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职业教育中心(眉县教师进修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中专学历技术应用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中专学历教育,相关职业培训。 | |
住所 | 眉县城东两公里 | |
法定代表人 | 郑海龙 | |
开办资金 | 87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051.29万元 | 14224.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眉县职业教育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0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列》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3年度,我单位在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眉县职业教育中心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德育工作以“三全五维”宏观德育理念指导,以“11334行动模式”、1234德育管理模式,结合“10大德育行动”、德育实践周等活动为抓手,,以“全国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严格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全面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活动实践周”常态开展,省级“文明校园”年审工作高质量通过。班级管理及班主任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健全预警机制,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校园安全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无任何安全事故。“6S”标准化宿舍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富有特色。卫生及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大,学校被授予“眉县首批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二)教学质量2023年全校高校单招报考853人,781名学生在高职分类招生考试中全部被高职院校录取;72名学生参加职教高考,44名学生本科上线,上线率61.11%,比去年提高0.14个百分点,高出全省本科平均上线率47.21个百分点。15名同学数学单科成绩喜获满分150分,任思琪同学以总分417分夺得陕西省职教高考状元。在2022年市级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3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校获市赛团体三等奖。学生参加2023年技能竞赛,获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5项,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市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2名教师分获省级汽车维修师生同赛项目单项冠、亚军,3名教师获得陕西省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11名教师获市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校获“宝鸡市参加202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宝鸡市参加2023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宝鸡市2023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组织661人参加人社部门技能等级考核,通过率99.39%;完成了2023年首批1+X证书试点申报工作,组织14人参加汽车修理工(初级)1+X证书考核,35人参加WPS1+X证书考核,18人参加工业机器人1+X证书考核,全部通过。顺利承办眉县2023年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比赛。在2023年眉县中学生球类运动会上,获第一名2项、第二名2项,4名教师获“优秀教练员”,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学校办学经验在陕西省2023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培训会上分享交流。(三)招生就业1.继续扩大实习就业安置网络,完成了2023届实习学生的实习工作及往届回流学生的重新就业安置,并对往届回流学生进行了登记回访,安排2021级各专业班和高职单招毕业班学生进行了岗位实习。2.加强了毕业班的职业指导工作,每学期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四次专题职业指导。3.规划、制定县内外教师招生区域,分片包干、任务具体、责任到人,并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平台、简章、入校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招生宣传,顺利完成2023年秋季招生工作并超额陕交院、陕职院3+2联办任务。4.进行了2022级吉利定向班组班仪式,完成了121名学生的“3+2”转段工作。(四)队伍建设承办并参加陕西省说专业说课程展示活动,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教学能力比赛中,我校教师团队获市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10名教师承担2023年市级中职公开课,全部受到表彰。11项县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结题。10名教师参加浸入式跟岗研修活动。教师严飞被评为“眉县第六批青年拔尖人才”,另有多名教师受到市县级表彰。学校被授予“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研中心组组长学校”、“眉县首批教师发展示范校”。(五)基础建设完成操场及看台改造,完成学校建筑外立面改造,完成现代服务部、信息技术部材料仓库改造,完成学校大门、自行车棚建设,餐饮中心按期投入使用,学生宿舍顺利开工建设,学校面貌和基础能力得到不断改善提升。(六)工会工作1.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倡导时代新风尚,弘扬职教新精神。2.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要求。3.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决策,切实履行工会监督职能,推进了学校整体工作作风建设向好发展,积极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权益和学校的稳定,共谋学校发展。4.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趣味运动会、健身大赛、三人篮球赛、龙舟大赛、“经典诵读”才艺展示等文体活动,增强工会凝聚力。5.关心教职工生活,做细教职工思想工作,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困难,增强教职工幸福感和责任感。校工会被县教体局授予“先进基层工会”。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规范管理开展内设机构改革,优化专业部低重心管理机制,实施现场化、过程化“6S”标准管理和“PDCA”闭环工作机制,推行基于KPI理念的绩效管理评价考核机制,细化“纪律、作风及效能”考核的校级督察监察机制,进一步完善“双向评价考核”工作机制,推动评优树模等工作科学有序落实,顺利完成第二轮教师“双向聘任”。学校获“2022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优秀单位”、“2023年教育体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一年来,先后有甘南、黔东南、榆林、重庆、杨凌等多家省内外同行来校交流学习。学校办学经验《做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卷人》被三秦都市报刊发宣传。(二)校企合作积极与美的电器、奇瑞汽车、开元旅业、汉德车桥、同维电子等上市公司、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发展共同体”合作;全方位深化与吉利汽车的合作,开展定向培养;推进了幼儿保育专业县内实习基地工作;继续加强与“唯美广告工厂”“安驰4S店”等校中厂的合作,提升学生实训水平。(三)社会服务宝鸡开放大学眉县学习中心实施规范办学,超额完成年度招生任务,中心荣获陕西开放大学教务工作优秀单位。进一步推进镇村两级农技校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双返生、退役军人等培训20000余人次,学校获县级2022年度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并被评为宝鸡市退役军人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涌现3名市级“百姓学习之星”,确立2个市级终身学习品牌,学校获宝鸡市社区教育优秀单位称号。职成教工作在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联盟会议上交流。组队参加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百校千企万人电商直播助力乡村振兴”品牌活动,表现出色,组委会授予三星精心组织院校,被央广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网站进行报道。实现培训创收140余万元。开展马家中学等学校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活动30次,接待人数5000余人次,接待参观20余次。基地入选《陕西省科普场馆名录》,被陕西省关工委授予“陕西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实践基地”,并被西北信息报社宣传报道,今日头条转发。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德育工作有待进一步细化。学生管理一直是职业学校办学的难点,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学习动机、文明习惯、手机管理、电信欺诈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与风险,亟需做更细更实的工作。2.教学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面对高职升本、学业水平测试、本科考试改革等即将到来的新变化要超前思考,提前应对,以改革增活力、强实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基础保障亟待进一步强化。学校基础建设仍存在路面管网老旧失修的问题;特别是建设负债,成为发展的包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正常运转、影响到教师待遇,存在发展风险。(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健全德育机构,完善德育网络,持续开展“一部一品”德育精品项目建设。落实德育生活化理念,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2.深化“三教”改革及书证融通工作,促进教学模式创新。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利用多途径反馈教学信息,优化教学工作评价制度。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学校开源节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不断加强校园基础建设。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取得的收入,分担债务,并严格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严禁截留和挪用学校收费收入加强学校收费资金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有效化解债务风险。四、2024年工作计划(一)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创建为市级“四好党组织”。提升团组织建设,创建为优秀团组织。(二)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机制,有序推动“双示范”建设工作。(三)继续做好“省级文明校园”建设工作,持续开展德育实践周、“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创建学生德育活动品牌2个。(四)省级班主任能力大赛有突破。(五)技能大赛和高职单招本科上线继续保持领先,办学经验在省级以上媒体宣传。“1+X”证书试点工作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校本培训与兼职教师培养同步提升。培养省市级教学能手1人,骨干教师培训10人次,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在县级以上交流。教学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七)完成中职招生1000名,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八)依托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研学旅劳工作形成特色,广泛宣传,并完成省级以上课题研究。(九)开放大学学历教育招生60人;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8000人次,双返生培训400人次,培育2个以上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开设特色行业产业职业技能培训班。残疾人培训基地创建。(十)实施2024年质量提升资金项目(实训室建设、实训设备添置等),学生宿舍楼建成并投入使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受奖情况:宝鸡市参加2023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宝鸡市2023年社区教育先进单位;2022年度基层单位目标任务考核优秀单位;2023年教育体育质量管理先进位;2023年眉县首批教师发展示范校、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2022年度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研中心组组长学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接受捐赠资助:无使用情况: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