极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农村供水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常态化开展标准化供水工程遴选工作,加快遴选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技术先进、体量适中的“标准化”供水工程。建立健全平急两用的应急供水保障体系,完善供水应急预案,适时组织运行管理培训班,加大对基层运管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有效提升工程运转效率和管护服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