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咸阳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

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咸阳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02-01 15:25
单位名称 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咸阳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拟定规划范围内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编制国土空间利用规划负责规划范围内建设、管理、运营等,开发建设项目的策划、论证、招商、管理等工作负责共同开发建设双照街道办和南位镇负责规划范围内应急管理工作、承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贯彻《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住所 咸阳市北塬大道1号
法定代表人 张永强
开办资金 811.2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19.47万元 1451.16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咸阳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 从业人数  3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咸阳经开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目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和“三个年”活动,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保稳定、转作风、办实事,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一、开展业务情况。32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8.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5%。签约合同项目20个,总投资101.02亿元,改变了经开区缺少重大产业项目的困局。完成土地报批9个项目712.4亩,完成土地出让12个项目814.1亩。探索重大投资项目“容缺受理+承诺制”,推行“亲清”助企联络员、“周末不打烊”服务,实现审批提速95%以上,为企业节约成本150余万元。推行的“极简极速”审批改革助推工程建设项目加速落地建设案例荣获全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全年优良天数231天,比2022年全年增加41天,奥体站点综合指数在全市4个国控站点中最优。空气质量位列关中地区64个县市区第52位,是全市国控站点唯一退出倒十的区域。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全区无安全事故发生。切实做好“保交楼”工作,完成交付2454套,占全年任务的85.74%,位居全市第一。二、取得的工作成效。一是秦创原建设成果显著。秦创原临空智港成功申报301科创特区。2023年9月获批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深入推进与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促成在经开区注册科技型企业12家。“咸阳经开AI视觉中枢”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全省2023年度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名单项目。二是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秦创原临空智港项目、东区9年制学校项目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均和云谷临空科技港项目进展顺利,银西高铁棚改等项目已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三是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完成内资投资80.49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0.6%;实际利用外资506万美元,占年度任务的101.2%。完成市上下达2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任务。三、存在问题。一是资源优势发挥不足,土地供应紧张与闲置并存。二是产业项目支撑不足,支撑作用强、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大项目、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缺乏。三是服务配套能力不足,辖区学校、医院、金融、商贸、酒店等公共服务项目缺乏。四、整改措施。一是奋力加快临空经济发展。做好参加市2023年中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和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采购展览会的筹备工作。二是倾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包抓领导下沉一线,下势破解难题,严格夯实项目包抓责任制,积极协调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项目建设任务的高效落实。三是全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加强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力争高质量教育师资团队办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项目签约落实,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亿元以上。五、下一步打算。2024年,咸阳经开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城市新区、科技新城”定位,积极布局临空经济、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和专精特新产业,加快建设秦创原科研院所集聚区、临空产业集群新高地、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着力打造临空科技城,努力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做示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推行的“极简极速”审批改革助推工程建设项目加速落地建设案例荣获全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2.“咸阳经开AI视觉中枢”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全省2023年度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名单项目;3.荣获咸阳市“政务公开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