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事务中心

渭南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24 10:34
单位名称 渭南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事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拟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有关资产的购置、处置、出租出借等事务性工作。指导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和下级财政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中银大厦
法定代表人 段一平
开办资金 6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1万元 1.6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具体业务开展情况扎实开展资产领域专项整治。一是成立了全市资产领域问题整治工作小组。二是制定印发了资产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指南,按照文件保密要求,确保各县市区及时贯彻落实文件要求,顺利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三是开展自查自纠,形成问题清单,做到边查边改。四是逐级对下开展复查,对问题逐项整改销号,达到以查促改,推进工作的效果。资产配置与预算绩效管理有效融合,修订印发《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及家具配置标准》,推进资产配置与部门预算一体化业务。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研究制定《渭南市市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暂行办法》,规范和加强市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管。规范机关内部管理。一是明确资产中心内部职责分工,制定内部职责分工台账,积极对接支出科室,顺畅内部沟通。二是建立资产中心每周工作督办清单,责任到岗到人,动态掌握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规范工作流程,完善了资产事务中心岗位操作规程和工作规程。稳步推进市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牵头起草国有接收企业分类改革意见,促进公共事业协同健康发展。落实落细资产报告制度。资产月报常态化开展;举办全市2021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年报线上培训班,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年报会审,顺利通过财政部审核;完成“国有资产信息管理平台”报告上传,顺利完成全市国有资产向人大综合报告工作。规范房地产出租出借行为。落实房租减免政策,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减免一季度房租。完成市级房地产出租收支部门预算,纳入市本级非税收支预算的共35户,收入计划总计1124万元,实际收入938.51万元。规范国有资产出租行为,确定服务机构,规范管理。组织开展2021年公路资产专项清查。联合市交通局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公路资产专项清查的通知》。取得社会成效年报、月报工作顺利开展,夯实了各单位财务及资产管理工作,促进了账账、账卡、账实相符,理顺了资产管理体制,强化了资产管理责任。全年全市租金减免金额669.66万元,减轻企业负担。市本级减免金额257.83万元,县(市、区)减免金额411.83万元。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结合市政府“三重一大”有关要求,对市级部门单位72辆车辆处置事项按程序分类处置,已组织完成15辆车公开拍卖,处置收益32.34万元,其余车辆拟组织第二次公开处置。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部门单位主体责任没有落到实处,资产基础数据管理有待加强。资产基础管理还有薄弱环节。一些单位资产存在资产配置、资产账务与资产信息不相一致,资产报表反映不够真实、准确、完整。闲置资产底数不清。通过摸底调查发现,资产配置的统筹性、均衡性还不够,部分单位一些资产存在低效运转、配置浪费的现象和问题,资产使用效益发挥还不够充分,盘活空间需要拓展。改进措施修订完善有关资产管理制度,督促主体责任落实到位。推进资产管理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推进部门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政府采购、财务管理相融合,夯实基础管理。按照“统筹考虑、分类整合,控制总量、厉行节俭”的原则,以拍卖拍租,出售出租,先租后售、资产置换、调剂共享等方式为实施路径,加大对闲置房地产、涉改单位资产以及办公用房总量的整合力度,为资产盘活提供可操作空间。下一步工作计划1、做好2022年度全市国有资产各类报告工作,不断提高数据质量。2、结合中省最新要求,修订完善现有制度体系。3、做好资产领域专项整治整改工作,确保整改实效。4、加大资产盘活力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