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康市>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市民服务中心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市民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4-04 08:41
单位名称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市民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市民办理行政、公益事项提供服务。进驻单位业务<指导/协调/服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应用/维护>·信息公开工作监督·政策咨询与办事指引·<“12345”便民服务热线/窗口服务投诉>受理·窗口工作人员<日常监管/考核>
住所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月滨北大道中段创业大厦二楼
法定代表人 梁建波
开办资金 7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万元 63.9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安康市恒口示范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规范政务大厅管理,促进政务服务工作提档升级。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健全培训机制。建立了科学的窗口工作人员选派制度和培训上岗制度,定期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开展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系统、政务服务礼仪、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培训;推行“告知承诺”“延时服务”“容缺办理”“预约服务”等特色服务,切实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梳理准编制了《政务服务办事指南(2022年版)》;开展以“正风肃纪展形象,争做文明政务人”为主题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促进大厅工作人员作风大提升。建立了“好差评”服务评价体系,倒逼窗口工作人员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完善了《大厅人员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以日巡查、月通报、季评比的方式和考勤管理制度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监督,并将通报情况、监督巡查情况纳入考核。(二)完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政务服务工作能力。在组建了帮办代办服务队伍的基础上,制定了《恒口示范区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工作联动机制》,对帮办代办服务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确定专人及时召开协调会议,明确解决问题途径;开展了“春风服务“帮办代办活动,集中签约了7家帮办代办服务企业,为企业代办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8项,协调解决其他问题5项;制定了《恒口示范区市民服务中心全面包联重点企业实施方案》,实行了政务服务全面包联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对全区32家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包联、干部帮扶”的一对一台账式服务。(三)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升政务服务工作便利化水平。在实体大厅内设置“互联网政务服务专区”安排专人引导群众网上办事。拓展“微信政务”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打造“掌上政务”服务体系。针对“安新办”政务服务平台进行升级建设,打造更加便利化、数字化、智慧化的电子政务系统。在实体大厅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厅,将群众经常办理的高频业务开展自助服务工作。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促进政务服务工作高效化。加快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拟定了《关于成立示范区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全面梳理我辖区“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在我区914个政务服务事项基础上,梳理编制出企业群众关心关注的“我要开超市”“我要开饭店”等“一件事一次办”事项30个。全年共收到“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申请10件,已顺利完成“我要开饭店”等主题式服务申请8件,为8家个体户解决了开店全流程审批服务。(五)优化“12345”热线管理工作,实现热线工作提质增效。建立健全“四办”工作机制(热点问题快速办、难点问题急速办、堵点问题协同办、痛点问题专项办),通过“即时派单、按期催办、汇总上报、分析研判、按月通报”的方式,强化工单办理效率,切实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印发《社情民意观察》12期、《市民服务要情》2期。二、取得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优化“安新办”政务服务系统,实现了60%以上的事项可以“掌上办理”,80%以上的事项可以“网上办理”;梳理推出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事项30项;优化审批服务时效,政务服务好评率达到95%以上;拓宽自助终端办事服务范围,部署自助设备终端10台,提供政务服务事项60项,为办事企业、群众提供全天候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市级通办”“跨区域通办”工作,梳理编制了《恒口示范区行政许可事项目录(2022年版)》;制定了《“春风服务”帮办代办行动方案》和《政务服务全面包联重点企业实施方案》,实行“一对一”重点项目服务机制,全年上门为企业解决即办事项6项,承诺事项4项;全年办理转办工单4997件,解决诉求人实际问题4509件、咨询答复668件、表扬类17件、投诉建议590件。热线办理工作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政务服务事项进驻不充分。政务大厅办理审批服务事项的部门进驻不全,已进驻的部门窗口不同程度存在应进未进、人进事不进的现象。部分职能部门未在大厅设置政务服务窗口,导致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处跑;部分进驻部门窗口仍存在人进事不进现象。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授权业务过少,未达到高频事项应进尽进。个别窗口只起到政策咨询、信息查询或代收资料作用,未实现现场受理办结要求。二是部分进驻单位派驻到窗口的工作人员,因对部门业务不熟悉,也未接受部门系统化业务培训,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相对较差,导致在服务群众时政策解释不清、业务办理不畅、甚至服务态度蛮横,严重影响了政务服务工作群众满意度。(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进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工作,争取示范区管委会支持,对程序精简、审批简单的事项做到“应进必进”。二是做好窗口人员能力提升和管理工作,一方面协同进驻单位定期好做窗口人员专项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一方面加强大厅日巡查、月通报、季评比制度的落实,完善修订《大厅人员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以群众评价作为窗口服务评定指标,倒逼窗口人员优化服务,逐步打造素质高、服务优、业务强的政务服务队伍。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联动的惠企政策兑现机制。对惠企政策进行全面系统梳理,编制详细全面的《惠企政策一本通》,并印制成册,在大厅公示。同时将《惠企政策一本通》同步到线上,最大程度方便企业查询。依托陕西省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统一受理平台,设置“全市通办”“跨省通办”窗口,在全区启动“异地收件、属地办理”政务服务新模式。公安、民政、税务、医保等综合服务窗口即办件业务即来即办,进驻中心的服务事项30%实现“一窗”分类受理。优化线下“敬老服务”“绿色通道”“政务专递”“免费复印”“企业绿色通道”等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二)做优帮办代办,增强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健全完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和工作制度,优化帮办代办服务流程,提升帮办代办队伍素质,拓展帮办代办服务范围,结合“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聚焦企业群众的难点痛点和热点问题,畅通帮办代办服务渠道。设置综合窗口3个,拓展“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工作模式。(三)健全服务机制,深化集成服务改革。统筹协调全区“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制定《恒口示范区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实施方案》,梳理制定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事项基础清单,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编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办理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做好流程优化、系统对接、信息共享、电子证照应用、业务培训等工作。(四)加强监督考核,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协同各进驻部门制定《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修改完善《大厅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对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实行月考核、季通报、年评比制度。优化“好差评”服务体系,接受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评价、监督;持续推行落实好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巡察坐班值班制度,加强对窗口业务工作的监督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