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汉滨区健康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非传染病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慢性病、各类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收集、分析、管理;健康危害因素防制与干预;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 |
住所 | 汉滨区育才路13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恒 | |
开办资金 | 1749.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滨区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49.54万元 | 1656.7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2年9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及法定代表人。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非传染病性疾病的预防、控制。2022年全区筛查HIV抗体170965份,筛查人数占全区总人数的19.21%,确证阳性76人,新增感染者37例。对汉滨区看守所、戒毒所新入所人员开展HIV及梅毒抗体筛检,累计检测367人,全年为1151人提供自愿咨询和抗体检测,对420名暗娼人员进行了HIV和梅毒检测,对全区362例艾滋病感染者实施关爱、宣传教育及管理全覆盖。做好病原学监测开展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2022年报告手足口病1110例,较2021年下降54.26%.采集样品125份送市疾控中心检测,病原学检测发现CV-A10阳性42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9份,全年无重症、死亡病例报告。2022年报告布病病例4例;对全区11个布病监测点,开展了布病流调工作,摸底登记553人,对300名重点人群进行了血清学监测,未筛查出阳性病例。麻风病防治,加强麻风病症状监测工作,主动发现可疑麻风,排除60例可疑麻风病症状患者。抓好疟疾寄生虫病防治及非传染病性疾病的预防。全年报告疟疾病例5例、流行性出血热3例、布病病例8例,均及时流调处置。对11个布病监测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摸底登记1933人,对285名重点人群进行血清学监测,未查出阳性病例。开展出血热、疟疾、布病防治知识宣传、高危从业人群行为干预工作。肿瘤登记与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截至11月共收到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4295张,已录入肿瘤登记平台1724张,其中重卡、无效卡115张;收到心脑血管病例报告卡6671张,已录入汉滨区心脑血管病例报告数据库5040张,其中重卡、无效卡80张。截至12月31日,登记管理大骨节病患者共计41例(Ⅰ21例,Ⅱ15例,Ⅲ5例),氟骨症患者共计26例(Ⅰ16例,Ⅱ9例,Ⅲ1例),砷中毒患者共计80例(Ⅰ78例,Ⅱ2例),碘缺乏病患者共计例209例(Ⅰ115例,Ⅱ94例、4例克汀病),4种地防病全年均无新增病例出现。累计登记麻风病患者466例,现症患者1例,治愈存活者106例。随机抽取7个镇办,采集有效盐样315份,其中学生210份,孕妇105份,合格碘盐覆盖率100%。定量检测,合格率97.78%。对7所小学210名学生进行甲状腺触诊检查,未发现甲状腺肿大学生。对全区27个镇及恒口示范区的493个村、256692户、907239人进行了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监测,已改炉灶256692户,已改炉灶率100%,其中使用清洁能源248302户,占96.73%。正常使用炉灶254737户,实际受益人口为899171人。对流水镇学房垭村、大竹园镇大竹园社区、恒口镇杨营村集中供水进行了氟含量检测,结果报告氟含量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2.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2022年完成1300余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排密切接触者、次密接15000余人。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10余起。特别是自10月5日安康学院疫情以来,连续处置了建民街道庙岭村、五里镇牛山村、关庙镇金星村、安嫚云餐厅、老城办大北街、瀛湖镇大明村和天柱山村、茨沟镇、飞康果品超市、五里镇滨月花园-毛湾村-福景铭座、县河镇政府等10起聚集性疫情,报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1200余人,排查密接者、其他风险人员12000余人,有效遏制了新冠疫情扩散。2022年全区46家哨点医院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报告食源性疾病1187例,采集标本121例,检测出阳性致病菌6例。完成汉滨高中疑似食源性聚集性疫情、萌乐园群体呕吐事件及五里镇药树垭村疑似甲醇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置工作。3.慢性病、各类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收分析、管理健康危害因素防制与干预。2022年收到肿瘤病例报告卡3245张。剔重、审核后录入《肿瘤登记平台》1653张;录入心脑血管病例8804例;完成4家综合医院及20家镇办卫生院肿瘤病例及心脑血管事件的漏报调查工作。累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835358份,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99689份,为62127名老年人实施了年度健康体检与评价,老年人健康体检率62.32%;累计登记高血压患者56590例,管理53288例,管理率为34.85%;累计登记Ⅱ型糖尿病患者15044例,管理14096例,管理率为23.95%。建立疫情登记制度,规范疫情信息登记与报告。2022年网络报告法定传染病9773例,传染病自动信息预警系统全年发布预警834条,网络监测聚集性疫情21起,及时审核率、现场处置率均为100%。4.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全力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2022年完成43457人次核酸检测份、检测食品样品381份、环境样品1200余份。按时完成了城乡饮用水水质检测。按照省疾控中心城乡饮水监测方案,联合区卫生监督所完成各类饮用水水质检测341份;完成饮水监测项目水质检测样品130份。完成315份碘盐、315份尿样的含碘量检测,完成HIV检测1922人次、疟疾3人次、布病380人次。5.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以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为主线,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和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完善和更新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和网络,打造镇村两级健康教育骨干队伍。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六进”活动。紧紧围绕结核病、全民营养周、世界无烟日等各种卫生日积极开展公众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继续巩固和提升省级健康促进区建设成果和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利用安康电视台、汉滨新闻、公交车广告等载体常年播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健康素养66条、“三减三健”等公益片;丰富和提高“汉滨疾控”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全年共发布公众健康知识信息137条。完成10个乡镇共19所中小学,5228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体格体质和学校营养餐搭配情况上报。开展了老城、寇家沟、张岭、关庙、县河、吉河、早阳、共进、茨沟、叶坪等10个乡镇38个社区(村),共计1280人的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和烟草流行监测。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实现了总体工作目标。2022年被陕西省妇联授予“陕西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22年5月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承办第七届全国“万步有约活动”。全区共40个单位40支队伍参赛,参赛人员524人,获得全国百强健走示范区。2022年网络报告法定传染病9773例,传染病自动信息预警系统全年发布预警834条,网络监测聚集性疫情21起,及时审核率、现场处置率均为100%。按照冷链管理制度,安装疫苗温度监测系统,落实疫苗运输、储存全过程、全方位冷链管理,确保疫苗安全有效。制定疫苗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疫苗分发、配送、使用工作台账,确保账苗相符。利用疫苗追溯系统实现疫苗来源、运输、去向全程监控和追踪。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2022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量大,人员相对不足,部分工作如健康教育宣传、慢病病管理、结核病追踪与转诊、死因监测等工作文件资料整理不规范;工作质量与效果有所滑坡。2.区镇村三级疾控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队伍不稳定,培训交流不足,突发事件及重大疫情处理能力急需提高。3.传染病(含结核病)定点医院、哨点监测单位及疾控中心沟通、协调机制不畅,一定程度影响传染病处置及病人转诊、治疗。改进措施:1.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加大艾滋病、健康教育、结核病、慢性病、地方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力度,加强和提升疾病信息报告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完善疾控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2.加强疾控队伍培训力度,夯实技术基础,提高处置能力,打造实力过硬的疾控工作队伍。利用“引进来”、“走出去”等多途径提升中心职工的业务能力水平;结合例会、季度督导等加大对镇(办)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的业务指导、培训,全方位提升全区疾控工作队伍服务水平。3.加强定点医院与综合医院沟通协作,按《新型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实施方案》要求对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宣教和转诊,提高全区结核病患者转诊率和转诊到位率,真正落实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2.对标国务院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及中省市区工作要求,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抓紧推进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项目,提高重大疫情应急能力,稳步推进健康汉滨建设,围绕国家慢病示范区复审,加强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督导检查,全力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加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监测。3.强化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中心工作人员业务交流与培训;加强传染病、食源性疾病、重大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认真总结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处置经验教训,提高重大疫情现场处置能力;全面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做好疫苗针对性传染病预防;稳步推进地方病、职业病防治工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为健康汉滨建设贡献疾控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15109661090211J2009有效期限:2021年10月27日至2026年10月26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陕西省妇联授予“陕西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22年5月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