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提供管理服务。区域内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土地储备管理和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相关社会服务项目 | |
住所 | 西安市明光路166号凯瑞大厦F座 | |
法定代表人 | 贾强 | |
开办资金 | 88186.9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21937.13万元 | 785348.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0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了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开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九个方面重点工作,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企业集聚速度加快。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稳增长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全面推进难点任务加快落实。制定并实施经开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计划》《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四新战略”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突破,(二)把握重点招引项目,发展要素加速聚集。坚持招大引强理念,聚焦11条重点产业链条,深入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员招商,组织策划招商引资活动23场,在第六届丝博会经开区招商引资推介会上,签约高品质项目63个,成果合同项目总额排名开发区第2位。加强主动向外意识,开展驻外招商工作,设立驻深圳、北京、苏州招商办事处,拜访重点企业300多家。“招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园区管理机构”的全员招商氛围基本形成。(三)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经济大盘支撑有力。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注重大项目引领、大项目带动,研究制定了《推进“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2022年度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等多个工作方案,保障项目全力推进。健全服务反馈机制,深化服务模式,细化服务节点,定期召开调度会,对项目建设、手续办理方面的集中问题实时进行跟踪解决,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四)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新兴产业稳步发展。一是紧抓秦创原建设,实施秦创原建设“九大工程。二是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项目获评优秀档次,深耕“两链融合”加速产业聚集创新经验获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批示。三是加快成果转化、加快孵化载体建设。四是建设多层次专业化空间。规划布局新材料、汽车、航空动力三大产业聚集区,布局了一批“小而精、小而美”专业园区。五是优化创新生态环。六是发力数字经济产业。成功举办秦创原数字经济生态论坛,发布了《数字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及十大数字经济应用示范场景》,多项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入区。(五)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周末“不打烊”,推出首批35项“不打烊”事项。在全市率先实施企业歇业休眠制度,全面推行“2334”工作法、“四从四全”链式服务,在企业开办领域实现全流程3小时办结,施工许可办理时限最快压缩至2.4个小时。全面实行事项清单化管理,709项政务服务事项向大厅集中,实现专区无差别的综窗“一站式”办理。推出1067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地区办理,39个事项纳入“全市通办”事项清单。出台稳经济促发展“27条”、促进高质量发展“36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业政策》。(六)强化配套保障能力,城市品质逐步提升。完成道路坚强电网电力沟道、配套道路建设工作。提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停车场、停车位;提前建成并投运集中式充电场站、充电桩;提前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和提升口袋公园、绿地广场5座,新增城市绿地20万平米。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省率先印发《生活垃圾分类“三支队伍”管理办法》,区内2家单被评为生活垃圾分类国家级示范单位。完成雨污混接点改造任务。(七)凝心聚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建、改扩建学校6所,新增学位7350个,同步完成5所新建校的“名校+”委托管理工作。制定区级《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公参民”学校转制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方案文件,全面推进经开“公参民”学校转制工作。稳步推进公共文化项目,开元大剧院建设进展顺利推进。(八)慎终如始防控疫情,安全防线严密安全。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建立常态化防控运行机制,严格管理交通卡口,不断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细化程度。(九)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党的建设全面从严。始终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正风肃纪反腐,积极营造良好氛围。针对巡察整改,先后对班子成员及部门负责人开展专项提醒谈话,提高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印发《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推进清廉经开建设工作方案》,推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不断走深走实。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63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2.15亿元,同比增长15%;工业投资99.58亿元,同比增长35.7%;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137.28亿元,同比增长8.5%。引进入区项目151个,总投资约825亿元。其中100亿以上工业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4个,30-50亿项目1个,10亿元-30亿项目25个。全年完成实际利用外资约26.05亿美元。全年新开工市级重点项目25个,全年完成市级重点项目投资达到年度计划的116%。新增市场主体总量2万户,增长比例达到14.9%。逐步剥离社会管理事务职能,完成与未央区12类41项社会事务整体移交工作。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和平安经开建设工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三、存在不足一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主导产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二是制约发展的空间、土地、对外交通等矛盾日益凸显;三是创新引领、人才驱动、金融支撑协同发展不够;四是城市建设水平、公共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着力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科技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建设辐射力带动力更强的开放门户,实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二)着力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形成先进制造业强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千方百计招大引强,深入实施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全员招商,确保招商不断链、签约不断档。聚精会神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夯实发展的硬支撑。(三)着力构建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打造经开教育品牌,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提升医疗供给质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共融”。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着力构建高品质政务服务体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经开效率、经开速度、经开服务”品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