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高陵区> 西安市高陵区特殊教育学校

西安市高陵区特殊教育学校

发布时间: 2023-04-11 11:21
单位名称 西安市高陵区特殊教育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残疾人教育,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使残疾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融入社会。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康复教育、学龄前儿童康复教育、残疾人职业教育。
住所 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6399号
法定代表人 魏超
开办资金 12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高陵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49万元 189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涉及违法违规等活动。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优化内部管理1.落实控辍保学政策;落实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特校就读、送教上门和“两免一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政策要求;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保证应入尽入,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5%;同时加强对留守、困境儿童少年及其他需要特别照顾学生的教育关爱、帮扶和心理辅导;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完成学业。2.现代学校制度。我们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完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依法依规制定学校章程,强化实施与监督;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学校财务、后勤等工作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收费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学籍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学生入学、转入、转出等信息记载清晰、完整;实行校务公开,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教工大会,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及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提交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设置信息公告栏,及时公示重大事项。3.减轻残疾学生过重负担。我们按照残疾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班;每学期进行1-2次评估,有效促进残疾儿童的康复;学校按照营养餐标准收取2元/日,其他费用均全免。我们学校不涉及“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学生上午8点半到校,下午4点半放学,中午在校休息,我们妥善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充足睡眠。4.家校共育。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健全家长委员会;宣传并推进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每学期开展家庭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开展专题讲座、经验分享、家长接待日、家长进课堂等活动,形成育人合力;吸纳社会各界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听取意见建议;利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开展学生德育、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评;学校将体育文化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对本校师生有序开放。(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课程方案。在校生,我们按照《国家培智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2016)开足开齐课程,符合我区特殊儿童个性化发展的“732”课程架构模式初显成效,即开设7门《课程标准》要求的一般性课程,3门校本课程(运动康复、ABA融合足球、手工制作),2门个别化训练课程(感觉统合、语言能力)。送教生,我们依据期初的综合评估参数,深入推进IEP教学模式,实行“一生一策、一人一案”基本课程原则。2.教学实施。健全学校教学管理规程,学校(年级、班级、教研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教师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课后认真反思;学校实行教案周查,推门听课;每学期组织1-2次综合评估,及时修订学生IEP,便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精准实施康复训练。3.教学方式。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残疾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知、合作、创新实践能力;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创新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重视差异化教学,进行个性化指导。4.教育科研。根据特殊教育培智类学生评估分类,学校成立了生活与融合、运动与健康、心理与认知、康教结合四个教研组,教研组每周开展1次教研活动;5月23日-6月10日组织开展了“教师康教能力大比武”活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包抓各教研组工作;校长深入课堂听课、参与教研、指导教学,校长今年听评课达到50节,教导主任达到90节,教师听评课平均30节次。5.评价机制。坚持多维度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活泼成长;定期组织开展学生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不公布、不排队。(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品德发展。我们积极培养残疾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规则意识,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诚实守信,感恩怀德,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礼貌待人,勤俭节约,知错就改;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重要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2.身心发展。我们通过开展知识讲座、VR情景模拟、预防演练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掌握安全、卫生防疫等基本常识,注重日常预防和自我保护,具备避险、紧急情况应对和自救能力。3.学业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坚持培养残疾学生融入生活的各方面能力。在学生学业发展方面,我们更加注重实用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沟通与交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融入社会的必备技能。3.身心发展。我们通过开展知识讲座、VR情景模拟、预防演练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掌握安全、卫生防疫等基本常识,注重日常预防和自我保护,具备避险、紧急情况应对和自救能力。4.特长发展。我们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素养,开设有阳光阅读、手工制作、艺术体操、旱地冰壶等社团;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艺术比赛;经常组织学生欣赏文学艺术作品、观看文艺演出、举办书画展览等;每个学生都能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或艺术技能;学生综合素质良好,个性特长发展充分。5.劳动与实践。为了让学生爱劳动、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我们开设了劳动教育基地-课植园、饲养角,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教会学生劳动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四)彰显发展特色1.校园文化。我校领导班子深入研究、精心讨论,确定了“融”作为我校办学主导思想,确立了“融入教育”的校园文化主题。制定了《高陵区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策划案》,着力打造校园“以文化人”育人氛围,将“融入”教育(熔铸,溶化,融入,融洽)嵌入立德树人的各个环节,把“三风一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标语悬挂到教学楼、教室醒目位置,开展不同形式或载体的主题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2.交流合作。我校不断加强与外区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习与交流。9月份,咸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来我校交流校园建设;9月19日,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校长杨建科莅临我校,开展杨建科“名校长+”领航研修共同交流研讨活动;9月23日,区委常委陈灵来我校调研,根据指示和教育局有关领导的批示,我校派校长魏超、康训主任王乐、总务主任任北卫、班主任张静于9月26日至10月14日赴西安部分区县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学习,学习重点为学校发展与规划、人事编制、教育教学、康复训练、安全和后勤管理、校园文化、班级管理、学生管护等。3.办学特色。学校全力推进科研兴校、课程改革,初步构建了以“生活教育”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成立了生活与融合、运动与健康、心理与认知、康教结合四大学科领域高度融合的教研组。“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实践中学会生活、自信自强热爱生活”的理念凸显,个别化教学、送教上门、“ABA”融合足球、残奥项目-旱地冰壶等课程建设初见成效,得到了特教同仁、专家的认可,领导的好评。自主研发基于windows和android平台共联的送教上门管理平台,有力解决了送教监管难的问题,保障了送教过程中教师的人身安全。以党建为引领组建的“精卫鸟”服务队深入村户为重度残疾儿童进行送教,得到了家长的好评。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学校工作始终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坚持“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原则,坚持以爱国主义、养成教育、法制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环保教育等为主要内容,以各类活动为契机,融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于鲜活的实践中。学校确立了以“生活适应”为核心的课程理念,成立了生活与融合、心理与认知、运动与健康、康教结合四个教研组,反复研究、论证,从而探索培智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各个方面培养和提升残疾学生的生存、生活能力,一年下来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使每个残疾学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为残疾儿童家庭减轻了精神及经济负担。三、存在问题及改正措施存在问题:1.功能部室资源整合不充分、部分部室作用未完全发挥。2.师资结构亟待改善,师资质量有待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任务艰巨,教师流动较大。整改措施:1.加强学校部室资源配备建设,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对教师进行部室操作培训,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部室资源的光和热。2.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自学,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四、下步工作打算根据查摆的问题和面临的现状,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开展学校学校工作:1.着力做好“转型期”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与策略,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服务好更多的残疾儿童。2.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我校教师康教能力,使其全面发展,为我区残疾儿童少年作出更多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陈灵通过红十字会向学校捐赠1000元,用于学生生活及物品开支。2.资金使用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