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湿地资源,维护生态环境。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湿地植被恢复•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湿地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科学研究统计•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管护。 | |
住所 | 西安市未央区东风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杜永祥 | |
开办资金 | 238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18.2万元 | 2127.74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法人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度业务开展情况(一)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1、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与执法①加强巡护检查力度。泾渭湿地因地制宜,加强资源保护。出动20车次,90人次对保护区泾渭湿地灞河入渭口三角洲、泾渭三角洲、渭河南岸等重点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巡查,对保护区内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施工建设单位下发了停工通知9份,确保动植物资源安全。黑河湿地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护,全年未发现一例相关违法犯罪活动。共出动人员约120人次、车辆约40台次,发放宣传单1800多张、张贴通告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图画300余份,悬挂横幅10个、设立宣传牌8个,清查巡护面积约2000公顷。②绿盾行动问题点位销号。根据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显示,我市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021年共涉及问题点位31个。截止目前,已销号点位26个,剩余点位正在督促整改中。对国家局反馈的两个国家湿地公园疑似违建五个点位进行核查整改,将整改核查情况上报省局。③加强保护区内工程监管。泾渭湿地对地铁10号线在保护区内施工后,2022年3月23日,分别给四个标段下发停工通知。给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发文《关于加快保护区内项目整改的函》,督促其加快整改,加快手续办理。黑河湿地加强对保护区内开工项目引汉济渭二期(黑河连接洞项目)工程和西安市108国道周至山区段公路灾毁防治工程项目监管和实时跟进,积极宣传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及《省级湿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法》等的有关规定,要求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办理保护区准入和专项评价报告。对不及时办理项目建设手续的单位,下发停工整改通知书,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工作。④湿地执法工作。①持续发力,推进违法案件办理。成了案件办理领导小组,完成了对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占用保护区19.65亩立案,完成了证据搜集及相关文书制作,并给渭河综合治理筹建处开具处罚决定书,罚款共计65440.00元。②组织人员参加了国家林草局举办的执法培训班,取得了结业证书。组织人员参加了省林业局举办的全省湿地管理培训班。2.健全湿地生态保护机制①目前已完成《西安市湿地保护条例》修改立项报告,市人大将《西安市湿地保护条例》修改工作纳入2022-2025年立法规划。②完成《西安市湿地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起草、评审,并经市政府审批正式印发;按照资金分配计划与市财政局下达湿地补偿资金,并做好资金监督管理。③完成西安市湿地补水范围调查工作,正式出台《西安市湿地补水协调机制》。④《西安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21-2030年)》相关情况2022年4月15日市局上报市政府《关于审议<西安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21-2030年)>的请示》,5月16日市政府召集相关市级部门和区县召开了《西安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21-2030年)》专题会,并研究通过。6月17日市局上报市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21-2030年)>的请示》待印发。⑤积极向市生态环境局推选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多措并举,守护黑河湿地多样之美”文章,获得市生态环境局认可,并在市生态局官网推送宣传。3.做好湿地资源的宣传与推介①完成今年“爱鸟周”线上宣传;黑河湿地利用“世界湿地日”“西安湿地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制作宣传展板10个,向群众发放宣传彩页1000份、手提袋1000个、一次性纸杯5000个、《西安市湿地保护条例》1000本、《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1000本、《野生动物保护手册》1000本,《黑河流域水生动物保护宣传册》300本;联合西安市野鸟保护协会完成四次湿地范围内野外鸟类栖息环境科研监测工作。②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奥体灞河景区开展“西安湿地和野鸟保护”科普宣传讲座;在西安高新一中初中部开展湿地与鸟类保护宣传;持续深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手段开展生态保护、安全生产和相关法规的宣传教育。③组织实施2022年西安湿地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奥体中心旁边水秀广场进行现场宣传活动,参加人数150人,发放宣传资料500套。④召开全市湿地工作会暨湿地法培训会议,参加人数50人,发放资料300套。4.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及申报4.1项目推进①西安市湿地保护维护项目。该项目投入财政资13.6万元。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签订湿地保护维护项目,拨付了维护款项,该项目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维护与保养。②2021年省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省级重要湿地标识牌体系建设项目。该项目财政投资50万元,中标价18.86万元,主要内容为在陕西省主要河流湿地建设宣传牌9个、标识牌44个。该项目已经拨付了合同总价款60%工程进度款113160元,余款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拨付。4.2项目申报泾渭湿地①编制完成《陕西省2023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项目申报书》。按照陕西省林业局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陕西省2023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储备入库指南》的通知精神,我们编制完成了《西安泾渭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恢复项目》,申请2023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资金。该项目分为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生态重建工程、基础景观建设工程三部分,总投资1010.565万元。②及时编制2023年市级部门预算。一是编制完成2023年市级部门预算项目文本《西安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实施维护项目》,分为垃圾清理、监控设备、木栈道、宣传牌、监测瞭望塔等维护与保养七个部分,申请资金48.25万元;二是编制完成2023年市级部门预算项目文本《湿地动态监测管理系统(二期)建设项目》,拟在渭河北岸,泾渭三角洲等地布设动态监测点位20个,同时建设动态监测指挥中心,申请资金486.7万元;三是是编制完成2023年市级部门预算项目文本《西安泾渭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卫生间建设项目》,在渭河南岸以东、鹿苑大道以西建设一个建筑面积为120m2的湿地保护公共卫生间,申请资金143.5万元。黑河湿地①完成2022年省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申报、2022年市级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申报、2023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申报、2023年中央财政林草资金申报工作。②积极联系2022年中央财政林草资金项目推进工作2022年下达陕西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420万元,目前已向将项目《实施方案》逐级上报,待批复后实施该项目。(二)常抓不懈抓好党建工作1.突出责任担当,压实党建主体责任。2.突出思想引领,做实政治理论学习。3.突出实践导向,落实党建工作任务。4.突出以案促改,夯实支部战斗堡垒。5.突出宣传教育,持续打造“红色阵地”。6.突出作风建设,推动清廉西安建设7.突出廉政建设,筑牢拒腐思想防线。二、取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湿地是“地球之肾”,保护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一)生态效益通过日常巡护和执法工作明显改善了候鸟栖息环境、提高了湿地景观生态功能、有效恢复了湿地生态系统。完善保护管理体系,提高保护管理能力,在湿地生态与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的前提下,合理进行湿地生态利用与示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二)社会效益通过湿地资源保护工作促进了保护区发挥其湿地生物多样性、滞洪蓄水、增加城市水源、调节和改善西安城市气候、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对维持西安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三、工作推进存在的问题(一)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广度、力度、深度不够。(二)湿地保护资金投入渠道单一、保护区基础设施落后。(三)湿地保护管理面临最大问题就是土地确权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推动立法修订。以《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西安市湿地保护条例》修订为契机,结合西安市湿地保护管理具体工作的需要,充分提出建设性修订意见,促成可操作性强的条例规定及相关管理办法出台。二是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细化《西安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西安市湿地生态补偿办法》、《西安市湿地补水协调机制》等工作措施,完善保护巡查巡护、动态监测监管、项目实施管理、内部人员管理等制度建设。三是摸清全域家底。实施全市域湿地资源勘测定界工作,湿地资源勘测定界矢量化,将成果作为征占用湿地资源审批工作的重要决策依据,同时为日常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科学的基础资料。四是建立人才队伍。坚持“专业化、年轻化”的人才理念,优化人才结构,突破人岗限制,全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健全专业人才梯队。五是落实资金保障。积极寻求中央、省市财政对湿地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统筹推进落实保护区标识系统建设、遥感监管与资源管护平台建设,初步构建动态、全面、可视、联动的一体化监测能力,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管理力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