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甘泉县> 甘泉县文化馆(甘泉县群众文化艺术指导中心)

甘泉县文化馆(甘泉县群众文化艺术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3-31 16:07
单位名称 甘泉县文化馆(甘泉县群众文化艺术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收集、整理、保护民族民间文艺遗产资料。
住所 甘泉县县屯体育场
法定代表人 吴生斌
开办资金 58.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甘泉县文化旅游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83万元 86.1万元
网上名称 甘泉县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以来,甘泉县文化馆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馆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切实履行单位职能,突出自身特点,积极作为,全年举办线上线下活动80场次,各类培训、展览20余场,线上+线下”工作有条不紊,公共文化服务、非遗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一、节庆群众文化精彩纷呈2022年春节期间,县文化馆在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大力推进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服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相继推出“文化进万家·云上过大年——甘泉县第二届“小品剧、微电影、优秀歌曲等”网络展演。其中原创歌曲《凝心聚力抗疫情》、小品剧本《乡里乡亲》、《新房》《村支部书记断案》、《三女婿拜丈人》、微电影剧本《情暖人间》等作品在文化馆公众号及抖音新媒体媒介上进行了展播,总播放量达4.5万次,部分作品在学习强国等媒体进行刊登。疫情缓解后,联合县委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局,举办“春游甘泉请您来”旅游推介活动,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推广宣传甘泉故事、非遗传承;组织开展了为期3天的春节陕北说书专场演出,观看群众达一万多人次,开展“迎新春下基层送温暖”活动;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文艺汇演“文化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甘泉小戏专场演出;组织开展了文化走基层、“浓情二月二”民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了文化馆第一、二期国画培训班,学员达100多人,提高了我县群众美术水平,培养了一批爱好国画的者;联合团县委拍摄了《甘泉新青年》MV,既展现了甘泉青年的精神风貌,又拓展了文化工作新领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主题活动,策划了县政协文艺党课晚会、“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庆七一晚会、下寺湾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文艺晚会。以高质量、广覆盖的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让广大群众近距离感受了精彩纷呈的文化视听盛宴,乐享精神文化生活,共享群众文化发展成果。二、创新群众文艺创作成果丰硕1、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扎根未成年人心中,近年来,我馆广泛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向学校派驻专业人员指导甘泉莲花灯、剪纸、绘画、陕北民歌等,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厚植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怀。今年,在陕西省第九届群文系统业务大赛中,荣获省级三等奖1名,市级三等奖2名,优秀奖4名的好成绩。2、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了全县各乡镇广场舞培训,受训人次达到500人次,其中,自编自演的《陕北风情》广场舞,参加了延安市第六届广场舞大赛,并获得好评。3、组织开展“抗疫不停艺·携手共抗议”甘泉县艺术作品及小视频征集,共征集到剪纸42副、农民画28副、摄影作品34副、小视频7个。其中,剪纸艺人刘冬冬的“冰墩墩”“雪容融”将传统文化与冬奥冰雪运动相结合,不仅体现了中国非遗艺术文化的魅力,还用特殊的方式献礼冬奥会。此作品在央视新闻中播出,受到广泛好评。4、打造文艺精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创作音乐类原创作品4首,其中《甘泉新青年》获得较高评价;创作舞蹈类原创作品3部;创作微电影、小品剧8部,这些文艺创作部分被搬上舞台,极大地丰富了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5、数字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甘泉县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平台从2022年1月份至今,共发表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70余条。其中微电影15部,诵读视频24条,音乐MV8条,说书视颊2个,抗疫小视频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20余条,其它作品展168条。总播放量达4.5万次。开设时效性栏目《清廉甘泉》、《践行二十大开创新局面》、《革命伟人故事》《劳动的光荣》4个,快手平台发稿50余条,抖音好甘泉非遗发稿94条。三、非遗传承保护硕果累累1、深耕细挖、抢救保护。2019年--2022年,我馆组织人员对区域内的非遗项目和非遗人才行了抢救性记录、普查、深挖。编辑印刷了《民间文学》。举办了甘泉县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颁奖晚会,对非遗保护工作优秀个人、非遗宣传工作优秀个人、非遗保护工先进单位及非遗美术作品进行了表彰。三年来,收集形成了大量高清影像音像资料、高清图片。2、精挑细选择优申报。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今年,我馆编辑印刷了延安市非遗法宣传台历,充分展示甘泉剪纸传承人风采,调动全县群众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制作完成陕北说书U盘,用现代媒体传播传承保护甘泉非遗内容。八千里食品公司参加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非遗购物节”活动。洛河川食品厂、美水酒厂及陶瓷艺人奚光亮、剪纸艺人高英凤参加市文旅局的“非遗购物节”活动。甘泉非遗入驻延安1938街区,成功申报说书艺人张怀军为新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组织开展“我是非遗小传人”作品征集活动;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非遗迎盛会·奋进新时代”剪纸农民画作品网展;组织开展了“清廉甘泉”优秀非遗作品网展。新增市级传习所1处,在高哨小学新建校园剪纸传习基地一座;甘泉黄酒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七批省级项目公示名单。配合央视完成了“千年陕菜”和“一眼亿年”摄制组工作。总之,2022年你,我馆在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专业人才缺乏,精品文艺不多;二是群众性文化活动覆盖面不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三是非物质文化存在断档和消失的问题,抢救、保护、挖掘工作迫在眉睫。2023年工作重点一、创新群文活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做好文化下乡工作。要精心编排节目,搞好文化下乡演出活动。二、抓好精品创作,推动文化繁荣。继续抓好县域内书法、美术、摄影等门类展出活动,编排精品文艺节目为我县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作品。三、继续做好各类艺术培训班,同时加强馆内业务人员的对外交流培训工作。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省市县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的整理,搞好非遗知识的宣传和非遗知识进校园活动,1、是举办一次世界自然文化日宣传工作,着力宣传非遗相关内容,包含非遗晚会,非遗作品展等。2、是坚持非遗进校园,鼓励传承人进学校社区企业。3、是打造2个非遗传习所,创作一本非遗传说连环画。四是继续挖掘整理非遗项目,物色认定传承人。引导文化企业、非遗传承人进行商业化运作,为其提供便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