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特殊教育学校

汉中市特殊教育学校

发布时间: 2023-04-11 16:54
单位名称 汉中市特殊教育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对入学的残疾儿童实施学前(康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职业高中教育。开展送教上门,推进融合教育。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七里办事处周家湾村三组
法定代表人 王跃华
开办资金 6501.8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01.83万元 6445.7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有变更登记的事项。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5月27日办理(宗旨和业务范围及开办资金)变更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由“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康复训练。”变更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对入学的残疾儿童实施学前(康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职业高中教育。开展送教上门,推进融合教育。”;开办资金由206万元变更为6501.83万元。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汉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指引,着力提升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围绕教育中心,潜心立德树人学校秉承“以仁爱之魂育德,以文明之风启智,以感恩之心践行,培养自强自立、残而有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办学手段,认真学习贯彻新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出彩。一是持续加强品德教育。健全和完善面向全员参与、全程关注的德育工作机制,夯实学生思政教育。每学年开展“开学第一课”、青春期教育、防治校园欺凌、禁毒教育、春秋两季外出研学和“成人礼”庆典等主题教育活动,定期召开学生周会,不定期开展学生谈心。二是积极开展特色育人。学校坚持“有爱无碍,育残成才”发展观,依托社团特色课程全面育人。目前,成立有语言、舞蹈、绘画、篮球、书法、科创、手工、种养殖等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激发学生进步动力,活跃师生校园生活,形成校园特色文化格局。2022年,学校舞蹈社团新编排舞蹈《衮雪》多次参加市、区演出活动,受到广泛好评;书画社团20幅作品在“多彩童年”——汉中市少儿美术作品展活动中展出。同时,学校积极打造特教职业教育,经上级部门批准,于2022年秋季正式招生,开设中西式面点课程,为残障学生就业铺设便捷之路。三是扎实推行一生一案。残障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学生调整教育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对出现学习、经济困难以及遭遇情感、家庭变故的学生,学校及时安排心理健康教师针对性做好心理疏导,建立工作台账,实行“一人一案、一人一策、一人多帮”,解决实际困难,消除或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四是抓好学生励志帮扶。组织开展励志、感恩、劳动实践、技能教育等活动,加强心理咨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全面核实困难家庭学生基本资料信息,扎实开展“三访活动”,校内实行师生“一对一”帮扶,助力困难家庭;积极联系社会各界,为学生争取物资援助,2022年,解决学生校服200套,为每名学生争取到1000元困难补助金,结合“助残节”“儿童节”等节日,主动邀请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来校关爱慰问残障学生,先后为学生争取衣物鞋帽、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价值近15万元,引导开展上门慰问活动8次,赠送粮油和现金,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五是深入探索送教模式。在市残联的指导下,学校与汉中脑安康复医院、爱加贝等机构,开展送教到病床、康复进校园“医教”探索工作,为正在康复治疗中的适龄智障儿童送教到病床,并邀请汉中脑安康医院等康复医疗机构,定期到校开展康复培训和交流,促进双方育人水平和业务能力共同提高。(二)深化教学教研,提升教育质量学校以教学教研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抓手,在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以研促教,以研兴教”,助推教师专业能力成长。一是加大业务培训。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多种培训;多次组织观看学习特教精品示范课,指引学校精品课录制;全年开展专业技术讲座6次,促进教师业务能力全面提升。二是开展全员赛教。学校以精品课堂为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和评分细则,每学期开展全员听评课活动。课后通过教研组研课、磨课,教师撰写反思、心得体会等措施,推动教师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成长。2022年,学校共25人次参加省、市、校教学能手评选,选送一节培智语文课、一节听障语文课和一节AVT课示范课参加省级交流展示评选活动。三是推进结对帮扶。在开展“双培养”工作的基础上,学校持续开展“青蓝工程”,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促进学校教师相互帮助,共同提高。2022结对十组“师徒”,共有6位德育师傅和10位教学师傅参与其中。四是强化课题管理。学校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题,每项课题安排校领导全程跟踪管理,督促各课题组开展有质有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在研课题分别是汉中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聋校美术教学运用手工艺制作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性研究》、《在舞蹈剧目教学中提升聋生审美感知的策略研究》,汉中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课题《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微课的应用性研究》和汉中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课题《听障中学语数微课的制作和探究》。五是加强区域合作。依托汉中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学校积极做好示范引领,开展全市特殊教育专项调研和送教下乡活动,指导县区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建设及运转。2022年5月,调研全市7所特殊教育学校,组织省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上示范课9节,观摩课4节。(三)夯实教育保障,增强办学实力一是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积极申请上级资金和开源节流自筹资金,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进一步提升校园硬实力,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2022年先后争取上级资金180余万元,建成中西式面点实训基地,多感观、律动、康复训练、工艺美术、计算机、图书阅览等功能部室;投资6.6万元,装配智慧黑板两台,满足新生入学需求,保证全校各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投资5.8万元,对学生餐厅进行装修改造,监控系统对操作间情况实时对外展示,就餐区域更加美化亮化,真正实现“明厨亮灶”,同时不断优化膳食菜谱,更新菜品供应,深受学生喜欢。二是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实现应享尽享。2022年兑付在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5.4万元,《农村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补助》11万元,《残疾学生生活补助》15.4万元。人均年补助金额达2000元以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校领导分片包抓县区,成立名师、教学能手参与的送教小组,落实4案(学生成长档案、个别化教育方案、送教教案、辅导家长制定家庭教育方案),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定期对因病休学和区域重症学生开展送教,确保“控辍保学”一个都不能少,全年送教学生140人次。年内,完成课题(省市级)结题3个、新申报5个,涌现省级基本功大赛获奖2人、教学能手1人,市级教学能手4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学校功能部室不全,现有的功能部室内部设施配备数量不足,与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协调。2.改进措施学校积极申请争取上级资金和开源节流自筹资金,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进一步提升校园硬实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汉中特殊教育学校围绕“十四五”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和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聚焦五育并举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呈现新亮点,确保校园安全稳定。1.抓好特教提升计划和普惠发展。一是持续做好控辍保学,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实现职高规范化办学。二是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推进“医教融合”提供辅助支持与康复训练,全面提高特殊学生受教育质量。三是加快医疗康复及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促进普特融合办学。四是加强学校标准化、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2.提升骨干体系建设。拓宽“双培养”“青蓝结对”工程,推进2.0应用创新能力,突出备讲改研学,开展系统内、普特同课异构、跟岗培训,提高师资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发挥和培养骨干、能手和名师能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3.增强教育服务水平。一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做实家校社共建,扎实一生一案和送教上门、就业指导工作,关心关爱特殊群体。二是继续开展“跟我学手语”和“讲好教育故事”活动,营造关心特教的社会氛围。4.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压实安全岗位责任,把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防范传染性疾病等相关安全稳定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月,汉中市特殊教育学校被市教育局命名为“消防安全示范校”。3月,汉中市特殊教育学校被市政府表彰为“教育乡村振兴工作先进集体”。7月,汉中市特殊教育学校被汉中市教研室授予“汉中市基础教育教研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