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16 09:53
单位名称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服务。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信息化建设及数据成果管理、维护、应用·自然资源卫星遥感影像分发与应用·国土空间大数据研究·自然资源和规划技术创新、服务及对外合作·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技术支持
住所 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南路178号
法定代表人 李涛
开办资金 1441.94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58.23万元 3290.1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市局党委的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信息中心认真按照市局各项部署安排,以“两统一”为根本、创新为驱动、质量为前提、安全为导向、服务为宗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标准,融合多项举措,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为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提供信息服务保障。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2022年工作情况(一)以“两统一”为根本,不断深化信息平台建设1.推进“一平台一系统”全面上线应用基本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目前已将过渡期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骨架路网等阶段性成果,以及交通、水利、能源等32项专项规划阶段性成果纳入系统统一管控。2.深化“一码管地”功能应用实现“一码”串联项目用地全生命周期及各业务环节。在“一张图”上实现项目土地报批、规划设计条件、工程许可等用地全生命周期串接及信息展示,支持模糊查询和按条件查询,材料共享和前后复用。3.推进资源规划“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网站上线运行。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系统线上办理。对外打通西安市政务服务网,对内连接局“一码管地”系统,在“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网站上线运行175项审批事项。(二)以开拓创新为驱动,促进资源规划科技发展1.开展资源规划顶层设计.我中心多次与厦门数字中心对接沟通,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工作方案,基本形成“3+3+1+N”信息系统框架体系。2.推进市卫星中心建设积极推进西安市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设,目前已经配合开展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卫片执法监督、耕地“非农化”监测、矿山遥感解译以及生态修复监测等工作。3.探索国产化替代与信创改造。按照“复用新建相结合”原则,在全系统上下开展了基础网络环境调研工作。指导有条件的分县局及事业单位充分复用当地区县政府提供的电子政务外网环境,没有条件的单位统筹做好新建电子政务外网专线及预算申请。(三)以数据质量为前提,扎实推进信息资源共享1.完善资源规划“一张图”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汇集了全市域现状数据、规划管控数据、管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4大类数据资源361项,600余个图层。2.强化数据管理工作强化数据安全治理。编制数据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并初步形成服务器虚拟化计划。分阶段开展数据库账号实名制,加强内外网审计巡检,盘点自然资源数据资产,梳理数据成果目录,推进纳入审计的数据库配置和数据库分类分级工作。3.增进数据资源共享为各处室、分县局以及局系统外提供数据服务。内容涉及遥感影像、土地管理、行政区、开发区范围、二调、红线、绿线、各专项规划数据等。(四)以信息安全为导向,充分发挥维护保障作用1.提升设备安全保障开展重要业务系统北迁工作。会同局办公室,现场查验资源规划服务大厦机房和市级政务数据中心机房相关设备,梳理市级政务数据中心托管机房内资产清单,形成初步方案。2.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根据网络安全工作实际,沟通重要业务系统北迁后电子政务外网所需防火墙、交换机的相关参数、上架、配置应用等工作。3.强化日常维护保障开展分县局局长办公会相关保障情况调研工作。按照局办梳理的分县局清单,安排专人前往开展调研,并现场对相关保障人员进行培训。(五)以提升服务为宗旨,加强信息化协作配合1.为相关处室、单位提供信息技术支撑配合总规处,做好国土空间规划保障。配合完成西安市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数据库标准(初稿),对接市级总规编制团队,承担“三区三线”专项规划数据库建库技术支持工作。按照“三区三线”专项规划数据库要求,形成符合国标的数据库。2.完成规划技术服务保障工作做好信息公开。截至目前在官方网站发布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公示406条、通知公告50条、政务公开58条、专题专栏40条、政民互动3条、转发头条信息5条。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2022年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我局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缺乏前瞻性、完整性考虑。从基础设施、数据信息、应用系统等不同方面,没有全面的信息化建设“蓝图”。其原因在于我局在政府数字化转型这一背景下,对于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定位”和“导航”缺乏顶层设计。二是业务重塑、平台建设、应用场景等不同维度缺乏环节之间的互动和衔接,细节问题把握不准。其原因在于业务系统应用效果缺乏运行规则与考核机制,以及信息化建设缺乏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三是“一张图”数据库中数据质量问题较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清洗数据。其原因在于数据来源较多,且无数据标准。下一步我中心将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参考相关政策法规及数据标准要求,制订数据标准,形成规范性约束。四是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建库工作缺少自动化辅助工具。分区规划数据库质检工作和后期市级总规建库工作即将启动,由于数据量大,任务时间紧,自动化的质检和建库工具是有效推进工作按期完成的必要条件。下一步我中心将制定任务计划、梳理工作流程,选择实用的软件工具辅助相关工作的推进。回顾本年度工作,信息中心在资源规划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数据管理、网络安全防护等方面获得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在明年的工作中,信息中心将继续贯彻省、市各项工作要求,切实采取措施,为全市资源规划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支撑,使我局信息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