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金台区> 宝鸡市金台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宝鸡市金台区创业贷款担保中心)

宝鸡市金台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宝鸡市金台区创业贷款担保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3-11 10:07
单位名称 宝鸡市金台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宝鸡市金台区创业贷款担保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失业保险基金征缴与发放;符合条件人员的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公益性岗位管理;创业担保贷款管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事务代理。
住所 宝鸡市大庆路66号
法定代表人 韩广锋
开办资金 37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金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01万元 104.8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扎实开展就业援助。全年认定就业困难人员894人,1月份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对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积极开展“1131”服务,为群众宣讲政策、推荐岗位、介绍工作。(二)精心举办招聘会。先后举办了“春风行动、民营企业、四个一”等5场线上线下招聘会,全年参聘单位1302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48万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476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扎实推进就业技能培训。以提高素质、增强技能、发展就业与创业能力为重点,动员镇街和培训学校在我区开展技能培训,主推电子商务、母婴护理等重点培训科目,先后培训225人,305人取得高级工技能证书,占任务200人的153%。扎实开展了技能培训和评价专项治理,深入培训学校和企业开展检查核查。(四)及时落实公益性岗位等兜底安置。开发公益性岗位399个,其中城镇63人、农村336人(安置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129人);劳动保障协理员125人。(五)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政策。积极发挥中介机构带动就业的作用,落实中介机构职业介绍补贴2.8万元;充分发挥村组、帮扶干部积极性,动员脱贫人口申报交通补贴,简化申报流程和资料,加强过程审核,办理脱贫人口交通补贴538人,发放补贴25.24万元;为农村脱贫劳动力办理一次性求职补贴25人,1.2万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386人,完成任务7150人的131%;失业再就业3101人,完成任务2800人的110.8%;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21人,完成任务550人的113%;农村劳动力转移45598人,完成任务41000人的11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6%,低于市级4.3%的控制指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搭平台,促进就业资源整合提升。1.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全区11个镇街、67个社区和65个村均建设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工作人员上岗、工作职责上墙、服务事项上台的服务模式,迎接了市劳务处的调研指导,成为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的一线阵地和为民办事的主要窗口。2.发挥“金台就业”抖音号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金台就业”抖音号,吸引粉丝突破1.7万,累计直播带岗招聘212场次,“每日一岗”推送260多户企业,精准推荐岗位10600人次,深入金河工业园2户企业开展直播探岗,每天有数千名观众观看直播带岗,“金台就业”已经成为全市响当当的直播带岗平台。3.创业担保贷款作用充分发挥。进一步规范创业贷款申请、核实、考察、审批等各项流程,将创业担保贷款向小微企业、劳密型企业倾斜。大力扶持金河工业园、龙源工业园入驻企业,破解创业融资难的问题,2023年为39户企业发放创业贷款11327万元,直接扶持创业74人,带动就业402人,全年发放贴息资金444.7余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4.劳务品牌建设持续推进。打造以“西秦大姐”、东岭工匠、宝鸡擀面皮、蟠龙工匠为代表的金台劳务品牌,提升了劳务输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助推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劳务品牌带动和安置就业超过1.2万人。“西秦大姐”劳务品牌被评为全市优秀劳务品牌,入选人社部家政劳务品牌典型案例;东岭集团举办第一届“东岭工匠”选拔赛,技能提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5.积极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和金台零工市场。积极谋划打造新的就业服务平台,建立三级家门口就业服务平台,组建三支家门口就业服务队伍,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服务便民化、精准化、多元化和高效化,打造金台“133+N”家门口就业服务新模式。租用陈仓镇团结社区一楼建设金台区零工市场,将周边自发形成的零工求职点“退路进屋”,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人主体提供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把就业工作延伸到最基层。(二)重实效,让群众感受到金台就业的温暖。1.积极开展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为灵活就业人员托管档案500人(其中被征地农民档案450人),正常退休申报383人、特殊工种退休申报22人;灵活就业人员抚恤金申报30人,办理抚恤金198.45万元;办理独生子女费手续377人,灵活就业人员每月享受独生子女费4.1万元。2.扎实做好就业失业登记。简化办事流程,办理发放《就业创业证》660人,年审《就业创业证》12326人;登记失业人员4726人,每月对登记失业人员开展电话回访,了解就业情况和失业政策享受情况,推荐就业岗位,动员积极就业,并将相关情况录入全省就业系统。3.积极落实社会保险补贴。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发动符合条件的人员申报社保补贴,把好“社区自审、镇街互审、区级复审”三关,全面开展社保补贴镇街“背靠背”互审,确保发放对象和补助金额万无一失,全年发放社保补贴1970人,金额1139.41万元。(三)强保障,两项保险不断提质扩面。1.失业工伤保险不断扩面。失业保险参保922户,25341万人,完成年度任务2.2万人的113.64%,发放失业金641人,656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545人,239万元。工伤保险户企参保2123户,3.7万人,完成年度任务2.6万人的142%,发放工伤待遇168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2.社保助企纾困作用突出。落实免申即享的政策要求,通过网络审核企业申请,为596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资金320万元,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得实惠。全年为4户企业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9000元,涉及新招录大学生6名;审核761人的职业技能提升补贴;为东岭物资等3户企业申请缓缴工伤保险费3.65万元。举办了人力资源和企业2场工伤预防培训会,培训人员近300人,邀请市级专家对工伤参保、待遇、认定等进行了全面培训,工伤政策和工伤预防在全区企业得到广泛普及。3.扎实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治理。积极开展失业基金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资金和短期缴费骗取失业待遇专项治理,会同区人社局组成检查组,按照“三个全过一遍”的要求,保证了稳岗返还资金全部按规定用于企业,短期参保人员发放失业待遇合理合规。全年追回多领失业待遇23笔,8.31万元。(四)优服务,迈出温暖就业新步伐。1.认真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和社保工作进万家活动。举行工伤预防“进企业、进工地、进园区、进机关”活动,通过发放政策彩页、雨伞、纸杯、抽纸、口罩等工伤宣传品,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工作主动嵌入产业园区、直达重点企业、重点人群,切实保障参保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工伤权益。2.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克服系统无法推送共享、群众不愿意长时间等待等问题和困难,积极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就业证办理、档案托管等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全年办理事项267件次,方便了群众办事。3.坚持开展周末延时服务。坚持服务群众办事,每逢周六、周日安排工作人员开展周末延时服务,全年累计接待50多人次的咨询和就业、社保业务办理。4.扎实开展帮扶和包抓活动。组织开展单位包村干部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协助蟠龙山村开展防止返贫检测排查、“大排查、大走访、送温暖”、动态管理等工作,为3名脱贫人口家庭学生发放大礼包,坚持定期入户走访,了解帮扶需求,落实帮扶措施,登记收入,并开展干农活、打扫卫生等帮扶活动。参与区人社局治理农民工欠薪工作,开展包镇街、包项目活动,坚持经常性到工地了解情况,落实八项制度,督促落实发放农民工薪酬。组织干部投身柳沟村的包抓活动,开展“双报到”活动,长期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创卫、交通引导等工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技能培训组织困难大。2.基金追缴手段少。3.特色亮点总结不够等不足和困难。(二)改进措施。1.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要整合培训指标、资金、师资场地等培训力量,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和各类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2.抓落实,分类施策维护基金安全。3.积极主动挖掘工作亮点,创新工作方法,突出工作成果。四、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我们的工作思路和举措主要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人社工作进园区”为工作统揽,稳就业、强社保、优服务、转作风,实现就业和社保工作高质量发展。(一)做实三大平台稳就业。借助宝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家门口就业服务平台、金台零工市场的优势,加强企业和劳动力的精准对接,积极破解企业招工难和劳动力求职难问题。(二)做强三大品牌树特色。积极打造金台就业抖音号、特色劳务品牌、家门口就业模式,发挥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智慧就业,提升全区就业工作的影响力。(三)做优三项服务惠民生。积极抓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伤保险预防、就业政策落实等主要任务,不断简化程序、提升效能,确保企业和群众及时享受各项政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