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第一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凤栖街道办秦家寨村 | |
法定代表人 | 史晓锋 | |
开办资金 | 9717.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洛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002.98万元 | 4657.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活动情况1.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2年高考迎来了新的起点,一本上线115人,二本上线515人,高质量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其中,2022年创新部首届124人参加高考,一本上线92人,二本以上124人,创新部“守正创新、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2.优化整合高中教育资源。为了落实“教育奠基”战略,洛川县委、政府决定优化整合县域高中教育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所优质高中。2022年7月,洛川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优化整合高中教育资源压减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工作实施方案》,将洛川中学高中部合并至市一中,为市一中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3.全力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探索选课、选考和走班教学,认真研究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及时出台了《学生选科指导方案》和《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方案》,并通过线上培训和线下学科活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多次组织师生及家长培训学习新高考综合改革,以研促改、以研促教。4.落实落细疫情联防联控。严格按照中省市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要求,结合我校“两案八制”和六个“一校一策”管理办法,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师生晨午晚检、因病缺勤缺学追踪报告制、日报告和零报告制等,严把准入关口,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积极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遵照疫情防控属地管理政策,扎实开展了人员摸排、数据筛查、核酸检测、信息报送和动态管理。5.夯实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坚持强化两组建设,按照“日查、周清、月结”和“堂清、练清、考清”夯实教学过程管理。抓实晨读晚背、同步练考、限时作业、思维导图、纠错积累、考评分析,夯实教学常规管理。通过开展别样的班级挑战赛,丰富的社团活动、精彩的学科特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6.切实增强立德树人实效。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的文件精神,切实抓实了手机管理、作业管理、睡眠管理、体质管理和读物管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以感恩教育、卫生教育、纪律教育为抓手,通过开好主题班会、办好主题板报、组织好主题教育。充分利用家委会、班级微信群等构建形成了家校联动教育机制,发挥了家校携手育人作用。7.狠抓落实内涵管理举措。紧紧围绕质量目标和管理目标,坚持“以勤治校”,不断优化管理举措,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通过夯实“三力工程”、采取“三轮驱动”、“低重心”管理方式,坚持制度管人管事,实行硬坐班制、指纹签到制和“五级督导制”,扎实落实“111”管理机制,使学校管理层层有落实、时时有反馈,全覆盖、无盲区、零死角。按照《陕西省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年度测评指标(2022版)》标准,分季度按要求规范完成了网传材料上报,同时,编制完成了《延安市第一中学五年规划》的草案。8.认真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洛川县委、政府决定优化整合县域高中教育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所优质高中的要求,学校基建办和项目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顶着酷暑,牺牲休息时间,连续奋战,施工方加班加点,昼夜作业,加快工程进度,完成了两幢学生公寓楼及新教学楼建设工程并如期使用,确保了秋季学期按时顺利开学。9.着力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牢固树立“服务一线、服务教学”的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法制意识、安全意识、节俭意识,细化工作措施,夯实安全责任,全力改善办学条件。根据师生急难愁盼,先后新建了学生茶水锅炉、启用了学生公寓楼热水间、启用了校车接送教职工上下班,更换了全体教师办公电脑、积极与县编办协调对接核编设岗,正在将直饮水引入教室及办公室。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疫情防控落实落细。严格按照中省市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要求,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晨午晚检、因病缺勤缺学追踪报告制、日报告和零报告制等,严把准入关口,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积极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2.队伍建设有策有力。学校通过实施“现代师表”、“继续教育”、“名师培养”程、“青蓝结对”、“科研兴校”等五项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先后多次邀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座培训,选派管理干部及教师赴省内外名校跟岗学习,扎实推进了教师专业成长。3.教学质量稳扎稳打。2022年高考迎来了新的起点,与2021年相比,一本增加69人,二本增加85人,高质量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其中,2022年创新部首届124人参加高考,一本上线92人,二本以上124人,创新部“守正创新、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4.内涵发展再接再厉。一是严格落实“五项管理”,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严格分层限时作业量化标准,有效减轻学生负担,将图书馆搬进文化大厅、建立班级读书角,引导学生阅读健康向上课外读物。二是学校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绘制了发展学校、强大学校的蓝图。三是“家长一日陪读”、“问诊单”和“导师制”等管理举措全面实施,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深度教学和学生的深度学习。四是开展班级挑战赛,唤醒学生的竞争意识,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5.尚勤文化绘声绘色。弘扬“尚勤”文化,坚持用精神鼓舞人、文化滋养人、榜样激励人。一是创办“一中大讲堂”,先后邀请省内外名师、专家多次开讲,既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了专业发展,又为学校管理传经送宝增强了法制意识。二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科素养,结合学科实际,开展精彩纷呈的学科特色周活动,形成校园文化的特色。6.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价值观,将思政教育融入政治课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作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我校多名教师的思政课例被推选到省市参加比赛。三、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1.在常规教学的管理和落实上,创造性还不够,需要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2.关于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了一些不足,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及教学资源管理有待加强等。四、整改措施1.关于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的问题。学校将根据陕西省中小学实验仪器配置要求,争取资金投入,足量配置实验仪器和药品。学校将根据高中实验课程目录表,制定实验计划,并做好督促和检查,保证实验课的完全开设。2.关于教育科研和课堂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四环节”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加强专业教师的校本培训和研修,将校本研修落到实处。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持续强化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按照“延安市第一中学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师资培养工程的要求,持续加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与省内名校建立全方位合作机制,切实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发展学校,强大学校。2.围绕高质量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努力实现既定目标的突破。3.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落实“五项管理”、“三个课堂”要求,充分发挥思政课的铸魂育人作用,抓规范、正风气、重养成,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4.强化安全服务意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按照“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员就是服务员”、“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理念,进一步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完善疫情防控和节约粮食杜绝浪费常态化机制,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确保饮食安全,建设节约型平安校园。5.加快改善办学条件,整体提升育人水平。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筹措,争取专项资金,加快学校报告厅和体育馆的规划和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制的需要。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