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蓝田县人才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才合理流动提供服务。人事代理,档案托管。 | |
住所 | 蓝田县新城路3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孙朝辉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蓝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65万元 | 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我中心按照省、市、县人才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全年人才工作目标,以服务各单位用工,帮助人才就业为工作重点,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强化岗位责任制,狠抓工作落实,扎实有效地推动了各项人才工作的开展。一、主要业务(一)2022年我县高校毕业生服务总体情况1、积极组织就业扶贫招聘会,搭建人才供需平台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招聘送岗活动。全年共开展招聘会24场,其中直播带岗3场,现场招聘会4场,蓝田云人才市场开展线上招聘会17场。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招聘信息24期,共提供就业岗位3.7万余个,高校毕业生等入场求职3000余人,共签订就业意向书1197份。招聘现场同时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大学生就业见习等政策提供咨询,现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8万余份。(二)招才引智工作1、积极引进人才,充实人才力量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进校园招聘、高层次及特殊紧缺人才招聘形式共引进工作人员223人。2、开展D、E类人才分类认定工作,建设人才数据库及时转发市人社局《西安市D、E类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试行)》,组织专人开展人才认定工作,DE类人才认定120人,其中D类人才认定70人,E类人才认定50人。宣传落实“乐业卡”政策,鼓励应届毕业生积极现就业,按市人社局安排,为在蓝田就业创业的2022届应届毕业生提供最高1000元乐业补贴券。就业签约阶段累计审核100人,入职乐业阶段累计审核69人,共计审核169人。今后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各类人才积极申请认定,为我市建设专业人才数据库做出贡献。取得社会效益1、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办理档案托管人事代理业务我人才中心2022年接收大中专毕业生档案3300余份,转出档案1452份,出具相关证明480份,开具调档函398份,为30人提供档案借阅、查阅服务。党员管理:2022年全年共接收党员12人,转出128人,预备党员转正65人。2022年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截至9月评审、认定正高级职称1人为教师系列;高级职称15人,其中工程系列13人,农业系列2人;中级职称214人,其中教师系列186人(基层一级6人),农业系列11人(研究生认定2人),档案系列1人,群众文化系列1人,图书资料系列2人,工程系列9人(研究生认定2人),新闻系列2人,播音主持系列2人;初级职称290人,其中教师系列276人,助理工程师6人,文博系列助理馆员2人,群众文化系列1人,农业系列5人。合计初、中、高职称人数520人。已基本实现高校毕业生服务全覆盖。为贯彻落实人社部“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我科室组织协调省级农业专家、卫生专家为我县基层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医疗卫生专技人员、各村专业种植户等近180人分三场开展了技能培训。企业引进硕博人才奖励企业一家—西安航天化学动力有限公司,发放奖励5万元。为进一步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才在蓝田创新创业,做好“西安青年人才驿站”工作,自8月份该项工作开展以来,青年人才成功入站157人,发放青年人才就业奖2人共计4万元。2、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工作,促进人才多渠道就业大厅工作窗口提供企业招聘备案,个人求职登记、岗位推荐等服务。中心建立了用工企业微信群,邀请400多家企业加入,及时搜集用工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村级微信群和320个偏远村信息发布栏,定期发布就业创业政策和职介信息,帮助各类人才在蓝田县各用人单位实现就业。3、推进就业见习工作,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严格按照《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通知》(市人社发﹝2015﹞212号)文件要求,开展见习基地开发、监督考核工作,开发认定见习单位47家(其中2022年认定25家),实现毕业生见习67人。实名制登记是严格做好大学生实名制登记及跟踪服务工作:截止当前系统实名登记1498人,跟踪服务1498人,实现就业1059人,升学116人。其中离校未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222人,实现就业157人,升学20人。全部取得联系且提供131就业服务。根据市返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跟踪联系与就业服务情况统计表:职业指导需求人数84人,完成率100%,完成3岗位推荐人数99人,完成率100%。跟踪完成率100%。就业服务评价指数54.67,跟踪服务评价指数20.00,线上办理评价指数20.00,服务综合评价指数94.67,全市排名第4。三、工作中存在问题1、高层次人才就业期望较大,不愿到县域就业,希望留在配套实施较高的大城市。2、县企事业单位工资待遇较低,留不住人才。3、见习工作存在问题是留用率低,需要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少,毕业生对单位给予的劳动报酬与期望值相差较大,见习基地企业发展不多等。四、整改措施1、继续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增强帮扶措施,开发就业岗位,使更多毕业生回蓝工作。2、积极与企业沟通解决企业用人难问题,增加见习人员留用率。五、2023年人才工作计划(一)积极做好2023年大中专毕业生报到备案工作,制定严格计划,细化分工,把备案工作完成。积极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社保代缴工作。(二)继续加大人才引进政策宣传力度,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引进培养。(三)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各类人才积极申请人才认定。(四)继续对毕业大学生做好求职信息登记工作。毕业生报到时,对未就业且有求职意向的人员进行详细登记,以备用人单位查找。(五)积极推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渠道搜集就业信息、开发就业岗位。为求职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以帮助毕业生及时就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